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九百五十四节 众人的心思

    一刻钟后,刘彻在馆陶太长公主刘嫖和堂邑候陈午的陪同下,走进馆陶的府邸。~,
  
      “陛下,您传召来的各家家主,俱在偏厅待罪……”陈午陪着笑道:“您是马上召见,还是……”
  
      旁边的馆陶则是斥责了一声自己的丈夫:“皇帝刚刚进门,就说这些事情做什么?”
  
      她扭头露出一个笑容,对刘彻盈盈一福,讨好的说道:“陛下,姑姑最近新得了一批歌姬,排了一曲舞蹈,看过的人,都说好看,陛下要不要先欣赏一下歌舞?”
  
      刘彻对自己的这个姑姑,感到有些头疼了。
  
      她看样子,又干起老本行来了。
  
      想当初,先帝时,馆陶大长公主,靠的就是一手送妹子,一手卖萌,得到了先帝的欢心。
  
      只是……
  
      话说,堂堂皇后的母亲,皇帝的姑姑,这么明目张胆的拉皮条真的大丈夫?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嘴巴上,刘彻还是老实的顺从了自己的心意:“那就麻烦大人了……”
  
      馆陶闻言,先是一愣。
  
      在往日,皇帝女婿兼侄子,可是一直喊‘皇姑母’的。
  
      一下子就换成了‘大人’的称谓,让馆陶有些愕然。
  
      但她很快就调整过来,然后就是笑着道:“不麻烦,不麻烦……陛下高兴就行!”
  
      现在,东宫太皇太后避居永寿殿东殿。
  
      她虽然依然能时常去问安,但是,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每天赖在宫里不走了。
  
      老母亲根本就不给她任何机会,常常是规定的时间一到,就让她走人,说是要潜心‘向道’,不理世俗之俗务。
  
      这让馆陶立刻就慌了神。
  
      老太太虽然耳根子软。
  
      但是,决定了的事情,很少有人能拉回来。
  
      在老母亲避居后,她的威权,一落千丈。
  
      以前,她想从少府要什么东西,一句话的事情,甚至只要一个眼色,下面的人就会立刻双手奉上。
  
      但是,现在,无论她是暗示还是明示。
  
      少府的官员,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实在坳不过了,才会打发一点边角料。
  
      甚至,干脆见到她就跑。
  
      而她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更可怕的是,来自宫廷的支持消失后,朝臣们也不卖她的帐了。
  
      最近,她的好几个‘客户’委托的事务,统统在下面的官员那里吃了软钉子。
  
      她想去找负责的主官甚至九卿说话。
  
      但,这些家伙都是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但,就是不给办!
  
      害的她少了好多业务。
  
      太长公主的威名因此落下了许多尘埃。
  
      馆陶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了。
  
      为了小可爱,也为了自己的那点虚荣心,她不得不重操旧业。
  
      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但刘彻却是另有想法。
  
      皇帝亲自召集民间的家族家主,过问事务。
  
      这在政坛上,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越权。
  
      不管是以下越上,还是以上凌下,都会给人留下很恶劣的印象。
  
      而且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会释放一些错误的消息。
  
      尤其是在汉室,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让某些不安分的家伙以为看到机会了。
  
      所以,需要一个幌子来遮掩。
  
      当然了,顺便看看美女跳舞也不错……
  
      除此之外,刘彻还存着吊一吊那些商人和豪强的心的想法。
  
      让他们受点煎熬,或许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于是,刘彻就在馆陶和陈午的殷勤陪同下,来到了馆陶家的正厅,坐下来。
  
      然后,一排排婀娜多姿的歌姬,穿着薄衫,来到厅中,翩翩起舞。
  
      刘彻则是好整以暇的欣赏起来。
  
      孔夫子说:食色性也。
  
      在美女这个问题上,基本上不分圣人、贼子,都是一样。
  
      …………………………
  
      在刘彻欣赏歌舞时,在一院之隔的偏厅里。
  
      十几位关中地方名流或者从关东来的强龙,都是坐立不安,搔首挠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陛下的心意究竟如何?”一个微胖的男子悄悄的对自己身旁的几人问道:“诸君可有知道的?”
  
      这些人又如何清楚皇帝到底想干嘛?
  
