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五十八章回到以前居住区
当黑哥的车停下来的时候,晴不由得呆住了,几年不见,这里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一栋栋公寓楼林立着,还好不是高档住宅区,不然就露馅了。 “到了。”司机说,打开了车门。 晴下车看着黑哥的车离开,回头想寻找过去的足迹却已是面目全非,又是在晚上,晴好像置身于一完全陌生的地方。只是这条街应该是原来的主街道吧,变宽了,路面也重新铺过,路两边的绿化带是新置的吧,一簇簇串红开得正艳,在街灯店铺灯光的点点映衬闪烁下,跳跃而华丽。 在一处花坛边坐下,晴静静地回忆,想象以前住过的院落在哪儿,如果是这条主街道的话,应该在街道西边,离街道大约有五六百米的距离,偏南。如果房东那胖胖的大婶在该多好,可她此时说不定在那所阳台的窗户里呢! 当年那一幕仍历历在目,只不过已没有了当初的痛楚。人也真是奇怪的动物,想开去之后原来任何疼痛都可以忽视,随着岁月的流水抚平也许会有伤疤,但那刺骨的痛已不再。庆幸重新回到这里,庆幸可以直接面对疗伤,如果还在地府,说不定那痛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难以控制。 突然想帆和安曼会对这里有记忆吗?掏出电话,晴要帆来接她回去,晴说她不知道她在哪儿,一个女孩子半夜里不敢乘别人的车回去。 一个小时后,帆在晴按照路牌的提示下来到了这儿,看来离开后帆也很少过来,下车后竟没有一点儿反应,好像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也是,对于一个一头往前钻的人是没有时间回过头看身后的路的,况且并不是什么光彩的记忆。 “黑哥呢!你们没有在一起吗?你怎么会在这儿?”帆不解,这太出乎他的安排了。单独相处下,好色如命的黑哥会放晴离开。 “你很失望,是吗?”晴毫无色彩地问。 “晴,你不要误解!我也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黑哥是什么人,他要见谁我可阻挡不了。” “那你的意思是今晚的见面是黑哥提出来的,要我去也是黑哥的意思是吗?”晴追问。 “也不能完全这样说。晴、、、、”帆没有说下去。 “你不用说了,我理解你的难处,你也不用抱歉,这样做我愿意,谁让你是我醒来后唯一记得的人呢!为了你,我做什么都愿意!” “谢谢你,晴!” “对了,对这个地方你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吗?我觉得好熟悉,不是景物熟悉,而是空气中飘浮着一些我熟悉的讯息,空气很亲切,对是这样。” “怎么会呢!” “好像是梦里云姐姐带我来过,她说她想来这儿看看,在这个城市这里是她最难以忘记的地方。” 帆我方向盘的手抖动了,车一个趔趄打了个旋停了下来。在车灯的反射下,能看到帆额头闪亮的汗珠。 “对了,这几天我又梦到云姐姐了,她要我告诉你,适可而止也许是最好的归宿!这一辈子,你已经伤害了一个最爱你又无辜的人,难道你还要再伤害一个吗?” 过了好一会儿,帆慢慢安定下来,仿佛下了决心似的对晴说:“晴,你什么都不知道,不要完全相信梦里的事,也不要完全相信你云姐姐说的!” “是吗?那我可以完全相信你吗?你所做的都是为我考虑的,没有害我之心吗?” “晴,你怎么了?黑哥今天对你做什么了吗?” “没有,黑哥人不错,和他谈话很痛快,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一条汉子!最起码不虚伪,不狡诈阴险。” “呵呵,对黑哥的评价不错嘛!看来你们很谈得来呢!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帆自嘲地说。 “是呀,你不用担心!虽然黑哥不知道我的家庭背景,但如果他胆敢对我怎么样,我妈妈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也许是两败俱伤吧!所以我应该尽早告诉黑哥我是谁,免得他犯错误。”晴很想知道帆听了这话会怎样。 果然,帆的脸色凝重起来,看来他是低估了晴,这个车祸后什么也不懂的近似白痴似的丫头,今晚给人完全不同的印象,难道是错觉,难道是云的灵魂在捣鬼?可是云生前不也很白痴吗? 是死后觉悟精明了? 想到这,帆不由扭头仔细审视晴,晴正盯了车外发呆,是惯有的表情,任何男人看到这样子都会心动神摇,是酒精的作用吗?此时的晴更像是一抹抓也抓不到的幽灵,睫毛低垂着,划出一道泫然的光晕,好像是紫色的妖媚,只不过被夜色燃蓝,呈现出大海一般的沉静。 一直以来自以为一眼就见底的浅洼,今晚只有捉摸不定的摇摆,如大海般的深度使帆没来由的心虚。 要论感情,对云是结发的依赖,对晴是真心的怜惜,但现在的处境并不是讲感情的时候,是战争,就像当年如果不把日本赶出去,不把国民党挤到台湾解放军战士就不能安心务农生产一样。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的帆是没有退路的,只乞求谅解。 “云姐姐说,她已经不恨你了。没有了爱就没有了恨,况且云姐姐说你们已经得到报应了,现在你们两个在一起一定很难受,特别是晚上。”晴闭起了眼睛,不用看,她能感受帆的表情和心情。 “帆哥”晴叫得软软的甜甜的腻腻的,“是什么能告诉我吗?我好想知道你们受到什么报应了。云姐姐不是在骗我吧!原来灵魂也会骗人呀!” 身体的渴望突然被激起,帆一不留神就会把晴揽在怀里,享受哪怕片刻的温柔,可是帆知道什么也不能做,不会做也不能做,只能强忍了意乱情迷加速开车。 晴在心里冷笑,嘴里却更加无助温柔的叫:“慢点儿,帆哥哥,我好怕哦!”原来折磨人是如此的好玩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