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一章发展是硬道理
王志拿着阀门,想着回去建议李思大处长查处这项漏洞,堵塞物资公司因此带来的损失…… 刘仁喊道:“大姐夫你过来看看。” 王志放下手中的阀门走过来,接过刘仁从货架上拿下的两只不同的碟阀,一个是亮晶晶的,一个斑锈残骸坏的,两者反差很大,一个尊贵无比,一个丑陋不堪。刘仁问:“大姐夫,你看这两只碟阀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王志,虽然在物资公司里一直搞政治工作多年,没有搞过业务,但对阀门还是知道的,随口应答:“这个是不锈钢碟阀,这个是破损了碟阀,好像两种材质不同,耐用程度不如这只不锈钢的受用。” “你说是碟阀对了,两个材质都是一样的,这个破损的碟阀,两年前就是这个相似不锈钢碟阀,一样亮晶晶的,使用两年后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王志有些疑惑的拿着完好的碟阀,摸摸捏捏地细看其中有什么奥妙,不经意地掰了一下,就掰掉了一块,吓了一跳,责怪自己用力过猛。忽而一想,这是不是不锈钢制品呀?咋地不经一掰?疑惑不解,嗫嚅地问:“这……是……不是……不锈钢材料制品呀?” 刘仁骂着说:“这世上最会坑人的就算小日本人,这种材质的制品寿命只能用两年,叫做一次性碟阀。是日本商人鼓吹的:‘一次性科学’。这种产品多数是食品行业采用,因食品行业讲卫生,它的利润也高,不在乎两年换一次,所以,它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王志,越听越奇,不解地问:“这种碟阀两年使用坏了,农户收回来能修复起来吗?” 刘仁有意的把坏的碟阀,往地下一丢,落地后全成了碎片一堆,指着说:“这种碟阀是修复不了的,所以,日本商人奸就奸在这里,用坏了只有扳掉。这里人不懂把它作为废铜烂铁收买回来了。” 刘仁小声的在王志耳边说:“如果能投资生产这种产品,其利润相当可观。” “啊!那这种材质,你搞清楚了吗?” “它的材质是一种配方,能把配方研究出来,就可以大批生产了。” “啊!你已经……” 刘仁,忙摇手示意,低声俯耳说:“已有八九成把握了,这是个秘密,回去在路上再细说,其配方秘密不能让这里人知道,否则传到我徒弟耳中,不知道会出什么花招来缠住我呢。” 王志见四下无人,低声问道:“生产这种产品利润怎样?投资能需要多少资金?” “嘿!你想想看,从日本进口来,运费和进口税收,算起来就是一笔可观费用,自己能生产,那就是物美价廉的推向市场,销路好的话,成倍的赚。” 王志,经过这二三天的阅历,对经商颇有启发,看到内弟讲的很有道理,来了兴趣,对开发此种阀门之心油然而生,兴致勃勃地追问:“如果想要开发生产这种产品,你考虑过怎样着手进行吗?” “如果从作坊开始,小打小敲投入的资金就不多了,销路光我现在已经知道的,全省就有五百多家食品加工厂,小作坊生产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如果大批生产,只要质量过关,价格低,公关人员推销勤,达到产销两旺不成问题。” “如果……” 王志心想:回去和李思、蔡善商讨,把转账公司的利润做投资来开发,如资金不足再由公司出面向银行贷款,大批生产不成问题,这样不仅减少物资进口,同时还解决不少人就业,共同富裕起来。刚要想说出自己意见和内弟斟酌时,话还没有出口,就听到门前一声娇滴滴地喊道:“刘厂长!快洗洗手同我回去,有位稀客要见你。” 刘仁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何家庄‘矿用土特产’和‘阀门总厂’下属二公司的经理何香,两处的工作和事务给这个年轻女人忙得团团转,平时吃饭的时候,总是厨师来叫,今天奇怪怎么她风风火火地亲自来叫我,还说有位稀客!这是咋回事情?不由得笑嘻嘻地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地说道:“阿哟!今天怎么能劳动何经理您亲自来叫呀?是不是李哥(何香丈夫李二,市政府的办事员)回来吆喝我喝一杯的吗?” 何香说:“不是老公,是俺的远房大叔,特地来拜望你这位大厂长大驾来的。” 说得刘仁发愣,越发奇怪,她远房大叔我从没有见过,为何来拜望我?是何许人也?忽然回过味来,这里的女人和男人都喜欢随便开玩笑,一本正经地说道:“何大经理,我和李哥相处如兄弟,您开什么玩笑给我乱称什么长辈?” 何香看他这老实人憨厚像,不觉抿嘴笑道:“是真的,不和你开玩笑,大叔在我家已经恭候多时了,快跟我来吧。” 