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八章扬帆远航2关键的第三跳)
当历史跨进21世纪时,黎珊玉的目光看得更高更远。他决定实施玉立公司发展史上关键的第三跳——从国外引进先进砂带生产线和先进生产工艺,生产高档砂带产品,抢占国内和国际市场,与洋产品决一高低。 黎珊玉在涂附磨具行业的舞台上,已显示出了他的非凡才能。他的每一次决策,都是大手笔,都会引起行业内的一次轰动。 到这个时候,黎珊玉的奋斗目标早已不是单纯的为企业赚钱了,他是在追求一个非凡的梦想——争当世界涂附磨具之王。这种梦想产生的力量,比单纯为了获得更多金钱产生的力量不知要大多少倍。成动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对远大抱负的追求。 2001年,黎珊玉决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购买先进生产工艺。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一举措的时候,他侃侃而谈,“跨入新世纪之后,玉立公司提出了第三步战略部署,就是‘两向’:一是产品质量、档次向上,搞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与国际接轨,和洋产品竞争,跟外国人抢市场。二是市场向外,我们要把一半的产量销到国外去。我们决定花巨资从意大利购买设备,从德国购买技术。玉立公司通过多年的考察论证,引进这两个项目,出发点完全是为了推进、提高、发展中国涂附磨具工业作出新贡献。为使中国从一个涂附磨具大国,走向一个涂附磨具强国作出应有的努力。我们从国外引进这两个项目,将会促使中国的涂附磨具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购买外国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和创新的需要。看看外国设备的先进性,先进在什么地方,便于我们自己解剖麻雀,创新发展,把外国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 黎珊玉最后乐观而自信地说:“我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将生产的8种砂带,是我国目前市场上急需的产品。比如国产中、高密板材的需求量和生产量日益扩大,高档家具工艺品、高档有色金属制品、体育器材等,都需要高档次的砂带进行加工。这8种砂带是聚酯胶带、强力砂带、超强力砂带、耐水耐油强力砂带、高档超强砂带、高精度的布纸复合基砂带、高档高强力的布纸复合基砂带、高档家具急需的软基和特软基砂带等。到时候,玉立公司都可以满足各方面用户的需求。” 衡量一个企业家的前途,不能只看到他在一个企业中的作为如何,还要看他有没有开拓市场的胆识,有没有高远的目光,有没有超前的智慧。如今的黎珊玉,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磨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视线更开阔,目光更高远。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抢占国际大市场,竞争涂附磨具行业世界三强。而且,他现在已经越来越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率领自己的员工达到预想的目标。 说到玉立公司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人们忘不了那场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 2001年4月20日下午4:00,武汉天河机场。意大利IMT公司董事长克莱吉奥、总经理托宁、工艺工程师诺姆及IMT中方代理刘文斌先生一行4人走下飞机,登上了玉立公司接站的小车,匆匆向通城进发。 克莱吉奥一行此次来中国,是与湖北玉立公司就引进IMT公司先进工艺、先进设备事宜来谈判的,谈判地点定在武汉东方大酒店。谈判之前,他们需要到玉立公司实地进行考察。 一路上,那颠簸曲折的山路,那接二连三的收费站和4个多小时的路程,使3名老外心中产生了一个个疑团:这么难行的山路,这么偏僻的山城,难道还会有值得参观的工厂吗?克莱吉奥终于沉不住气了,一连串地发问:“到通城怎么没有火车?路怎么这么难走?收费站倒不少,收费是收走过的路?还是收要走的路?” 玉立公司副总经理黎桂林一一向客人作了简要的回答,最后以一句中国的名言“酒好不怕巷子深”作结束语。 21日上午,3名老外在黎珊玉的陪同下,参观了玉立公司的水砂三车间、水砂五车间和砂带车间,看了自制的砂带、砂纸生产线,看了公司员工的劳动态度和纪律,看了厂区环境和设施。在小会议室坐下来后,3名老外信服了。从他们的神态和问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很想知道在通城这样差的交通条件下,玉立公司为什么办得这样好。黎珊玉向他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后,3名老外疑惑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当他们看到公司“节约是穷人的铸币厂,浪费是富人的陷阱”的铜标时,对汉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要翻译把这两句话翻译成英文,记在了他们的小本上。 午饭后,老外就要离厂了,3个人都显得意犹未尽。