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章深宫

  长安,人来人往,繁华如昔,适逢一年一度的选秀大日,众百姓无不聚首长安大街,企图偷瞟一眼入选的秀女,一饱眼福。

  但见数辆皇辇行过,风拂纱帘,一位位国色天香的女子端坐辇中,面色凝重,唯有一女东张西望,状若新奇,开怀不已。

  围观中有人道,“此女姓武,乃武士彠之女,年方十四便已才情出众,知书达礼,圣上特封五品才人呢。”

  “是吗?想必她不用选了,直接入宫吧。”

  “那是,他父亲当年曾资助过先帝,甚得当今圣上宠爱。”

  ……

  人群中一白衣男子微微颔首,目露笑意,倘若此女入宫,势必成为天下之最,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只叹世人眼拙,不识此人乃王母下凡。只是我又当如何保护她呢?

  剑眉微拧,正在思虑对策时,目光忽然落在皇辇中另一位佳人脸上。此女虽有倾国之姿,眉宇间的邪恶却令人不寒而栗,难道……

  皇辇缓缓行过,在众多百姓的目光中驶入皇宫内院。

  深夜,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英华殿两名禁军侍卫突觉一股倦意袭来,竟倒地睡去。只见一青衣女子手捧锦盒侧身入殿,直奔太后娘娘寝宫。

  “什么人?”受惊的老宫女喝问,青衣女子躬身拜道,“小女子名兰翎,乃新入宫的御女。”

  “你不在自己宫里休息,跑来此处作甚?而且不经通传,该当何罪?”

  抬起楚楚可怜的俏脸,兰翎悠悠道,“姑姑,我是来向太后娘娘献宝的,因此物甚为名贵,故不能由他人代送,擅闯之罪,还请姑姑谅解。”

  宫女还欲再说,屏风后传来太后威严的声音,“阿萍,让她进来吧。”

  宫女低声称是,虽是带着兰翎入内,却仍心怀戒备。

  兰翎知其心意,并不入内,半跪于屏内外道,“娘娘,小女子家有一宝,特来献给娘娘,只有太后娘娘您这高贵的身份才配拥有此物。”

  说着将锦盒高举,任凭萍姑将锦盒托起送于屏风之内。

  盒盖轻启,一股绿光倾刻洒遍全殿,太后怔怔的看着天花板上流溢的绿光,半晌说不出话来。

  “此物名宝莲灯,乃仁慈力量的产物,一千年前曾助天庭解除大水入侵人间的大劫,娘娘拥有此物便可延年益寿,青春永驻。”

  “延年益寿,青春永驻?”太后眼里放出耀眼的光芒,贪婪使宝莲灯光线陡黯。

  兰翎窃笑道,“正是,娘娘只要能吞服这宝莲灯中的灯芯,便可长生不老。”

  “是吗?”太后欣喜若狂,正欲拮取灯芯,忽被宝莲灯中放射的寒光笼罩,一动也不能动弹,吓得大喊,“快,我不能动了,快帮我!”

  萍姑大骇,忙喊,“你还不进来帮太后。”

  “是!”兰翎急入屏风内,握住太后的右臂散出一股黑雾,只见太后的脸色愈来愈黑,愈来愈寒,直至眼底全被黑雾侵袭才怔然望着兰翎道,“你叫什么名字?什么身份?”

  兰翎心头得意不止,想要控制这老巫婆实在轻而易举,可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于是退后两步,跪道,“小女子名叫兰翎,是皇上新选入宫的御女。”

  “好!你献宝有功,我升你为婕妤吧,待明日与皇上说了,昭告天下!”

  “谢娘娘!”

  一旁的萍姑疑惑的看了看太后,见其面色寒彻不敢多想,只好眼睁睁看着兰翎退下。

  缓缓起身将宝莲灯锁进床畔的衣柜里,太后冷冷的说了句,“我要歇息了,你下去吧!”

  萍姑应命而去,英华殿恢复了一贯的森冷与阴黯,黑暗里传来一声阴恻恻的笑声,震彻心霏。

  ……

  驻足云端,俯看皇宫,杨戬剑眉微皱,折扇轻扬间已降下流云落在宫墙之上。

  既是皇宫,本应祥云密布,何以妖气冲天?

  难道有妖孽混入宫里了?就是今日在长安大街上看到的女子?

  杨戬一念至此,直坠下地,双目微闭,丹田陡沉,额前天眼即刻绽放光芒,扫视皇宫一周,目光落在储秀宫上。

  足尘微点,人如轻鸿翩飞,直落储秀宫顶。

  俯身看去,众秀女正沉沉入睡,微有鼾声响起,不似有不妥之处。

  正在狐疑间,长廊里急行一青衣女子,直往储秀宫方向奔来。正是白天在长安街上看到的邪恶女子,难道是她?

  未及细想,一道白虹划过,直逼青衣女子。

  仿似感觉到头顶的杀气,青衣女子急往后飘,堪堪避过一击,目光过处,身形急掠,落在杨戬面前。

  “你是何人?敢坏老娘好事?”青衣女子怒目相视,手腕一翻,一根青鞭握于指上。

  “妖孽,竟敢藏匿于皇宫之内,不怕天诛地灭么?”杨戬目光含威,折扇一晃化作寒光刺目的三叉两刃戬,威力直逼青衣女子。

  冷笑声中,女子狂笑道,“想我兰翎自出道以来尚未遇到敌手,当年只是被元始天尊老儿偷袭才被困昆仑山千年,如今我阴柔功成,还怕你们这些虾兵蟹将?”

