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8、新家庭
简介:昔日的农村,子女众多,分家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这在农村,可算做第二次分娩的阵痛,其间纠结的成因,本章基本说清楚了。 九六年冬,乌蒙山里“三通”中的修路抓得正紧,基层政府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展开了人海战,人均出工达到了三至五个工作日。 一时之间,整个刘庄的男女老幼都出动了,大家带上行旅、粮食、工具,住进了山里。 刘正风与庄里男女主力一道,在山里奋战了近一月,公路修好,才一道回家来。 刘正风回家后,却发现母亲和妻子有了不少意见分歧…… 九七年春节后,刘正风夫妻与父母分居了,建立了新的家庭。 在省城打工的小二黑清明回家扫墓,听说老叔分家了,就来家里坐。叔侄俩分别近年,见面分外高兴。郑洁挺着个大肚子,备了饭菜,又为俩人提来了一瓶杨林肥酒。 俩人喝到高兴处,小二黑开口道:“老叔!你别着恼,我问你个问题,行吗?” 刘正风淡淡道:“不就是问我,怎么一个春节就分家了,是吗?” 小二黑点头道:“是啊!我记得老叔你不止一次与我说过,‘如有可能,你今生是不打算分家的。’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太随便的人,能告诉我分家的原因吗?” 刘正风:“原因很简单——分比合好。” 小二黑(有些吃惊):“这不是与你的初衷相矛盾吗?” 刘正风(端起酒杯):“先干一杯再说吧!”俩人碰杯,一饮而尽。 刘正风放下酒杯,又给小二黑和自己斟了酒,他放下酒瓶,看着小二黑道:“你相不相信,为分家的事,我揉过两次鼻子!” 小二黑有些吃惊:“真的?别开玩笑!” 刘正风不置可否,接下去道:“我分家一是迫于形势的压力,二是分明觉出我们与上代人之间,有一条难于调和的代沟。”他看了一眼疑惑的小二黑补充道:“你应该很清楚,这些年来,光为说媳妇的事,我们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就双方都一直受着折磨,老年人执着的是一种观念,年轻人又是一种不同的看法。”小二黑点头。刘正风继续道:“本以为结婚之后,去了父母一块心病,一切会好起来的.后来我才发觉,结婚才是代沟突显的开始。两代人的想法与看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是理解上有分歧,可理解一但产生了分歧,问题就出来了。” “记得多年前来,家庭中的这一类问题,是靠争辩、笑骂和痛骂甚至痛打来解决的,可是婚后,每当发生家庭问题时,大家采取的却是容忍、沉默、疑虑!” “这样的情况让我每每肉跳心惊,几个小毛病、小问题,一但结集在一起来,就形成了大问题,当年一笑一骂一打就完结的事情,在结婚后居然让两代人都笑不出来、骂不出口、打就更别提了,鸡毛蒜皮的事,都会成为家庭不调合的引线,甚至被无限放大,难于收拾。”…… 刘正风拿起筷子,给小二黑夹了一块肥肉,又夹了一块放到自己碗里。看着半懂不懂的小二黑,接下去说道:“具体的例子很多我不想举例。”我苦思有十余个夜晚,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结婚后,你就是成人了,父母的责任已经尽到了,所谓成家立计,你的人生之路也就真正开始了。”他看者有些迷惑的小二黑说:“这个时候的父母,还未到你奉养的年龄,所以他们不愿意要你幼稚的奉养,而是希望你走出去,能经住风雨,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撑起一片自己的天空。” “我曾经为幼稚的奉亲意识得不到理解而痛哭流涕,后来终于明白,原来成婚才是自主人生的起点,才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时刻,父母也不再苛求和守侯我们了,早分早好,父母可以早一天从重担里解脱出来,而我们,也可以早一天得到历炼。” 小二黑听得似懂非懂,朦胧道:“好像有些矛盾,又好像有些道理!” 刘正风接道:“如果你透彻理解了就不矛盾了。婚前父母都指望我们是个乖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心使然。婚后却指望我们尽快独立,是希望使然。他们认为,子女成婚,他们做父母的责任已经尽到了,生存发展的佗该交到我们手里了,不能再让孩子有依赖和幻想。所以,结婚后的分家势在必行。这其实是责任的交接仪式,不可缺少!就像今天工作里的上下班时间,到了交班时刻、就该交班休息了。如果再混杂着坚持,上一班人就会觉得很累的。这就是农村分家,到往往是由父母先提出来的原因所在。” 小二黑点头:“有些道理!只是,法律上不是说18岁成人吗?” 刘正风:“这应当是一个进步,也许更好。只是,在我们父辈的心中,这成人和责任交接仪式,无疑是在结婚和分家这两个分界线上进行的。” 小二黑:“那么,分家以后,感觉怎样?” 刘正风:“感觉怎样?风险大!但自由度高,现在我感觉出来了,分家是一回事,尽孝是另一回事,这并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