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七章
还未正式开学我们就紧锣密鼓地准备了,浩子查看帐单时说:“怎么这两个月都没什么生意啊,你是不是没有开门啊?” 我说:“你不是有言在先嘛,说假期就暂时歇歇吗?顾客都很听你的安排,没有一个来。书店没有生意好像是从上学期期末开始的啊,整整四个月没有来了,危险啊?” 浩子想想说:“是啊,整整四个月没来了,女的要是四个月没来了肯定是怀孕了。” 我说:“要是书店像女人就好了,四个月没来了,现在我们都不用做了,就看着它一天天变大。” 浩子笑笑说:“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啊?” 我说:“不是避孕失败就是外遇,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问题。” 浩子一本正经地说:“我是说真的啊,得检查检查一下。” 我说:“开书店本来有很多顾忌,你却一点也不顾忌,在这里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肯定会得罪财神爷,生意怎么会好呢?” 浩子说:“这纯粹胡说,封建迷信,牛鬼蛇神。” 没想到一句话换来三顶帽子,我说:“信不信由你,你自己想想看,是不是你和小林在书店里做了某些事之后生意就不好了的,现在一直萎靡不振。” 浩子搓搓手,说:“扯到什么地方去了,说正事,我给你讲我有一个计划,”边说边起身,在不宽的书店里踱来踱去,“等我和小林结婚后,我就让她爸给我们投资,反正他爸也是一个生意人,赚钱的事儿他肯定会干。到时候我们就全国开连锁店,和新华书店一争高低;等到时机成熟,就发展到海外去,当然手段也要更新了,要像贝塔斯曼那样,可以网上订购,邮购和门面销售,城区内还增长送货上门的业务以方便顾客,经营的品种也要大大增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而且我们还要尽量降低价格,让全国人民都读得起书,彻底改变读书贵上学难的状况。”浩子好像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蓝图越绘越壮观,我实在不好泼冷水,生怕给他的蓝图稀释成白纸,浩子吞了一下口水,继续说:“那时我主管海外业务,毕竟我是学英语出生的,你主管国内业务,因为你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一些。我们还要招聘很多的人,这是肯定的;我们只招英语和历史专业的,其它专业的他妈的全部不要,而且只招女生,而且还要长得漂亮的,而且还要没谈过恋爱的,而且……看了再说;英语专业的要过专业八级,对了,历史专业有没有级别啊,这个主要你来决定。我们要搞产销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模式,你不是喜欢写东西吗?到时候你就坐在家里写,只管写,销路肯定不愁,我在比较大的分店里给你举办书迷会,你就可以到全国各地去签售,如果有时候的话,我也可以把你的翻译成英文,把你介绍到国外去,运气好说不定会拿个诺贝尔文学奖什么的,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授予过中国人,主要是那些评委没几个懂中文,我们密切配合中西合璧,可以闯一下。” 浩子的整个叙述过程我只能用一种牲畜来形容——那就是牛,如果你觉得还不够具体的话,那就只能用这种牲畜的生殖器来形容——牛逼。 我伸了一个懒腰,这比听学校领导的讲话还要累——听学校领导讲话最多算是噪音污染耳朵受罪,浩子的这番论调不但噪音污染,他还用一个个“我们”把你的思想也给绑架了,跟前他一跟飞越时空——等他松绑了,我问道:“你这是说的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是二十二世纪吗?” 浩子说:“不,这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搞事业要先定一个目标在那里,而且目标要远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说:“浩子,听了你的远虑,我就有了近忧,我们已经三个多月没交房租费了,如果九月份不交的话房东肯定会来赶人。” 浩子说:“这学期有新生入学,肯定会大赚一笔;你别担心,上学后生意肯定会好起来的。” 假期里把书都弄乱得成不成样子了,我说:“先把书整理一下吧,呆会去进购一些书回来,你有现金吗?” 浩子说:“有,还有五千,小林她爸给的。” 我想这人也真是有钱啊,小林领这么一个毫不靠谱的人回去就给五千,于是问起浩子:“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啊?” 浩子又来劲了,眉飞色舞地说:“还行。他爸是个企业家,把我在他们公司里安排了一个岗位实习,可是那些人消息灵通得不得了,第二天就知道了我是小林的男朋友,同事们都不要我干活了,我就只有和小林一起到处去玩了。他们家真的好有钱啊,别墅都有好几幢,有一幢在海边风景秀丽如画,周围没有别的建筑,特别清静,还四季有花开,简直是世外桃源。” 浩子的描述让我想起海子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于是感叹说:“现在有钱的人多,但有钱还这么懂享受有品味的人就不多了。” 