从老厂出发,路过砂带新厂区时,他们要求停车。下了车后,他们拿出照相机拍照,一张、二张……五张……将玉立公司的美好记忆定格在取景框内。 在离开通城的车上,克莱吉奥感慨地说:“玉立公司的管理比美国诺顿公司的管理都要好,如果再加上欧洲的设备和美国的工艺技术,那么,玉立公司的产品一定能达到,或超过美国诺顿公司的水平。” 6月22日上午,谈判在武汉东方大酒店举行。玉立公司参加谈判的有:董事长黎珊玉、副总经理黎桂林、副总经理兼出口部经理李伟雄、设备工程师王石麟、出口部任小川。 谈判在友好的气氛中开始。因为玉立公司引进先进工艺、先进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洋人的肚子里是否有真货是他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一点,黎珊玉拟定了先谈工艺,再谈设备,最后谈价钱的谈判步骤。于是,玉立公司首先要求意方工程师介绍生产工艺方面的情况,以验证其掌握工艺技术的程度。 意方工程师诺姆先生似乎觉察到了中方的意图,于是首先对自己的简历作了一番炫耀。说:“我读过三个大学,主修有机化学和聚合物化学。自1986年开始主管技术。”接着,诺姆对其所提供的7种产品的原材料的使用、基布处理、制造工艺等情况作了大概的介绍。 这些问题,只要是做涂附磨具这一行的一般都知道。如何才能确认诺姆是真做砂带的专家呢?这时,黎珊玉想了一想说:“请诺姆先生写出生产砂带时各干燥区的温度好吗?”说完将一张砂带生产线示意图递给诺姆。 诺姆接过黎珊玉的示意图,很快就标出了每一个干燥区干燥时所需要的温度,并介绍了二次固化时的干燥温度要求。 黎珊玉听后感觉很切合实际,很有道理。如果不是高级涂附磨具专家,是讲不出个所以然的。这说明诺姆在生产高档砂带的技术方面确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黎珊玉一颗悬着的心踏实了许多。 黎珊玉又提出一个问题:“请问生产特软布使用什么树脂?” 诺姆先生直摇头说:“NO!NO!”然后坦率地说:“这是技术秘密,没给我钱是不会告诉你的。有些东西我不讲,你们就不知道我的真本事,所以我就只有讲一点。但有些东西完全属于技术秘密,我是不能讲的。” 这就是玉立公司即将要请的洋专家,肚子里确有学问,人虽坦率却更多的是近乎奸猾的精明。 这次谈判最艰难的要数价格问题。工艺和设备谈判结束了,24日转入价格谈判,这是一次最艰难的谈判。克莱吉奥开口要价36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600多万元。这个数字与玉立公司方面预计的相差太远。 黎珊玉在想,这个报价确实太高,让人接受不了,但还价的余地还是有的。究竟有多少呢?心中也无底。差距小了好谈,差距太大真是不好说。还价太多,老外肯定不会接受,还价少了公司就要吃大亏。况且,第一次还价对整个价格谈判的成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时间的沉默。室内鸦雀无声,只听得见心跳的声音。 老外在焦急地等待。 黎珊玉在冷静地思索。 黎桂林为黎珊玉捏一把汗。他看了一下黎珊玉双眉紧锁俯首沉思的神态,似有一股力量,一股智慧正在不断地聚合。他深信黎珊玉能够应对眼前的一切,不必为这紧张的气氛而担心,但他还是情不自禁地感到心跳加剧,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场合。 这时黎珊玉起身离开座位,绕咖啡厅的唱台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座位。之后,他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一行字:“221。88万欧元。”写完后递给李伟雄,让他给老外翻译。 李伟雄如实给老外翻译了。老外一听,脸都变了色,眼睛也一下子睁大了许多。托宁马上作出反应:“还价差距太大。”谈判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黎桂林在想:221。88万欧元,黎珊玉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一砍,意味着一下子压了1000多万人民币,老外会接受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克莱吉奥显得十分无奈地说:“尊敬的黎先生,差距实在太大,谈判无法再进行下去。我们生意可以不做,但我们的友谊永存。” 看来谈判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缓和谈判的紧张气氛,黎珊玉有意识地主动放弃价格主题,与老外聊了一些题外话。表面上看他对老外的答复显得若无其事,但其内心正在酝酿着一个如何扭转局势,既不使公司吃亏,又要牵制住老外的计划。 时间就这样很快地流逝了。当咖啡厅的服务员整理餐具和西餐饮料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时间已是下午6点多钟了。有谁知道他们连中饭都没有吃啊!这种没吃饭的现象在这几天的谈判中屡见不鲜,大家已见怪不怪了。黎珊玉叫服务员给每人来一份快餐,老外则每人要了一份三明治,黎珊玉要了一碗面。稍事休息,谈判接着进行。 黎珊玉为了扭转局势,以退为攻,说:“刚才的还价,我也知道确实是低了点,但我另有计划没有说完。如果你们的设备在我公司正式投产并产生效益后,我打算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以设备总价的5%给贵公司予以一次性补偿。” 黎珊玉说完之后,三个老外板结的脸孔有了松动,气氛一下轻松了许多。 三名老外商量了一阵之后做出答复。