这才相信地说:“好,您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看着她走了,回来和大姐夫商议,会是什么人在这里专程来拜望我呢?王志也是猜枚不透,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我们去看看他是何许人也!” 两人刚走到何香家门口,见一辆崭新的国产红旗轿车停放在门口,一个军人气质的汉子快步迎了过来,和王志互相拥抱,高兴万分地说:“我的老班长、老同学啊!您也来了。” 王志松开手,亲热的在他胸脯上挥了一拳头,说道:“是你这位稀客来拜望我内弟的呀?” 来人是邻县乡镇企业的李总,是何香的丈夫李二远房大叔,有一次到市政府请李二办事,在饭店里喝酒时,谈到东关阀门厂来了一位刘厂长,根据何香讲,此人是机械厂的下岗技术工人,还是个先进工作者,是阀门总厂二把手付军的师傅呢。李总会意:踏破铁鞋无寻处,今日我正需要此人共事。记在心里,回来后就亲自拜望来了。意外的巧遇老战友、老同学王志,久别重逢只顾亲热的把渴望来拜望的刘师傅却晾在一边。 王志拉着李总的手,看见刘仁、何香都被这份亲热情分笑吟吟回身视望。忙拉着准备给刘仁介绍,那知李总一见刘师傅,忙着双手握着刘仁,亲热地说道:“刘师傅!大伙都惦记着你哩,本人今天特地专程来拜望您的。” 王志说:“你们认识?” 李总哈哈笑说:“我们何尝认识,他还是我们厂的恩公呢!” 何香催着说:“酒席早摆好了,都进家里入席说罢。” 李总一直亲热的拉着刘仁的手入席,推让在首位让座。刘仁说:“李总和大姐夫都是老大,我那能上座。” 李总一听王志是他的姐夫,便更加高兴地哈哈大笑地说:“老班长!你是刘师傅的姐夫,好,好,好,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一家人!” 推让再三,王志坐了首位,李总和刘仁左右两边坐下,何香坐在下面陪客。酒过三巡。 李总拿出一个信封对刘仁说:“这是一封工商银行的九十万元信用卡,是我们厂奖励给你的酬金,替你保管至今,现在物归原主。” 说完,把信封放在刘仁桌边。 刘仁吃惊的愣着,半天才推辞说:“李总这是咋回事情?你搞错了吧?这钱我不能接收。” 李总说:“事情是这样的:你帮助我们农机修配厂,改用农用汽车,销售安徽、山东,还远销到河南、湖北,确实给我们厂带来丰厚的利润,董事会研究决定奖励一百万元。当时农用汽车改造成功后,你不辞而别,你徒弟和我们争着要这笔酬金,我们意见要求他通知你亲自来领,他迟迟不办,并声称师傅叫他代领。我们信不过他,只奖励他十万元。他大肆造谣奖励他一百万,企图讹诈,妄想独吞,你还闷在鼓里吧?知人知面不知心呀!老弟,这是你应得的报酬,就不用客气了,收下吧?” 刘仁还在犹豫疑惑,拿不定主意地想说什么,李总马上意识到他是个很固执的人,受过去的意识理念较深,至今还没有完全解放。便端起酒杯敬重的说:“刘师傅!你真是个正人君子,厚道人!我代表厂子感谢你的支持,敬您三杯。” 敬完酒后有意的向老班长聊天地说:“老班长我俩真是有缘分啊!,解放战争时我们在军营中一个班里生死相共,前后我们都专业到地方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点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我们俩在党校里学习又是同班里学员,这才离开几年没想到在这里又见面了,是缘分啊!来我们为缘分共饮三杯。” 王志,高兴的举杯共饮后说道:“李坤呀!我比你痴长几岁,在经济大潮中给党的奉献不如你,你几时下海经商的呀?” 李坤见问,正好迎合自己思路,于是借此引导刘师傅解放思想,旁敲侧击的说道:“以前我和刘师傅思想一样固执,是在党校学习开了窍,认识到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创造前提,缩小城乡差别,朝共同富裕目标努力。改革开放应许个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我明白这个道理后,从党校回去就甩掉铁饭碗,大胆的承包农机修配厂,搞起乡镇企业来,幸好在刘师傅的竭诚帮助下改革农用汽车,使农机厂发展了几百号人,成为一个像样子的厂子。老班长,你说能不奖励吗?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何香对刘仁来厂后,耳闻品质正派,技术过硬,非常敬重,又听大叔称赞帮助他们致富,不求索取,现在这种品质的人太少了,肃然起敬,拿起酒壶替刘仁祝酒,在大叔面前有些拘谨,改口说道:“大叔!你们光说话,也得喝酒呀?” 先向刘仁酒杯倒满酒,正要向王志敬酒,进来一人叫她,说办公室有电话找她,于是替王志敬了酒就出去了。 