浩子说:“品味个屁,连‘雏形’这个词都听不懂?” 我问:“何以见得?” 浩子说:“我不好意思说我们开了个小书店,就说我们在北京在事业了,不过现在还是一个雏形,他都听不懂。” 我笑笑说:“你怎么连这个也好意思讲出去啊?” 浩子说:“我也不想说,可是他说让我毕业后去他公司海外市场开发任经理助理,两年后升我为经理,我不想到那里去就当场谢绝说我们这边有事业了。” 我说:“浩子,这是机会啊,这次是只看到猪跑,要争取吃到猪肉啊,到时候他们家就是你们家了。” 浩子说:“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那种吃软饭的人吗?要是那种人不都不回来直接留在那里了。” 我说:“他那么看重你,你怎么就……” 浩子说:“我当时就给他讲了,我们是经营的一个小公司,希望将来有机会合作。你猜他怎么反应?他说年青人有志气,并许诺如果生意上有什么困难的话尽管去找他。” 我说:“这是人家的客气话我也当真啊,生意人都这样精得很。” 浩子说:“我看他像认真的,要不我去实习一天他就给我工资五千,其它在那里实习的大学生都只给五百。” 每次整理书架的时候,那套世界上最好版本的精装二十四史都特别的麻烦,都摆出来这么久了,却从来没有人来问过,上面又满是灰尘,不得不再次轻轻拭去。看来只能指望今年入学的那些学弟学妹们了,最好抢在那王八老师之前,当初开书店的主要动机就是卖掉这套图书。为迎接那些新生,我们做了许多的工作。工作没有白做,那些学弟学妹们很给面子,来我们的店里买了不少的书,同时考研复习也进入了第二轮,书店里生意兴隆。这让我和浩子喜出望外,十分欣慰。每天晚上关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数钱,我数了一遍浩子再拿过去数一遍,有时候睡到半夜觉得不放心,又起来数一遍。我和浩子开玩笑说我们都不适合出来创业,我们应该去银行当职员专门数钱,浩子说谁不喜欢数这个东西,妈的拿在手里手感多好啊。这样的好景一直持续了三个星期,唯一的遗憾就是我那套史书还没有卖出去。浩子建议我打打折扣看有没有人来买,我的意思是先不能自己掉价,要是人家有意向的话可以坐下来讲一下。浩子说一看到那么高的价钱,本来有购买意向都被吓走了。我说你总不能先打五折把人家骗过来,再一点点地往上抬价吧,我可没有那个本事啊。浩子说那你只有留着自己看了。我想这属于大宗生意,怎么能像买本考研资料那么随便呢,肯定会坐下来不说签合同什么的至少也应该坐下来交流交流吧。于是我到学校里去积极寻找买主,我听遍了历史系的所有课程,都不见当年要求我们读二十四史至少五遍以上然后一千五百元买给我们世界上最好版本的精装本二十四史的那老师了。问新来的同学一无所知,说没有人要求他们读二十四史啊,我说学历史最好要读两遍,这种书应该像工具书一样案头必备,末了还故意问一下,“同学,你知道那个书店吗?据说那里的书都很便宜啊。”见对方摇头晃脑,我就不辞辛劳地循循善诱说:“好像是从西门出去东拐五十米穿过那条小巷再南行二十米的右手边。”见对方还是摇头晃脑,我想真是朽本不可雕也。继续努力地说:“那你知道那个‘新世纪网吧’吗?”我才讲完“新世纪”对方就两眼放光,我还以为遇到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了呢,不料对方却说:“知道啊,知道啊,我昨晚还在那里玩了一个通宵呢。”我知道这场戏又白演了,一听就知道又不是一个读书人。我当即做了深刻的反省并进行了自我批评,我们的宣传工作做的多么的浮浅啊,还远远不够深入人心。同时也觉得我和浩子有点落后了,都什么时代了,我们还在经营书店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东西。一个在学校开学那天才开张的小小网吧,居然凭借科技实力后来居上,名播校园,知名度大大超过了已存在快一年的书店,这根本就是视我们的书店不存在吗?我在考虑回去跟浩子商量一下,是不是要给我们那两台电脑也利用起来,把我们睡觉那地方僻为VIP房间的网吧。浩子的意思是大可不必,并坚定不移地说认准一行就要坚持干下去,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做事业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废。况且我们现在的发展势头良好。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浩子断定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有一个购书的高峰期,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大赚一把。我问他根据何在。浩子摆出架势说道:“不是我批评你,你就只知道历史,一点也不关心时事,怎么能抓住商机搞事业呢?你没有看见每年国庆节的新闻里都报道,”浩子手一挥,好像在指挥一场战争,“广大市民都利用国庆长假,纷纷走进书店图书馆,给自己的充电,快快乐乐地享受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国庆长假。”原来浩子挥手是在指挥市民买书,我终于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