克莱吉奥说:“IMT公司愿意与玉立公司真诚合作,提供静电植砂机的制造图纸和技术,在玉立公司生产静电植砂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销售利润按50%分成;愿意将砂带设备及工艺技术总价降为309万欧元。”IMT公司方面的目的很明显,是想用合作办厂所产生的利润来弥补双方在价格上的差距。这也说明老外确有合作的诚意,价格上让了一点,但还是不愿作出太大的让步。 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谈判。这一谈,就谈到了晚上10点多钟,双方都感到疲惫,于是商定明天再谈。 25日谈判继续进行,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杀了好几个回合。老外似乎感到很累了,亮出了自己的最后底牌。克莱吉奥说:“256。65万欧元,如果再还一分的价钱就不谈了。” 黎珊玉不愿放弃最后一次的努力。设备费看来是一点挤劲都没有了,技术转让费是否还有一点文章可作呢?于是他提出了技术转让费偏高的问题。他说:“我觉得技术转让费偏高,能否再降低10万。” 诺姆直摇头说:“不行,绝对不行。” 气氛又一次紧张起来了。 这时,只见克莱吉奥把另两个老外邀在了一起,到一边“嘀咕”一阵后,表示接受黎珊玉的意见。 价格敲定下来了,谈判也随之结束。 一条砂带生产线,7种产品的工艺生产技术,外加一条钢纸砂盘生产线及其生产技术,总价为246。65万欧元。按理说,老外提出的价格是一点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了的。但黎珊玉为了公司的利益,不放弃最后一搏的机会,这一搏就为玉立公司节省了62。35万欧元啊! 谈判,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谈判双方体力的较量,心理素质和智慧的较量。 25日深夜12点多钟,黎珊玉和克莱吉奥分别代表玉立公司和IMT公司在协议书上庄严签字。这标志着4天4夜的艰辛谈判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标志着玉立公司第三步战略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中意双方都本着真诚合作的愿望,使谈判达到了双赢的效果。IMT公司赢得了订单,赢得了在中国展示本公司技术和设备的机会,也赢得了一笔可观的利润。玉立公司赢得了欧洲的设备和美国的工艺,赢得了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无限商机,更赢得了玉立公司那灿烂美好的未来。 6月28日,黎珊玉从武汉回到通城,在自己简陋的书房里,回忆起4天4夜谈判的过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有朋来自天之涯》这首诗: 有朋来自天之涯, 万里迎客到我家。 淡酒薄肴迎故友, 浓情厚意话桑麻。 唇枪舌剑争寸利, 谈笑风生诱洋顽。 东西合璧创佳绩, 中意联珠开新华。 三步战略已启动, 犀利品牌再升华。 购买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的合同签订了。 洋设备到达中国港口了。 洋专家亦将飞抵通城了。 新车间土建工程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2002年春节刚过,一场新的对抗赛又开始了。春雨绵绵,老天也在考验玉立人。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建成145米长、32米跨度的主体车间,黎珊玉亲临一线指挥。工程人员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抢晴天加班加点干。玉立建筑公司经理邱定甫,手术第三天就坚持上工地,捂着肚子,冷汗直冒,也不肯离开工地半步。经过70天的苦战,一栋造型别致,极具现代色彩的主体车间终于竣工了。洋设备进厂时,宽敞的新车间令外国人瞠目结舌,赞叹不已。 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对玉立人来说又是一场考验。一摞又一摞的资料,一排又一排的仪表,令人眼花缭乱,望而生畏。光是控制柜连接线就不下一吨。然而,玉立的“土专家”勇敢面对这些洋设备,自学成才的方仕奇和吴伟祥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他们与外国洋专家一起加班加点,边干边学,刻苦钻研。不仅掌握了全部控制技术,有时还出其不意地解决了连洋专家都摸脑壳的技术难题,令外国洋专家刮目相看。 到2002年10月20日,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奋战,玉立公司购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全面投料试产。在外国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玉立公司土专家的密切配合下,生产出来的6种型号的砂带基布各项性能经过检测,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又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犀利”牌各种类型的高档砂带先后面市,使玉立公司走进了高档砂带市场的竞争舞台,一举打破了洋砂带在中国市场上独霸天下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