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一个男人的情爱炼狱--何丘其人
何丘是个读过一点书,有着儒家思想传统的小知识分子。在本文的开场就介绍了这一点。浮躁世道催促他向着赚钱的方向努力,结果又因自身的能力遭受挫折,几乎丧失了重新奋起的内在自信与外在条件。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打工这条路,开始缔造自己新的人生,也从平淡的生活中走出,进入了人生的蜕变。这种蜕变表现最为实质的人性之失,情爱的错杂与婚变、情变带来种种伤痛或欣喜,使他经历了一个男人的情爱炼狱。 相比于《城市中的狼群》,本文更为活泼开放,感性十足。如果说前者正言苦难,那么后者则是流于戏言调侃。两个中长篇都是一个年代的相似事件与相似人物,但文章的风格已是大相迳庭了。 写完此文,我实在心中没底,不知这个人物能否被读者接受认可。包括现在,只能通过间隔一段时间的阅读慢慢找点自信。 何丘情感的指向上并不是摇摆不定的。生活的多变也促成了他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渐变过程。在文中的情节进展中注定要遭遇情变,他的顺其自然,几乎无为的态度也为自己的情变埋下伏笔。这个人物很真实,虽然传统却没有过多的道德包袱,事实上他在每一次情变中受到的伤痛并不亚于文中的与其相对应的女人。最终的选择结果是一个他起初一点也不欣赏的女人,但细想一下,却是现实生活中最适合他的女人。 经过生活与工作的炼狱,何丘取得了远离地狱,接近天堂的一个暂时位置。他仍然是一个打工者,只是从一个地狱门口徘徊的苦工上升到天堂之下的白领。他依然要靠不停的劳作游历在地狱与天堂之间,他的心灵也经历了层层蜕变,幸福与成功依然是他的追寻方向。 当然,何丘的身份就是亿万普通打工者的一个缩影,这是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普遍意义。何丘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上述情感这一个方面,而是较为主体、较为复杂的,也许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何丘。作者不应该对自己塑造的人物再发表看法,因为他的看法已融合在字里行间了,还是由读者自己评判这群人吧! 2006.11.5. 李云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