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十六章问情
“碧落,不要急于拒绝我,希望你认真考虑,可以吗?”他伸手与我相握。 我难过得几近落泪,“思勉,你对我还不够了解…我真的不适合你…” “不用太了解,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也相信自己的心。”他将我的手放在唇边摩挲,他神态温和自然,反倒是我红了脸。 “为什么对我好?为什么喜欢我?比我好的女孩子,真的是成千上万!”我问道。 “应该怪你自己呀。”他笑道,“记得初次见面吗?你和我唇枪舌剑的样子,象极了一只可爱的刺猬!小心翼翼保护自己,随时处于作战状态!我也真是傻得可以,居然对你就此上心,而且再也无法自拔。” “思勉…”我哽咽。 “你看上去敏感多疑,眼里有愤怒和忧伤,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可是我没有办法不去想你…。冷餐会那晚,我很想明确心意的,可是怕你觉得唐突,当我从日本回来再次见到你,你竟然出现在我爸爸的别墅!一切就象在做梦,一个真实的噩梦!那晚我第一次宿醉…”他说道。 “后来就遇见金燕?”我问。 “她都告诉你了吗?我酒后失德,原本不怪她,但她会错意,我并没有…”他皱眉说道。 “我知道了,不用解释。”我更加烦恼,“思勉,你不必对我如此用情,你应该喜欢别的女孩。” “行了!”他用手捂住我的嘴,“我给你时间整理心情,你给我时间证明心意。” 话已至此,夫复何言?今时今日,他成为我最甜蜜的伤痛。 绝不放弃皓南,这也成为我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五天之后,我来到华大最大的阶梯教室。这儿曾经是我求学的殿堂,美好的学生时代一去不返,成为永恒的青春记忆。虽然我比报纸公告的时间早到半小时,可是满室的人头攒动仍然令我大吃一惊,看来这次的学术交流策划得非常成功。我四处环顾,希望找一个前排的位置,就这样看见了我的死党孙晓。她坐在前排正中,身旁的位子放着她的帆布书包。我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笑嘻嘻地看着她。 “天哪,碧落!这段时间你老是说忙,竟然有空听学术报告!”她真是本色不改,还是咋咋呼呼的。 “是大侠的位子吗?”我问。 “是啊,这家伙在看篮球比赛,说好马上就到。既然你来了,他就靠边站吧。” “嘘!”我用手指示意,“马上开始了。” 主席台正中那个温文的男子,面带隐隐微笑,眼睛深邃有神。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模糊的记忆变成清晰的现实,我的心里反倒充满了失落。讲座很成功,本城的文人墨客悉数到场,还有校长和许多政府官员,台上的男子侃侃而谈,台下的听众浑然忘我,大概只有我对他的谈话充耳不闻,我只关注他的举手投足,我只观察他的眉梢眼角——说实话,他和皓南并不相象!皓南或许更象妈妈。 我当然也注意到他身边的女人。那个女子四十出头,虽然算不上美丽,不过也别有韵致,她不时侧头对他颔首微笑,间或为他递过茶水。 “那是他的夫人,听说是位华裔才女,他们还有一个孩子,啧啧,多么幸福的三口之家!”孙晓小声说道。 多么幸福的三口之家!我也曾经有过,可是现在… “…东西文化没有必然的差异,因为人类的感情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和生活背景不同而已。譬如情诗,拜伦的诗大气恢宏,雪莱的诗细腻严谨,可是他们都喜欢直抒胸臆;中国古人崇尚含蓄委婉,表达方式自然不同。君言相思一样苦, 妾叹离散两般愁, 意到浓时怎忍舍, 情到深处无怨由…”他原来在讲古诗。 哼,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由?你有娇妻幼子相伴,可还记得从前故人? 三小时的讲座结束了,台下欢声雷动,对严教授的理论显然非常认同。方校长走到台前,照例充当着司仪:“多谢各位前来参加严教授的学术讲座。严教授治学严谨,一直潜心研究中西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甘做桥梁,可谓华大的骄傲,也是鄙人的楷模。趁今天这个大好的交流机会,大家有何问题,尽管畅所欲言,相信严教授必会倾力解答。” 校长发话,众人踊跃。 “请问严教授,听说你在美国宣扬中国文化,在中国又宣扬西方文化,这是什么原因呢?”提问的是一个男生。 这问题有点尖锐,我终于来了兴趣。 “因为我不想班门弄斧啊!扬长避短的道理我还懂。估计我在美国讲他们短暂的文化史,一定会被人仍西红柿的。”他不紧不慢地回答。台下传来会心的微笑。 “我们看问题不能看表面,而是看实质对吧?无论怎么做,我希望文化的共同性可以带给世界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接着说道。 他是个睿智的男人,我不得不承认。妈妈和他有缘无份,实在是可惜可叹啊。 “还有同学提问吗?严教授将于明天飞抵北京,在那儿举办学术交流会。请同学们把握难得的机会!”方校长说。 他要走!不行啊!我急了。几乎不加考虑,我举起了右手。 “这位小姐请讲。”他温和地笑道。 他叫我小姐。当然,我这个半个月的女儿,他又怎么能够记得? “我想请问严教授——中国古诗固然含蓄,可是常常言不由衷。既然‘意到浓时怎忍舍, 情到深处无怨由’,何来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问道。 你对妈妈,是否还存有三分记忆,二分柔情,一分怜惜? 一室哑然,他也默然。 他不加掩饰地打量我,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