李坤接过酒壶向自己酒杯倒满,举杯三人共饮了,接着又向刘仁说道:“刘师傅,我今天特意前来拜望,一是来送还你的报酬,二是我发现一个商机,想请你二次和我们竭诚合作,不知是否愿意出山?” 刘仁嘿嘿腼腆一笑,还没有开口,王志一听又是一个商机,来了兴趣,接过话题问道:“老弟!慧眼发现什么商机?说出来也让我见识,见识!” 其实王志对商机感兴趣,但没有忘记和刘仁谈的‘碟阀配方’,企图大批生产,去开拓市场,故意插嘴叫李坤说出什么商机,便于自己和内弟权衡斟酌。 李坤说:“邻县是本市的直辖县,从市郊区到东关镇,这六十多里的开阔地,划为工业开发区,现在已经动土建设的有火力发电厂、化肥厂、纺织厂、……,有外省、香港、国外的一些财团投资开发,本人也在这里站了一席之地,开发摩托车生产基地,需要技术人才,所以,想到刘师傅,特地前来‘三顾茅庐’邀请……” 李坤说道这里,替刘仁敬酒,可是王志是个工业门外汉,听不出这里有什么商机,接过话题问道:“这是什么商机?什么三顾茅庐?明明前来招聘技师的?” 李坤哈哈笑道:“老班长!你可别误会,我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是打天下的,谈不上什么招聘。这是你还没有臆测出生产摩托车的商机?你想呀这方圆几十里的开阔地,要建设多少厂子,由此应运而生,产生的配套产业,如贸易商场、超市、宾馆、酒馆饭庄、娱乐场所、住宅小区、别墅、等等,等等,要建设多少条马路?要有多少从四面八方的人前来就业?就靠市里公交车,上下班不挤死人了,虽然柏油马路宽敞,买小汽车,那些工资族买部小汽车费用,现在来说不是天文数字啊!承受不起。自行车虽然要不了几个钱,可是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追求高效率时代,这自行车能适应吗?可是摩托车,尤其轻便型的摩托车就是他们最好的交通工具,速度快、轻便价廉,职工买得起。你说说这摩托车的产量需要多少?放眼全国的城市不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公关做得好,推销到外省外市,你再算算这摩托车不仅是抢手货,它的产量要生产多少辆,才能满足需求啊?抓住了这个商机,能带动多少人走富裕道路?能不叫我们抓住这样机会大干一场吗?” 王志,听得无限兴奋,频频点头,会通领会地说:“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枉做几十年政治工作,现在才领悟到:小平同志说的话:‘发展是硬道理’这句千古名言。振兴中华!是应该这样投身建设,服务于社会。” 刘仁听了李坤这席振奋人心的话,浑身发热,摩拳擦掌,精神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刚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见何香进来直朝李坤身边走去,在耳边一阵耳语,说得李坤瞠目相视,瞪着眼睛看着王志,说不出话来。原来她刚接到一个电话,是阀门总厂经理二把手付军打来的,问她物资公司来的王书记和刘厂长现在何家庄在干什么?并把后台老板的威严,要她严密监视他们一举一动,把言谈举止及时向他回报。 王志耳朵好使,听到何香耳语,不由得诧异地说:“这二把手付军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监视我,莫名其妙!” 刘仁听到姐夫提到付军监视,很老火。尴尬地说:“付军他是我徒弟。” 李总带着嘲讽的口气说:“老班长!踩着人家地盘,能不听狗叫吗?这是李思的地下工厂,你是来踩点子的呀?还是来混水摸鱼的呀?” 王志,“啊!”的一下惊醒叫道:“是李思的地下工厂?蒙在鼓里还不知道,被他利用了,还处处想着和他找门路发财致富呢。唉!没想到被人家当猴耍了。” 脸色有些潮红。 李坤看着何香的眼神,领悟地说道:“好,我不为难你,这就走。” 随即对着刘仁说:“刘师傅!不会真的要我三顾茅庐吧?希望你和你徒弟好来好散,不要为此伤了和气,我敬候佳音。” 又对王志笑着说:“老班长!在人家地盘上,被人监视。瓜田李下不便久留,走吧?到咱那二亩地里,再好好叙旧吧。” 王志几十年的政治工作养成遇事冷静,在厉害得失之间,略作权衡之后,没有计较被人监视有伤自己尊严和人格。对李思的阴谋放在心里,未做声张,为老战友开发前景非常吸引,顺从的和李坤出来,上车时想起郑慧的话,转身对内弟刘仁说:“你儿子要订婚送彩礼,郑慧叫你回去一趟。并告诉你姐姐,我玩二三天就回去了。”说完进了小轿车,一溜烟的开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