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三章跨越自己
专家就是专家。 几天的治疗之后,小慧的病情明显好转了。她的脸色逐渐变得红润了。她的恶心和呕吐渐渐减少了。到底专家们怎样把眩晕症这种顽疾制服了呢?据安翔之了解,专家们主要采取如下三种疗法(对医学不感兴趣的读者老爷可以跳读):一是服用降浊定眩汤(分为一号、二号和三号三种);二是定期用“洗晕停”洗头;三是食物疗法(主要做法:冬虫夏草炖猪脑;黄芪炖羊脑;茯苓赤小豆粥;龙眼枣仁饮;磁石镇眩肚;决明麻藤烫藕粉等等。其烹饪手艺复杂,火候要把握好才有效)。 一个月之后,小慧终于痊愈出院了。在这一个月里,小芳和安翔之两人尽心尽力,细心照顾,可谓鞠躬尽瘁。小慧把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她一直都生活在感动中。那些感激的话,她已经不知道怎样说。一个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一个是对自己有情有义有恩有爱的恋人。他们都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小慧不懂得什么是诗歌,但她的心里,感激的语言竟涌动如诗。道不出,说不出,讲不出,但内心的无言感激却是沉甸甸的。一路回去,巴士上正播放一首谭咏麟的《无言感激》。小慧对谭咏麟不是很欣赏,因为他的歌大多是白话唱的,难听得懂,但此时,这歌,竟让她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每每念到是热爱却伴聚 欢呼声时常冲击我教我踏步不畏惧 纵有困难亦要拼命追 岁月无声消逝欢呼中不会醉 得到了我会继续进取 信念藏于心内感激暖暖热爱 即使我有泪笑着强忍……” 这些歌词,在小慧看来,写得乱七八糟,但是,里面包含的情感,竟浓得似身上流淌的血。小慧突然有了一个感悟,原来,所谓的“诗歌”,不过是一种文字的凌乱堆砌,然后让有情感的人读之,从中捕捉一种内心的共鸣。 回到羊石县城,小芳感到几丝失落。 莫名的空虚袭上心头。 日子还如往常一样忙碌着,粉店的厨房里油腻的烟渍依然在飘荡着。粉店的生意还是红红火火,姑姑姑丈还是热情如昨,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态吗? 不是的!小芳极力否认着。是什么在改变?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变了吗?以前的晚上,小芳都跑到服饰店跟小慧闲聊,共寝,现在她不能这么做了。小慧已经跟安翔之同居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场大病之后嫁人了! 小慧嫁人,自己为什么感到失落?难道让出安大哥是一种错?难道自己对安大哥真的那么在乎?难道自己在为自己难过?不是的!不是的!小芳拼命地否认着。因为在她心里,欧阳宇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而且,小慧嫁给安翔之,正是她当初的极力主张和衷心祝愿。现在他们走到一起了,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呀!为什么自己就是高兴不起来呢?! 小芳百思不得其解。 夜深了,小芳躺在床上,辗转翻侧,难以入眠。她开了灯,随手拿起一本《汪国真诗集》,胡乱地翻开。自从来到县城以后,她好久没有读书了。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说法不再是一个谜……” 这首《跨越自己》的小诗似乎是为自己而写的。不是吗?小慧跟自己一起来到县城打工,小慧干的是逍遥活,自己干的却是粗重活;小慧的男友现在已经事业有成,自己的男友却还在为事业挣扎;小慧的男友家庭背景显赫,自己的男友家庭背景黯然无光;小慧已经名正言顺地嫁人成家,而自己还在偷偷摸摸苦苦等待;小慧一嫁人,就万事俱备享受生活,而自己目前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事实上,这些鲜明的对比正是自己高兴不起来的原因。心里不平衡是人生的一道障碍。“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小芳承认,是虚荣心让自己快乐不起来了。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 此时的小芳,因为好朋友生活的强烈反差,内心在感叹生活的不易。但是,小芳也知道,埋怨于事无补。更重要的是,爱情如果建立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之上,也许会更加甜蜜、更加美满。婚姻的结合,有命运的安排,更有双手的付出。小芳相信,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最终自己也会收获爱情的硕果。如此想着,她的嘴角终于流露出几丝微笑了。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以前读徐志摩的诗,小芳感受到文学的美;现在读汪国真的诗,小芳能感到生活的美。当小芳感到自己从虚荣心的藩篱中跨越出来时,她的心情,如沐春风,——再也没有比心灵解脱更开心的事了! 第二天醒来,甜蜜的小芳却接到姑姑姑丈的一个通知。意外的通知。是悲?是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