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三章省亲
秦钟既死,宝玉十分哀痛,日日思慕感悼,而贾府上下却是为元春归省忙得不堪。一切按照皇家体制,重起了正房,又堆山凿池,起楼树阁,种树移花,开建大观园,银子如流水价花出去,又要遣人采买,又要打听别的嫔妃家里是如何准备?从贾珍贾琏贾蓉直到邢王夫人,凤姐,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唯有宝玉见此时各人忙着各自的事物,没有人来唠叨他读书课业,就整日和我们混在一起,或玩笑或吟诗作画,精神上好了许多。我却感慨,原来以前的贵族的富贵时候,生活竟是如此糜烂,只知玩笑取乐,从不知劳作辛苦。更不懂为将来生计打算,所以大厦将倾,竟只能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林若兮虽然孤苦,可是却能用一双手赚取生活,我看着三春姐妹和宝玉不沾尘世的面容,心中忧虑,却又言无可言。 我的乳母王嬷嬷此次亦随我回到贾府,她的儿子王平也随着来到京城,我没有让他到贾府做事,而是让他去了西直门那里的汇通钱庄作了一名伙计。作为我以后的联络人。又拿出五百两银子为他成了一门亲事,买了一个有十来间房子的小院子。王嬷嬷和王平感激万分,我却吩咐他们万不可声张此事。前几日,王平借着看母亲的机会传话来说林忠父子已经在鲜花深处胡同买了一个三进的四合院,本是一个犯了事的官员的外室的宅子,家私且是齐全,也不很贵,不过才花了二千两银子。只要再添些日常用品就可以了。又买了几个小丫头子,还有几个小子,都是逃难没了父母的,一切已经打点齐全了。只是林停想进贾府来,好离我近些,知道些我的消息。林忠问我的意思。 我想了一想,此时,贾府原来的下人不够用,正要添进人口,林停眼见得也是个伶俐的孩子,有他在贾府,联系林忠也方便得多。毕竟王平是外人,出入贾府不是很方便。就打发王平让他三日后带着林停再来。 我趁了个空儿告诉宝玉说,只说是王嬷嬷的一个远房亲戚要来府里谋个事儿做,宝玉说:“这有什么难的,今儿我就告诉凤姐姐去。只说我书房里缺少人手就完了。”说着就走,我跟在他后面嘱咐说:“可别说是我说的。”那宝玉已经一径去了。 这日来到贾母房中问安,只见贾母面带忧色。原来是贾政见大观园始成,带着清客和宝玉游园子去了。贾母知道贾政对宝玉素来是不假辞色的,怕宝玉委屈着了,很是担心。正在吩咐小丫头子去园子里打听着呢。 我笑着劝道:“眼见得老太太是真疼宝哥哥了,哪里舅舅就能吃了他呢?我想舅舅不过是见园子修好了,带着宝哥哥看看去,顺带着题写匾额对联什么的,舅舅也知道贵妃娘娘在家中时最疼爱宝哥,又怎么能委屈了他?” 我让紫鹃端过一个小小紫砂锅,笑道:“今儿玉儿为外家母煲了一点点海带骨头汤,且是清淡,您尝尝,我把上面的油星儿都撇去了,这个汤对上了年纪的人的筋骨强健是极有好处的。” 贾母尝了一口,笑道:“这个汤好,我吃着比前日厨子弄的那个什么劳什子荷叶汤还呢,最难得的还是玉儿的这番心思。” 我赶紧道:“外祖母尝着好,就是玉儿的孝心到了。这本是我份内应做的。我闲着没事的时候看了几本医书,觉得人日常药补还不如食补呢。” 正说呢,丫头来回说宝玉来了。贾母见宝玉没有受到难为,心中十分欢喜。就把宝玉拉到身边细细问。只听宝玉说:“我作了很多对联,又题了些匾额,连父亲也没说不好呢!”我点头叹道:“宝哥哥正经书虽然读得不是很好,可是这些吟诗作对的歪才情且是有呢!”说完了,就歪着头看着他笑。 宝玉已经是脸红了,挽了挽袖子道:“妹妹倒是来打趣我了,今儿不给你个厉害,你也不知道我是你的哥哥。”便来呵我的痒。 我连忙躲到贾母身后,嚷着:“外祖母瞧瞧,宝哥哥欺负我呢!” 贾母连忙道:“宝玉,让着你妹妹些吧。眼见你们这么亲近,我心中也是喜欢的。” 看着宝玉在那里拧眉咬牙,一派天真,我的心中不禁一动。贾宝玉虽然生在女儿丛中,以心赤诚相待的,也不过是黛玉罢了。他现在年纪还小,情窦未开,而真正的黛玉此时怕已经是芳心萌动。这才生出多少烦恼。我这个冒牌林黛玉形容虽小,其实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阅历和心态。让我爱上这个比我小许多的公子哥儿,还真是不容易。 时光冉冉,转眼已经是来年的元宵佳节,从五鼓时分,贾母等人就按品服大妆,等在荣府门外。整个荣国府,金银焕彩,珠宝生辉,上下人等皆是华服,却是一些儿声息不闻。薛姨妈和宝钗也早早地来到荣府等候。我因是外亲,不能随同接驾,就和薛姨妈宝钗在一起等候召见。外面的奢华热闹场面却是不得见了。 只见薛姨妈神色紧张却又有点儿兴奋,这是宝钗落选以来她最兴奋的一天。我想,她早已经和王夫人商议好,今天让元春看看我和宝钗,入宫不成,把宝钗指给宝玉成为她和王夫人共同的心愿。那宝钗今日打扮得十分端庄,肤光胜雪,容颜如花,在灯下直如姣花软玉一般,却神色平静,果然是名不虚传的薛宝钗啊。 忽传元妃召见,我随薛姨妈宝钗进去问安。又听元妃召宝玉进来。一把将宝玉揽在怀中,泪如雨下,姐弟之情十分亲厚。又对我和宝钗着实称赞一番。我一直低眉敛目,偷偷打量元妃。只见她宫妆华丽,修眉樱唇,气度雍荣,虽痛哭之下不掩高贵。言辞不多,却一句是一句,极有分寸。 筵宴过后,众人随元妃共游大观园,一路行来,旦见楼宇华美,林木精致,园中成千上万的风灯照着整个园子直如白昼,处处火树银花,瑞脑飘香。 元妃又命我们姐妹并宝玉各题一匾一诗,以试才情。我暗自思量,其实主要是看我和薛宝钗的才情是真的。林黛玉的诗我倒背如流,也不犹豫,就挥笔写下。 世外仙源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一蹴而就,转头看各人还在低头苦写,又见宝玉和宝钗正在窃窃私语,就走过去,只见宝玉才写了三首。大费思量,就轻声道:“你先抄录那三首吧,余下的一首,我替你作。”又写在一张纸上,搓成个纸团子扔在宝玉案上。正是那首将要被元妃大为欣赏的<<杏林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行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果然,元妃看了,“玉颜”大悦。对我和宝钗和宝玉极为称许。贾蔷早已率着贾府的小戏班子等候多时,又演起戏来,却是昆曲,整个归省活动真是说不完的繁华看不尽的热闹。我却无声叹息:喜荣华正好,怕好景难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