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节 入场

    朝阳冉冉升起,石渠阁之前的广场上,一位位卫士林立在这广场四周。
  
      明晃晃的刀枪剑戟,寒光闪烁,鲜明的甲胄,衬托着这些百战精英的威武不凡。
  
      今日的汉室宿卫和宫廷卫队,就是精锐和无敌的代名词。
  
      马邑、高阙两场国战,都是这些宫廷卫队和宿卫部队,冲杀在前。
  
      用累累尸骨,证明了他们的武勋。
  
      所以,当诸子百家的巨头们,沿着台阶,走上这广场时,看到这些卫兵,都感觉有些心悸。
  
      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军队,跟其他军队,那是两回事情。
  
      仅仅是隐隐显露的杀气,就让人心惊肉跳了。
  
      沿着太常官吏开辟出来的道路向前,众人越过石渠阁前的渠道桥梁,就进入了会场之内。
  
      此时,会场之中,已经有人了。
  
      而且人还不少。
  
      在南面的席位上,一位位朝服正冕的列侯诸侯,临襟正坐,彼此之间,却悄悄的交头接耳,相互议论。
  
      此番石渠阁,对于诸子百家来说是一个战场。
  
      但对于汉室的列侯诸侯来说,这却不过是来看一场蚩尤戏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其实,这次石渠阁之会,什么事情都决定不了,什么事情都改变不了。
  
      即使真的决定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什么事情。
  
      那也是天子和朝堂诸公,早已经有所决断了的事情。
  
      石渠阁,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没看到,主持石渠阁之会的人是丞相周亚夫吗?
  
      所以,列侯们非常轻松,甚至很多人都是带着娱乐精神过来的。
  
      ………………………………
  
      “董公……”
  
      “请入座……”
  
      在一个太常官员的引导下,董仲舒被安排坐到了会场北面的一个席位上。
  
      这个位子的案台上,用着小纂,写了他董仲舒的名字。很好辨认。而且位置很好,不用费太大力气,就可以纵观全局。
  
      最主要的是,董仲舒发现,他的弟子门徒以及派系之中的名士,似乎都被安排了在他的左近。
  
      而且,他与胡毋生的位置,也很近,最多不过十步。
  
      即使是在会议之中时,也可以随时通过弟子门徒交流。
  
      这还不止!
  
      董仲舒还发现,在自己的右手边,空了大约二十多个席位。
  
      微微瞥了两眼,董仲舒发现,那似乎是墨家的位置。
  
      再朝其他地方看了看,就更有趣了。
  
      韩诗派和荀子学派、谷梁派、杂家似乎被安排在了一起。
  
      法家跟黄老派的位置也很接近。
  
      重民学派与思孟学派的人,则分散在各个角落。
  
      仅仅从这个细节上,董仲舒的内心就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的激动。
  
      “天子似乎已经知道了……”董仲舒咬了咬嘴唇:“这算是警告?还是鼓励?”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都纷纷腹诽不已。
  
      而再微微抬头向前,董仲舒就看到了这次石渠阁之会的中央。
  
      那是一个很大的高台。
  
      高台用着砖木搭建而成,足足有三丈高。
  
      台上,放着一个台子,台子上,十几根用于扩音的青铜喇叭非常醒目。
  
      这种名为‘话筒’的装置,所有的太学教授,都不陌生。
  
      因此,每次太学上大课,都会用这种‘话筒’来提高声音的传播范围,很实用,也很受欢迎。
  
      在高台之上的四周,铭文、大纂、小纂以及隶书,四种不同的文字,共同书写着同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是好诗!
  
      只是……
  
      隶书?!
  
      董仲舒眉头微微一皱。
  
      而黄老派的学者们,却是都有些怒火中烧了。
  
      “隶书?这种下九流的文字,也能登大雅之堂?太常怕是烧糊涂了吧?”
  
      反倒是杂家和思孟学派的人,望着这些文字,眼中闪烁着某些光泽。
  
      他们是最苛求变革的群体了。
  
      因为只有变革,他们才有发展壮大和兴盛的机会。
  
      就在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十几位弟子门徒的搀扶下,巍颤颤的走进这会场。
  
      在见到这老者的瞬间,无论是列侯诸侯,还是名士巨头,纷纷起身,恭身拜道:“晚辈后学末进某某,恭问申公……”
  
      来者就是如今天下举足轻重的巨头,儒门名义上的精神领袖,鲁申公——申培。
  
      这可是一位真正德高望重的巨头。
  
      与之相比,董仲舒和胡毋生,都是小字辈。
  
      更重要的是,这位申公的来头还大的吓死人。
  
      他是楚元王的同门师弟,同时也是楚夷王和楚哀王(刘戊)的老师。
  
      高帝时期,曾经作为主祭孔子的礼官。
  
      若论地位,当世也只有法家的张恢以及济南的伏生还有当今两千石《易经》博士司马季主能够与之平辈论交。
  
      其他人,统统是晚辈!
  
      而申公,跟鲁儒一系,有着很深的纠葛。
  
      他的门徒弟子之中,有许多都是鲁儒的干将。
  
      如今鲁儒奄奄一息,这位老先生,却从鲁国千里而来,会不会图谋让鲁儒翻身?
  
      许多人都狐疑不定。
  
      毕竟,大家伙可是好不容易,才借着天子的威权,让鲁儒滚回家种田的。
  
      若鲁儒死灰复燃,那可就不好玩了。
  
      但是……
  
      旋即,大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为此担心了。
  
      因为,大家发现了一个更加可怕和不妙的事情——法家巨头张恢,赫然就在申公身侧。
  
      这两位儒法两派的真正巨擘,边走边谈,有说有笑。
  
      让无数人惊讶的下巴脱臼。
  
      黄老派更是坐立不安,生怕儒法再次走近。
  
      好在,这两位巨擘只是相互并行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分道扬镳。
  
      申公在儒家的巨头们的恭迎下,走向了他的位置——刚刚好,就在儒家诸派系的正中。
  
      而张恢,也在他的弟子门徒们的搀扶下,走向了他的位置。
  
      不过,他的弟子门徒的阵容太过豪华了一些。
  
      御史大夫晁错亲自开道,左边是廷尉赵禹,执弟子礼恭维在侧,右手则是执金吾郅都,如同家人一般,搀扶在侧。东成候义纵,就像一个小屁孩一样,拿着天子钦赐的御剑,如同卫士,在后护卫。
  
      如此阵容,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今日法家之盛,让人目瞪口呆!
  
      ……………………………………
  
      !!!!
  
      点娘技术性瘫痪至今~~~
  
      我一直刷新啊刷新,刷了2个小时,终于能进了~~~~泪目。
  
      第五更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
  
      假如没有了,那就挪到明天。
  
      这坑爹的点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