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121章:聚宝斋
“切,”李响对肖忉的无知而哧之以鼻。”做古玩这行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店员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不是真正的大家儿,而小卖主的话,买与不买,他们是不怎么介意的。反正在外面的这些全都是赝品随你去看呗。” “好象你就多懂了似的。” “这你还说对了。象我们法术界,尤其是我们茅山大派,经手的古玩不计其数,自然也算是个行家了。这些方面你要学的还多的很呢。”两个人在店里先是打看了一下店里的摆设。 肖忉看到一旁边有一个架子,上面摆放了一些瓷器,比较粗糙:“这东西怎么也拿来卖?”李响看了看:“这东西?这是仿宋代官窑,你别看不起眼,看起来毛毛躁躁的,如果不是仿品而真品的话,至少也得上百万吧。”肖忉不禁一吐舌头。”那这个呢?”他指的是一个香炉。 “这是大清乾隆御制防宣德炉,绝对真品。”一旁边的伙计搭话道。 “这是乾隆制的?”李响紧盯着店员,两只眼睛弯着,笑眯眯的看着店员。 “当然啦。”店员一幅理直气壮的样子。 “这是民国仿清仿宣德炉,不是官仿,而是私仿。”李响一口气说出来。虽然是两个仿字,可是价值却大大不一样了。清乾隆防宣德炉,可以说仍是宣德炉中的精品,其价格不匪,而再经民国一仿,那价值可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了。 “阁下好眼力,粗眼一看便知真假。”那店员还没有说话,从店的里间走出来一位中年人。”小郑,给上两杯茶。”中年人指示那名店员。 “两位行家到这,不是来我这小店里‘拾漏’的吧?”那中年人让李响和肖忉坐下,问道。 “哪里。我们到这里来玩,看到这条街比较有趣,便来看看。其实就是随便过来转一转,现在商家玩家都精明的很,哪里还有多少漏可拾啊。”李响回答道。 拾漏就是指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物,而商家去没有发现它的真正的价格,往往以比较低的价格卖出去。 “呵,这外面都是些仿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也但是刚才你们看的这几件民国的仿物了。真的东西没有人敢放在店里的。两位来是想要点什么还是有什么要出手的?” “其实都不是。我粗通一点陶瓷方面的东西,只是对于玉器方面知道的倒不太多。我上些天得了一件玉配,找了很多专家鉴定,都没法确定准确的年份,不知道你们这里办不办鉴定?” 中年人笑了笑:“现在鉴定一般都是去找文物局,来古玩店里来鉴定的倒是少之又少。”他虽然揭破了李响的骗术,不过又说道:“不过要是有好东西倒是不妨拿出来,我也来看一看。” 李响点了点头。对着肖忉伸出了手:“给我。” 肖忉纳闷:“什么啊?” “我上些天出差给你买回来的玉佩,拿出来让老板给鉴定一下。” 肖忉知道李响又是在打自己血玉八卦的主意,从陈若水把血玉八卦送给自己,李响便总是打它的主意。昨天处理完了汪雅的事情之后,肖忉好好的把玉配泡在了洗涤灵里足足一晚上,这才戴了出来,看现在李响要,也没有办法,从脖子里拿下了玉配,递给李响,李响又转递给了那中年人。 中年人初时毫不以为意,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两个不起眼的年轻情侣(至少他是这么认为)身上会有什么好东西,拿在手里,轻轻的一扫,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血玉?”诧异的盯着李响。 李响点了点头。”看外表的确好象是传说中的血玉,只是我找了很多的鉴定师都没有看出来这块血玉的真假,而来历更是无从而知。所以这才希望可以找到真正的高手,帮我鉴别一下。” 中年人双手拖着血玉,放在桌子上,从桌子下面拿出了一幅崭新手套,戴好,又拿出放大镜,仔细的查看起血玉八卦。 他目光仔细的扫过血玉八卦的每一条纹路,每一滴血痕,一点珠丝马迹都没有放过。良久,他才把血玉放下,肘扶着桌子,目光不离血玉八卦:“这件东西是真是假,我也吃不准。只是如果是真的,这件玉质能如此的清澈,而龙的形状又如此的栩栩如生,纤毫必现,最难得的时,这块玉配仿佛没有经过人工斧凿的痕迹,混然天成,那自然这块玉佩会价值不匪,称之为价值连城亦不为过;纵然就算是赝品,那也是一件难得的宝物。” “哦,这么说老板是知道这件玉的来历了?”李响牢牢的抓住了中年人话中的漏洞——他对这件玉的天然材质大加赞赏,然而又说分不清是否赝品,假若不知道这玉的来历,自然便只见玉的材质作工便会下论断。 “不好意思,这是鄙人的名片。”中年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了肖忉和李响各一张。 肖忉打开来看——张思华经理。 张思华把名片送给了肖忉和李响,继续道:“其实两位可能也是在考我吧?血玉的传说,龙女多情,韩湘重义;情结洞庭,缘尽东海;呕血三升,血玉随成;八仙齐聚,碧波降龙。韩湘子和龙女的传说流传甚广,而血玉一说也因此而来。其实所谓的血玉,只不过是在天然的玉石中混有少量的其它矿物质而形成的血样色泽而矣,这种玉石市面上并不少,而之所以血玉八卦如此出名,只不过是一向人们都以为只是传说中物而矣,很少有人见到。就算是有幸持有此物者,又大多数是法术界中人,把此物当做神兵利器,道家至宝。因此,大多数人更以为这只是个传说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