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章无悔人生7生命不止攀登不息)
本来人生的路可以更平坦 只要我们不去攀登峰巅 本来人生的路可以更悠闲 只要我们不想争光 可是,谁又甘于平淡 甘于让生命失落在 无声的岁月中间 只要有生命在 何惧山高路远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这是诗人汪国真《向着太阳走》一诗中的句子。黎珊玉就是这种生命不止,攀登不息,向着太阳走的人。 玉立公司从1978年靠3000元扶持款起家,到2006年底,拥有3。5亿元净资产,近9亿元年产值,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占地1000多亩的综合性工业园区,摘取了亚洲涂附磨具之王的桂冠。黎珊玉该付出多少心血和艰辛啊!玉立公司的发展,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的只是交通不便的穷山沟,有的只是低学历的农民工,面临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挑战,迎接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黎珊玉就像一头猛狮,率领着一支绵羊般的队伍,克敌制胜,打败了无数对手,闯进了世界同行业之强的队伍。28年的雨雪风霜,28年的艰苦奋斗,岁月就是一把刻刀,脸上多了沧桑也多了刚毅,多了潇洒也多了深沉。但唯一不变的,却是他那双眼睛,仍然柔和,在柔和里藏着明快和睿智。 如今,黎珊玉身上少了许多浮躁和激动,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加老练,更加成熟,更加坚毅起来。 如今,黎珊玉颈上有了许多个花环,头上有了许多桂冠,如:湖北省优秀乡镇企业家、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优秀人民代表、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董事长、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美丽的花环,耀眼的桂冠,没能成为黎珊玉的绊脚石,他的目光盯得更远,步子跨得更大了。 2006年,黎珊玉跨进了64岁的门槛。而如今,绝大多数人跨进60岁,甚至跨进55岁,就退休在家颐享天年了。而黎珊玉却依然精神抖擞,雄心勃勃在奋斗着。 2006年春节,黎珊玉在给玉立集团全体员工的《新春寄语》中写道:“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市场在变化,竞争手段在翻新,严峻的挑战在时时刻刻提醒每一个玉立人:保守就等于落后,后退就是深渊,我们只能在销售网络建设上、在科研开发上、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永无止境地创新,才是唯一的选择。努力!努力!再努力!前进!前进!再前进!美好的前景属于我们,伟大的胜利属于我们,世界同行业三强的宝座属于我们。我们是谁?我们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玉立人!” 2006年10月15日,黎珊玉在玉立集团销售工作研讨会上号召说:“玉立人要像开发国内市场一样,大胆走出一批人,到国外去开发自己的市场。国家已把对非洲市场的开发作为重点,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组团走出国门,去打开非洲这个没有开发,全世界都盯住的市场。非洲人对中国人很友好,欢迎我们去投资,去贸易。‘犀利’牌涂附磨具系列产品很适合他们,利润率也很高。要能在非洲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开发,连片开发,我们的用武之地将更广阔。玉立集团支持配合你们大胆地走出国门,闯出玉立集团的一片新天地。让‘犀利’产品遍布全世界各个地方。” 2007年1月28日,黎珊玉在湖北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发扬玉立传统,营造和谐玉立园》的讲话。他最后说:“我们的下一步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把中国玉立的旗帜插遍全球,要让中国‘犀利’牌名扬全世界。” 2007年春,黎珊玉对《中国磨具》杂志的记者雷雨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涂附磨具生产和销售中心,中国涂附磨具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我们玉立集团有信心在发展好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走出国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企业。现在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很大,未来美国将有20亿美元、欧洲将有10亿美元的需求量,这些我们不能放弃,整个中国涂附磨具行业也不能放弃。玉立集团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注重科技水平的提升,不要总是互相压价打价格战,这对我们中国涂附磨具行业的发展没有益处。我们应该多加强沟通、交流、学习,玉立集团时刻为国内企业敞开大门,欢迎同仁来到王立集团,共同探讨我们事业发展的未来。” 2007年4月7日,黎珊玉在一季度玉立集团董事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通过分析国际市场发生的新的变化,寻找到抢占欧洲市场、美国市场的突破口。最后他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玉立集团进入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生机无限,是一个顺势向前推进的极好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调整思路,调整战略,全方位地为欧洲市场、美国市场的开拓努力拼搏!” 人们很难想象,黎珊玉怎么还有这么旺盛的精力?其实,他靠的是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在支撑着。追求理想是驱使一个人不断努力的力量源泉。 艰难的人生道路,曲折的创业经历,使黎珊玉懂得了勤奋、诚信和学习是人生的最大财富。而胆识、才气和运气,也是他事业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