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六章灵魂工程2《犀利快报》
夜阑人静,月影扶疏,秀水河畔,老砂布厂简陋的斗室书斋里,黎珊玉挑灯夜读。他穿过时空的隧道,游弋于古今中外。这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了,他感觉到读书的疲倦慢慢袭来…… 头昏昏然起来。于是他走出书房,来到阳台。一轮明月悬在夜空,把银辉泼洒下来,透过青竹枝叶,在地面上投下斑斑驳驳的碎影。忽然一阵刺耳的声音划破宁静的夜空,直灌耳膜。初听像在争论着什么,且越来越激烈,听不清具体内容。黎珊玉心中窃喜,以为是玉立员工还在讨论公司大事,或争论难题。转而隐隐约约听到污言秽语,再侧耳细听,就听到“专业术语”和咒骂声:“一对”、“两条”、“八万”……这是80分贝的男高音。“你要冤枉我,拿崽赌咒。”这是90分贝的女高音。原来这是一场麻将大战中的口角纷争。黎珊玉顿觉心烦意乱,脱口骂道:“一群混蛋,败家子!”此时,他回过头来仰望七楼单身宿舍一个简陋的窗口,那里射出安详的灯光,静悄悄地融入大自然恩赐的宁静夜空,一个身影正捧着书来回走动…… 在这美丽的夜色中,嘈杂的噪音和攻读的身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个丑恶,一个美好,是多么的不协调啊!黎珊玉心里不平静了,睡意全无。他走进书房坐下来,铺开稿纸写下了《玉立之夜》的标题后,就行云流水般写了起来。 数日之后,《玉立之夜》这篇稿子发表在《犀利快报》头版上面。 2002年6月17日,黎珊玉中餐后在厂区溜达。当转到包装车间时,他发现,25名员工午间营养餐倒掉的剩饭、剩菜竟有一脸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慨连骂两声:“败家子!败家子!”他不动声色地转身回去取来照相机,把这一情景拍了下来。几日之后,一幅题为《立此存照》的摄影作品登上了《犀利快报》,还配上唐代李绅写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黎珊玉不仅仅是玉立公司董事长,还是《犀利快报》的创始人,名誉主编,优秀撰稿人。他的文章从政论文到小品文,从新闻通讯到诗词摄影,体裁丰富。黎珊玉的文章浸润着毛泽东思想的琼浆玉液。他通过自己的文章,让高尚的先进的思想在玉立员工头脑里安营扎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黎珊玉每年都要为《犀利快报》撰写二三十篇稿子。 《犀利快报》是玉立公司党委会、董事会的机关报,创办于1990年。那时的《犀利快报》不定期出版。跨入新世纪后,黎珊玉的目标更高了,志向更大了,他决心让玉立公司走向世界,去竞争世界同行业三强。这样,原来的《犀利快报》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黎珊玉决定从2001年起,将《犀利快报》改为8开铅印旬报。 2001年2月2日,崭新的《犀利快报》创刊号诞生了。头版头条用红色标题显目刊登《湖北玉立砂带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迎战21世纪实施第三步战略誓师大会》的消息,吹响了玉立公司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同时还刊登了湖北省委副书记杨永良“垄断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题词和中国工具工业涂附磨具分会“立新图志,再创辉煌”的贺词。 新版《犀利快报》创刊以来,已经成为玉立公司员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犀利快报》是反映玉立人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是反映玉立公司三个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是沟通玉立公司干部员工思想感情的渠道,是玉立人一展才华的平台,是玉立员工各抒己见的民主广场,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园地。《犀利快报》所刊载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诗联、小说、散文等,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极大地提高了玉立员工的文化修养和生活质量。 《犀利快报》作为干部员工学习活动的载体,在宣传教育、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自创办以来,深得干部员工的青睐。由看到写,由写到议,公司员工纷纷到属于自己的文化阵地来一显身手。每年36期《犀利快报》的2000多篇稿件,大多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有的谈人生理想、价值观念,有的谈工作体会,有的谏言兴利革弊。公司党政办公室不定期把领导讲话、工作经验、工作动态和工作安排,刊载在《犀利快报》上,增加了党委会和董事会工作的透明度。 黎珊玉十分重视《犀利快报》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2001年《犀利快报》改版时,他对编辑部工作人员强调说:“《犀利快报》是干部与职工、公司与客户联系的一座桥梁,是玉立员工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一个论坛。我们一定要把《犀利快报》办好,编辑部要坚持教育员工,歌颂员工,鼓舞员工,为玉立公司第三次腾飞服务的办报方向。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生动、客观地报道玉立公司的各项工作,真实地反映玉立员工的心声。要做到情理交融,图文并茂,办成玉立公司向全县、全市、全省、全国、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特别是要监督干部,监督我老总。” 黎珊玉在员工业余夜校写作班上对业余记者说:“你们一是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歌颂玉立公司,歌颂玉立人。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生动、真实、客观地反映员工心声。记者要有正义感、责任感,秉笔直书,伸张正义,把玉立公司的风气搞正。三是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 黎珊玉还鼓励玉立公司的干部给《犀利快报》写稿,他要求董事会每个成员每年至少要写三篇理论文章,车间主任写两篇理论文章。以2001年为例,黎珊玉带头写了13篇论文,写通讯、消息、诗词10余篇。在他的带动下,董事会成员有8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写稿任务,车间主任有9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写稿任务。这些论文,不仅展示了董事们和车间主任们理论学习的成果,而且对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推动员工队伍素质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为了鼓励干部员工给《犀利快报》写稿,编辑部按每千字40元标准付给稿酬。每年评选一次,评出优秀作品和模范通讯员,以资鼓励。 《犀利快报》创办17年来,受到了玉立公司2000多员工的欢迎和厚爱。大家是这样评价《犀利快报》的—— 黎伟明说:“《犀利快报》作为玉立公司宣传政策和教育员工的一块阵地,是联系干群的一条纽带,为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玉立文化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展示了玉立人不畏艰辛,攻克难关、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和团结奋斗、实干进取的企业精神。《犀利快报》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雅俗共存,生动活泼,时代色彩强烈,生活气息浓郁。有以事明理,以德导人的论文;有反映改革,触及热点的议论;有辛辣警世,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还有立足生活,讴歌时代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玉立员工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当你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候,它劝你冷静;当你郁闷失落的时候,它给你安抚;当你一筹莫展的时候,它为你指航。” 织布车间吴海鹰说:“《犀利快报》可读性很强,耐人寻味。许多文章结合实际,说理充分。对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玉立员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有教益。《犀利快报》还刊登了许多反映一线员工生产、生活和情感方面的文章,对我们敬业处世、文明交友、处理家庭琐事,都很有帮助。” 水砂二车间黄燕说:“对玉立公司而言,企业文化表现在方方面面,而《犀利快报》则是最为直观、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玉立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缩影。纵览全报,就可以快速全面扫描玉立公司发展动态,时事要闻,玉立焦点、重点、难点,以及国内外形势,行业形势。读了它,等于看到了玉立公司的发展前景,从中受到鼓舞。特别是我们一线员工,通过读报,还可以了解公司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工作部署,不再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而是积极参政议政,为公司发展提建议,出点子。” 《犀利快报》上所登载的文章大多来自各部办、车间干部员工之手,不仅能够展示基层工作动态,而且还能反映员工心声,有利于高层领导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沟通。 2006年,《犀利快报》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民营企业优秀报刊”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