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五十四章
对于解放后的一段历史,我并不是太了解,有些地方可能会有纰漏,还请大家原谅。 钱万里的祖父原是在解放前是很富有的,开着几家规模不小的厂子,是一个民族资本家,在解放后他家的工厂经过公私改制全部变成国有财产,他的祖父成为国家的干部,仍负责管理着公司,国家对他们家也不错,给的工资不算少,仍住在老房子里,那是一家花园别墅,在当时那是相当豪华的住所了,他们家也不再有打工的人了,因为要体现人人都平等吗,他们家的琐事全由祖母一人担当起来,做饭、收拾房子,对于这么大的房子一个人来打理,显然是不够的,一天到头,祖母被累的直不起腰来,父亲有时就会在家帮祖母打理这个家。那时国家虽然对他们家的政策比较宽裕,可是平民百姓却不一样了,他们认为自己真的是成了国家的主人,始终发挥着主人的作用,尤其那些无产阶级,仿佛他们是皇亲国戚似的,不,不能这么比喻,因为皇帝早已被推翻,应该好像是他们是主人,这些成分不好的资产阶级是乞丐,是流浪的人,要看主人的脸色形事。他的爷爷在单位是公司经理,可也不敢大声出气,弄不好就戴上反革命的罪名,这可是犯死罪的,很怕得罪这些人,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凡事让三分,总是忍气吞生,在这种氛围下,他的父亲也是处处小心,同样也不敢得罪那些无产阶级的接班人,那时他的父亲才十几岁,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养成了他不爱说话,有事总放在心里的习惯。但虽然这对资产阶级的父子极力的改造着自己,可是灾难依然不断的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同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整风运动中逐渐是越演越烈,开始殃及无辜的民族资本家,这也包括钱万里的祖父,虽然一家人是提心吊胆,可依然躲不掉灾难,这不是一家的灾难,而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他的祖父被定为右派,被免去了在公司的职务,他们一家人在家忐忑的度日,命运并未忽略这个风雨中飘摇的家,而是再一次噩运袭击了他们,首先,他的祖父被关进了牛棚,受着党和人民的批斗,他祖父终因年纪大,不堪这样的折磨,冤死在牛棚里,后来他爷爷得到了平反,但这儿还有什么意义,人都已经死了,平反了又能怎样。 那时父亲二十多岁,本就沉默寡言的父亲再次接受了痛失亲人的痛苦,祖母因祖父的去世而倍受打击,不久也撒手人还,父亲在接受了巨大的痛苦之后,请求组织上收回这栋别墅,他只身搬进了单人宿舍,他不想再看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孤零的院落。 在父亲失去亲人之后,变得更沉默了,他在一家工厂上班,下班以后经常一个人散步到公园,找一些能看的书读,在此间,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就是他的母亲,女孩不嫌弃他的成分不好,宁愿舍弃家庭也愿意同他结合,二人就在无人的祝福下结婚了,上级照顾他,因为他曾贡献出若大的别墅,所以分给他两间低矮的小房,作为他们婚后的居所,虽然他们过的清贫,但两个年轻人依然过的很快乐,因为他们有两颗火热的心,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钱万里就是出生在这个时候,虽然一切都是不如意,但他的父母把他们的爱都献给了这个儿子。但是好景不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作为资本家的后裔,自然就变成了走资派,受到一些红卫兵等一些小将的批斗、游街,那时他才八岁,就开始了受人歧视的生活,小朋友们都不和他玩,说他是小资本家,是剥削阶级,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没人愿意和他玩,他也就习惯了自己孤独的生活,他有时间就会读书,先是读小人书,后来认字了也读各种不同种类的书,他天生有着对知识渴求,见书如命,直到现在他还有那种嗜好,都是那时养成的。红卫兵曾经来家抄四旧,拿走了一部分书,但那些好书都被母亲藏起来了,因为父亲也爱书如命,那是他的命根,怎么能拿走呢,也就保存了下来,他经常偷偷的读,汲取着书里的营养,在那个年代,学校里也不正常上课,教师们也是接受改造的对象,所以他有的是时间读书,他在书中寻到了快乐,可是到了十六岁,知青又要下乡了,他也到了该下乡的年纪,于是拿起行囊和同龄的人去了北大荒,去建设祖国的东北的边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