  “原来你就是昆仑山逃出来的妖孽!”杨戬衣袖轻扬,不敢轻视,眉宇间放射一股无形罡气护住身体周围。

  兰翎不耐烦道,“废话少说,有本事抓我就来吧!”语毕,青鞭飞扬,灵蛇般缠向杨戬腰身。

  来不及多想,身形暴涨,戬如飞虹直刺兰翎眉心。

  似是吃惊于来者的功力,兰翎眼里掠过一抹杀气,身形一躬,扫出一篷黑雾。

  杨戬知其雾中有毒,急忙闪身,眼见黑雾直落院内,满院的繁花倾刻凋谢,不由恼怒,喝道,“妖孽,纳命来!”

  语声未完,戬化流云缠住蛇妖,令其动弹不得。

  痛苦挣扎的兰翎娇叱一声,试图运足真气挣脱白虹的束缚,无奈越挣越紧,竟渐至呼吸急促。

  冷冷注视的杨戬正欲上前将其拿下,头顶忽有一股迫力直坠,杀气漫天。

  急忙旋身避开,身形刚刚站稳,便又有一股霸道的劲风迎面而来,速度之快竟如闪电。

  惊骇之中,不得不迫降庭院之中,谁知刚刚站稳,又有一股神秘力量自身后追来,眼见上有阻力,前有杀气,后有迫力,杨戬低喝一声,人如旋风直奔云端,勉勉强强躲过一劫。

  于此同时,三叉两刃戬被一股无形力量逼得放弃蛇妖,直向杨戬飞去。

  伸手握住戬身,杨戬正欲看清这股力量来源,一篷黑雾暴射胸口,未及防备的被黑雾侵袭了全身,杨戬额头冷汗淋漓,急忙盘膝而坐,运足真气将黑雾阻于体外。

  天宇中,传来一声阴森森的笑声,“杨戬,少管闲事为妙,蛇妖乃是奉我之命下凡办事,你若再行阻挠,休怪本君辣手无情,今日乃念你我同门之故,放你一马,再有下次,哼!”

  杨戬全身被黑雾笼罩,不得出言,只好眼睁睁看着蛇妖循地而去,心下寒颤之极。

  天色很快明亮起来,虽是勉强将黑雾逼出体外,杨戬仍觉全身乏力,只得收起三叉两刃戬,降下云端而去。

  皇宫马场,众臣云集,唐王李世民看了一眼刚烈难驯的狮子骢,转向身后众臣问,“此马性情刚烈,甚难驯服,哪位卿家能够将它驯服啊?”

  众臣不敢言语,均是默然一片。

  唐王脸色沉下,叹道,“我大唐人才济济,难道连个驯马之人都没有?”

  仍是无人应声,唯有烈日放射的光芒更甚,仿似在嘲笑大唐众臣无能。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娇俏女声,“皇上,妾身想抖胆一试!”

  无数目光移向说话之人,虽是年方十四,却已英姿飒爽,眉宇间刚烈之气不容人小窥。

  唐王展颜笑道,“原来是武才人,好,你今日若能驯服此马,朕将厚赏。”

  挺身上前,解下斗篷,武媚娘柳眉轻挑,走向狮子骢道,“皇上,臣妾能制服陛下的这匹烈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铁檛击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唐王脸色沉下,虽有不悦却不便表明,便道,“行了,今日朕已乏了,先行回宫,驯马之事下次再议。”

  说完命众官告退,摆驾回宫。

  武媚娘不明皇上为何动怒,只痴痴目送皇上背影远去,心头甚感委屈。

  耳畔香风掠过,兰翎故作亲热的挽住她手臂道,“妹妹不必认真,皇上只是心疼这马而已,你手法如此残忍,皇上自是不喜欢,下次还是别逞能了,需知女儿家,温婉得好。”

  武媚娘一言不发,只独自返回宫中沉思。

  兰翎目光过处,拂过一抹怨恨。

  三日后,唐王移驾白马寺进香,众妃跟随,声势浩大,惊动京城数万百姓,眼见白马寺前被围得水泄不通,杨戬只得化身寺中和尚进入后院。

  焚香拜佛后,唐王移驾方丈房内,品茗下棋,悠哉游哉。

  武媚娘星目流转下,特意夺过小和尚送的斋菜送至房内。

  唐王不以为意,方丈却面露骇色,沉吟不语。

  待得武媚娘退下后,唐王追问,“方丈方才何以如此神色?莫不是武才人有什么不妥之处?”

  “她姓武?”方丈愈发大骇,面露惊恐之色。

  唐王诧异不已,点头道,“她是朕亲点的武才人,有何不妥吗?”

  方丈忽然跪地叩首,不住地说,“老衲该死,老衲该死!”

  唐王不解,伸手将他扶起问道,“方丈之言朕深为不明啊,能否明言?”

  方丈微闭双目,似有犹豫之色。片刻才道,“恕老衲直言,日前老衲偶然一梦,只有四字,乃是:武代李兴!”

  “武代李兴?”唐王受惊而起,喝问,“何为武代李兴?”

  方丈长叹,却不再多说一言。

  唐王面色凝重,郁郁离去。

  眼见皇家车辇离去,方丈目露笑意,眼里闪过一抹杀气。躲在幔帘后的杨戬倒抽一口凉气,心下暗叹不妙。

  这蛇妖和那宫中力量深不可测的人到底想做什么?是想颠覆人间吗?又或者他们只是为了对付王母?

  众多疑云密布,却无从寻找答案,杨戬只好沉下心神,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