      一个个都是摇头叹息。
  
      不会有人忘记,当年,今上还是储君时,就对关中豪强痛下杀手的往事。
  
      杜、张、王等六个曾经显赫一时,横霸一地的大家族灰飞烟灭。
  
      一个个曾经的贵人,被刽子手斩成两半,肠子和内脏流了一地。
  
      当今在还是储君时,就已经敢于挥起屠刀,并且真的挥起屠刀杀人了。
  
      大家当然都知道。
  
      只要有需要,当今依然可以挥起屠刀。
  
      而且,这次比上次,还要可怕。
  
      今上现在已经具备了远迈其父祖的威权,手里的权柄仅次于打下了这个江山的高皇帝。
  
      别说是将他们全部拖出去砍了。
  
      就是将他们的妻儿家小全部砍光,也没有人敢反抗。
  
      “田公!”有人将视线投向田家的当代家主田广。
  
      这位可是经历过当初的杜、张、王合谋对付今上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并且及时抽身,得以幸免的聪明人。
  
      而且,田家在关中枝繁叶茂,耳眼通天,与宫廷关系也不错。
  
      更重要的是,田家还有底牌在。
  
      南阳郡郡守张汤,娶的就是田广认的干儿女,田氏旁支之女。
  
      有人躬身致意:“还请田公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提点一二……”
  
      “呵呵……”田广微微一笑,沉默不语。
  
      今天这事情,跟他老田家,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田氏虽然最近在关中一直被人打脸。
  
      先是师家,然后是邴氏。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但,关东来的强龙,轮番抽了老田家的脸。
  
      而其他家族却都在坐视,甚至看笑话。
  
      这让田广很不爽。
  
      反正,这次的事情,天子根本不会加罪于田氏。
  
      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当然了,面子还是维持的,所以,田广笑道:“依我看啊,诸君,一会陛下,让我等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他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对面的师丹,道:“诺!师公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众人这才发觉,场中还坐了一条大龙!
  
      师家跟天家的关系,可是很亲密的!
  
      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堂邑候世子和隆虑候。
  
      虽然只是做小,但,关系就摆在哪里。
  
      更何况,师家做的买卖,可是天子点头同意的,还特许其垄断经营。
  
      而师家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大家立刻都回过味来了。
  
      当今这位啊,脾气跟他父祖一样,吃软不吃硬。
  
      但,比他父祖好的是——听话的孩子有糖吃啊!
  
      过去数年,无数铁一样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个真理。
  
      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当初掏出三万万钱,来修褒斜道。
  
      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傻子。
  
      结果证明,大家才是真正的傻子。
  
      旁的不说,现在,卓氏和程郑氏已经混出皇亲国戚了。
  
      不仅仅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而且,生意也越做越大。
  
      虽然,舆论一直抨击和咒骂他们身为皇亲国戚,却与民争利。
  
      但是,卓氏和程郑氏,只用了一句话,就击溃了一切非议:吾等经商,非为小家,乃为天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
  
      然后,两家的管家和账房,就将自己家历年来的公益支出罗列出来。
  
      全资资助褒斜道工程,连材料和工人的薪水也包了。
  
      每年数千万的支出!
  
      换来了关中与蜀郡和汉中,天堑变通途,而且褒斜道工程还灌溉土地二三十万亩,造福数县百姓!
  
      江都风灾,两家又各出钱一千万,粟米三十万石,赈济灾民。
  
      衡山国冰灾,卓氏和程郑氏,向衡山国捐献铁器五千件!
  
      我们与民争利?
  
      我们与民牟利好不好!
  
      加上人家的皇亲国戚身份,一时间,居然没有人能奈何得了。
  
      另外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在场的师家了。
  
      当初,师家砸锅卖铁,将全部家当拿出来修轨道。
  
      大家也是当笑话看的。
  
      但今天……
  
      只能说这个笑话有点冷啊!
  
      就那条轨道,存在一日,师家就一日不会衰落。
  
      甚至,哪怕子孙不肖,也可以躺着数钱。
  
      这样的好事!
  
      大家都是流着口水,也想掉在自己脑袋上。
  
      可惜,当今现在对于民间再修轨道,表示:不需要!
  
      国家和朝廷,更希望自己来修,自己来运营。
  
      尤其是少府,压根就不想看到第二个师家了。
  
      这让大家在捶胸顿足之余,也未尝不是没有人幻想过,某天天子想向自己开口,然后自己卖肝卖肾,全数捐献,换来一个类似的特权。
  
      或者,更进一步,如卓氏和程郑氏一般,混成皇亲国戚。
  
      可惜……
  
      当今权位已经稳固,大权在握,而且,根本不缺捐钱,慷慨解囊的狗大户。
  
      没看到,就连列侯们都在悄悄攒钱,随时准备在今上开口的时候‘报效君父’吗?
  
      “您是说……”于是,众人瞬间秒懂了。
  
      不就是给刘氏当狗吗?
  
      大家当然都是乐意的!
  
      给皇帝当狗,怎么也好过像现在这样给列侯和贵族权贵们当狗!
  
      唯一的问题是:当今要不要大家的效忠和巴结呢?
  
      或者说: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击败其他竞争对手,摘得‘刘氏狗腿子竞赛’的大奖?(。)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