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九章鬼宅深处(3)

  莫非,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代扬州,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扬州盛产的竹;“红药”,即芍药,又名将离,“桥边红药”,暗指竹林深处的离思亭。

  坐在石桌前,凝神思考着八咫镜上的诗句,夜风拂过,月影浮动,白色的月光照在花岗岩的石桌上,荡漾起一圈圈涟漪。

  花岗岩的水墨效果渐渐散去,眼前浮现出现了一副画,是郑板桥的《石竹图》。桌面竟用了福建惠安的影雕,在特定的光线和角度下就会出现花纹。

  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异色,“波心荡漾,冷月无声”,指的便是这月光下的影雕!这一尺见方的《石竹图》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凝神注视着桌面上的《石竹图》,竹纤细清飒,婆娑起舞;石嶙峋秀美,奇伟诡秘,二者相映成趣,自有一番风流韵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印章拓在了石山边缘,若能往右挪上两公分,印在空白处,整个画面就更完美和谐了。

  不对!这绝非大师所犯的错误!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向亭外望去,不远处立着大大小小七座石山,其中有一座极其眼熟,嶙峋中自有秀骨,轮廓形态竟与画上的石山分毫不差!

  原来如此!他心中大喜,大步朝那石山走去,走到近前才发现,石山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高约十二三米,占地面积约有百来平米,表面布满孔穴,落着点点白色的月光,仿佛一头长着成百上千只眼睛的怪兽,蛰伏在黑暗中。

  想必谜底便藏在这石山腹中!他想起那枚位置古怪的印章,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一刻钟后,二人来到了画中拓有印章的孔穴前。孔穴不大,仅能容一人通过,两人小心翼翼地钻进洞中,猫着腰走了十来步,眼前出现一截向下的石梯,消失在幽深的黑暗中。

  看上去平淡无奇的石山内部,竟有一条人工开凿的隧道。石梯曲曲折折,向地底延伸,在外面的人,恐怕永远也无法想象出这石山腹中的秘密。

  越往深处走,越觉得凉,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外面是流火的八月,这阴凉的洞穴,本应是一方天然的避暑胜地。然而,这种凉,并非由表及里的凉爽,而是一种令人窒息的阴冷,寒得刺骨,令人恍惚觉得走上了一条通往地狱的不归之路。

  经过237级石梯,脚下终于出现了平地,放眼望去,正前方漂浮着几点昏黄的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说不出的诡异。寻着那光亮走去,眼前出现了一对石门,门边立着两尊石雕,左牛头,右马面,面目狰狞,栩栩如生,令人不寒而栗。抬头一看,是两盏长明灯,阴森森的光照在正上方一块3米来长的匾额,黑底红字,触目惊心:地狱。

  “白公馆建于人间与地狱的交界处,沉睡在宅子深处的诅咒,在十三条血淋淋的人命中复活,含冤惨死的灵魂不得安息,深夜悲歌,亡灵之音从地狱中飘出,侵噬之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鬼宅深处隐藏着通往地狱的通道,闯入之人必将受到地狱的诅咒,被冤魂厉鬼吞噬肉体,被亡灵之音迷失心志,形神俱灭,永不超生……”

  白公馆恐怖传说萦绕耳畔,令他心跳加速,后背发冷。他深吸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守楼人,见他正靠在一边的石壁上抽闷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道:“我进去看看,你在这里等我出来。”

  “我和你一起去。”守楼人将手中的烟掐灭,摔在地上,狠狠踏了两脚。

  “你以前来过这里?”

  “没有。”

  “你不害怕?”

  “害怕。”

  “害怕为什么还要去?”

  “有些东西比恐惧更可怕。”

  “也罢。”他不再劝阻,“若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赶紧往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