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写在《闯世者》出版之际--万忠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刘明恒创作的《闯世者》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抚摸着这本图文并茂、印制精美的图书,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2007年初,该书的策划者葛驰飞找到我,说他策划了这样一本书,很有价值,希望我们出版。我听后对该书的主人公非常感兴趣,我们湖北省的大山里,有这样一位在砂带生产上堪称亚洲第一的乡镇企业家,的确值得一写,更值得出版,但我对作者有些担心,不知道写得怎样。这年头,为企业家写报告文学的多歌功颂德,商业气氛太浓,反而掩盖了企业家的真实形象,让读者反感。我于是让他先把书稿拿过来给我看一看。书稿很快拿来了,我很快地看了一遍,原来的担心看来是多余的了。书稿原始资料非常丰富、翔实,主人公的个性十分鲜明、立体化,看得出来作者是下了工夫的。我又请我社另一个编辑王加林看了一遍,他和我有同感,我于是决定接下这本书。我很快约见了作者。在出版社的会议室里,看起来只有五十来岁的刘明恒老师走过来和我握手寒暄,笑容可掬。刚落座,刘明恒老师就拿出纸笔来,作好记录的准备。这让我那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一直在琢磨怎样委婉地跟刘明恒老师提修改意见呢,他可是长者、著作颇多,我一个年轻编辑的管窥之见他能接受吗?交谈格外地畅快。往后,这样的交流就多了,经常为书稿中的某一个问题在电话里一谈就是个把小时。刘老师的热情、实在、谦虚让我感动,更让我对这本书增添了信心,文如其人嘛!整个书稿大改过一次,在后来的编辑校对中又反反复复地修改,包括版式和封面。时间就在这中间流逝了,直到今年的2008年1月20日,书稿才下厂付印。 出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闯世者》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一部好的报告文学作品应该具备两个基本因素:被报告的对象有他独到之处,也就是要有看点;报告者要具备很强的洞察能力,并下工夫观察,既要还原被报告者的本来面目,又要抓得住被报告者的本质,并加以提炼。对《闯世者》来说,这两点是具备的。湖北玉立砂带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黎珊玉无疑是值得研究的。他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创建的事业令人瞩目,但他的套路绝不属于主流;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不是当今流行的西方的一套,而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毛泽东思想;他的队伍不是高学历的社会精英,而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土专家;他的产品远销欧美,公司却不愿搬出交通极不便利的山沟沟;他身价过亿,却生活节俭;他的企业不搞买断,不搞上市,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都需要人去解读。由刘明恒老师写黎珊玉是对路的,黎珊玉是通城人,而刘明恒老师是咸宁人,他们之间没有地域上的生疏感。刘明恒老师写诗歌出身,后又写了不少小说,因此在书中不难看到细致的刻画,精辟的分析和诗人的激情,这些基本条件和长达半年的采访使作者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出黎珊玉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人生标本。不同的人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普通人读她,可从中获取生活的力量和信心;技术工作者读她,可从中领悟到技术创新的魅力;企业家读她,可从中学习到管理的技巧;政治家读她,则可以捕捉到时代发展的脉搏……这些是值得欣慰的。 (作者系武汉出版社副编审,《闯世者》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