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一卷初下山第一章青衫少年
夕阳西下。 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疾驰在官道上。少年大约二十出头,一袭青衫,面带潇洒的笑容,文雅中透着刚健。虽然风尘仆仆,但是他俊逸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疲劳之色,反而更见神采奕奕。 青衫少年抬头看了看远处,喃喃道:“快到了。”嘴角也流露了出一丝笑意。 突然,一阵马蹄声从身后传来。青衫少年不由回头望去,官道上先后驰骋着三匹快马,眨眼间当先的快马已经到了他身边。少年终于看清了来人,一个四十五上下的中年人,五短身材,皮肤黝黑,面色和蔼,双目深邃有神,一个是身着白色稠衫的俊秀青年,另一个是一身红装的绝色少女,大约十八九岁,一双水灵的眼睛顾盼有神。 就在三人快要从少年身边闪过的时候,中年人突然勒马停下了,他回头看了看少年俊美的脸庞,便下马向少年走去。 俊秀青年先是看了看青衫少年,便转向中年人道:“父亲,怎么突然停下了?” 一旁的少女也是先看了看青衫少年,很快又将目光转向中年人,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中年人。 中年人缓缓道:“子今、倩儿,我只是觉得眼前这个少年的身影和我的一位老友很是相似,心中甚是疑惑,所以就想问个究竟。”说完,便把目光又转向青衫少年。 盯了半天,中年人终于开口道:“这位小哥,不知如何称呼?老朽是赵家堡的赵一清。” 青衫少年道:“晚辈姓林,草字青云。” 赵一清又问道:“不知你父亲的名讳可否见告?实不相瞒,因为你的身影极似我的一位老友,所以有此一问。如果你实在不方便说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了。” 听到赵一清的问话,林青云先是一呆,接着便道:“晚辈是孤儿。” 赵一清叹息了一声,他对林青云的回答似乎还不满意,因为他觉得眼前这个少年和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友实在太像了。 赵一清忍不住又问道:“那你师承何处?”说完便用热切的目光看着林青云。 赵一清的话,让林青云陷入沉思中,自从他记事以来,师父就告诉他说自己是孤儿。或许此人知道自己的身世,至少他应该知道一些,不然他也不会有此一问了。 见到林青云迟迟不回答他的问题,赵一清不禁又一次催促道:“你不愿意回答吗?”目光更加真挚急切了。 林青云终于平息了内心的激动,打定主意要问问赵一清关于自己的身世,他开口道:“晚辈师父是悟性和尚。前辈您认识家师吗?” 听林青云说完,赵一清先是一怔,随即开口大笑道:“原来是悟性和尚的弟子啊!”他停了一下又道:“你师父他还好吗?自从上次少林一别之后,他就突然在江湖上消失了,我们快十八年没见过面了。” 看到赵一清大笑的表情,林青云接道:“家师身体还很健朗,只是近十几年来一直在见性峰上面壁思过,从没下过山。” “我记得当年有好多人想拜在令师门下,都被他拒绝了。他怎么会收你为徒?”赵一清又问道。 林青云缓缓答道:“家师在见性峰顶捡到了尚在襁褓中的我,便把我扶养长大。”接着,他又道:“前辈似乎知道我的身世,不知可否告诉晚辈呢?” 听到林青云的话,赵一清先是一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他也只是觉得林青云的身影有点像悟性和尚,而悟性和尚的俗家姓也正好是姓林,所以才有此一问。赵一清想了想后,觉得事情还没有眉目最好还是先不要告诉林青云了,于是赵一清推辞道:“我只是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目前还不确定,等我弄清楚了再告诉你吧,此事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听赵一清不愿意回答,林青云也不好再问了,他心中便下定决心,等完成师命后便要查清自己的身世。 赵一清转移话题道:“你也不必太在意了,佛家讲究缘字,这或许就是你和悟性和尚的缘分。对了,看你行色匆匆,不知你打算去哪儿?” “我打算去少林寺拜见悟空方丈。”林青云答道。 赵一清道:“我们和你正好顺路,不如结伴而行?” 林青云爽快地答道:“可以!” 听林青云同意和他们结伴而行,赵一清便向马上的稠衫青年和红装少女招呼道:“子今、倩儿,快下马过来,这位小哥是我老友悟性和尚的弟子,他叫林青云,他和我们一起去洛阳。” 听到父亲的召唤,稠衫青年和红装少女便下马,快步向赵一清和林青云走来。 林青云首先开口道:“你们好,我叫林青云。” 稠衫青年道:“我叫赵子今。” 红装少女道:“我叫赵倩儿。” 因为年纪相仿,三人很快就熟悉了,聊得很起劲。 赵一清看看天色,便向赵子今催促道:“子今,天色不早了,你和妹妹共乘一匹马,把你的马给青云。有什么事我们回家再聊。”说完便向自己的马走去。 听到父亲的话,赵子今便准备把马牵给林青云。 林青云忙道:“不必了,谢谢赵兄的美意,小弟还是步行吧。”说完便已缓缓前行了。 看到林青云的举动,赵子今不由摇了摇头,又看了看妹妹,终于上马追了上去。 赵倩儿也是一怔,随后也上马跟了上去。 赵一清回头一看,林青云居然没有骑赵子今的马,正在不快不慢地跟在他后面。便有意要考较林青云的武功,于是,他不断地扬鞭加快速度,心想,这下林青云肯定跟不上了。没想到回头一看,林青云还是不紧不慢地跟在他后面,心中不由得赞叹林青云的轻功绝伦。 转眼,一行四人便到了洛阳城下。 赵一清停下了,林青云也停下了。 赵一清看到林青云经过急行,依然面色不红,气定若闲,便向林青云道:“贤侄的一身轻功真是惊人,比悟性和尚更胜三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听到赵一清的赞赏,林青云连忙道:“伯父谬赞了!小侄还差得很远。” “好,好,好,年轻人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日后必成大器!”说着,又看了看林青云,接着道:“贤侄刚才用的轻功莫非是传闻中的凌空渡?” “是的。”林青云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两个字。 料想再问,林青云也不会回答,赵一清也就不再问了。 殊不知,凌空渡是江湖失传已久的轻功绝技,讲究的是内力深厚和绵绵不绝,若不是任督二脉已通,是无法施展的。林青云年纪轻轻有这样的成就,赵一清怎么能不震惊。 说话间,四人已经到了洛阳城中,赵一清林青云道:“贤侄,此去少林还需半日的路程,如今天色已晚,路途多有不便,今日就到我家去吧,明日再去少林也不迟。” 林青云想到师命在身,便说道:“谢谢伯父的美意!只因有要事在身,今日不便叨扰,等小侄见过悟空方丈后,定会到您府上拜访的。” 听林青云的话,赵一清知道他是不会和他们一起回赵家堡的,便道:“那好,既然贤侄有要事在身,我就不执意相邀了,反正以后还会相见的。行走江湖要小心谨慎,今日就此别过了!” 林青云道:“多谢伯父提醒,我会注意的。” 赵一清又向赵子今和赵倩儿道:“子今、倩儿,我们回家吧!”说完便先走了。 听到父亲的话,赵子今便向林青云道:“林兄,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尽管说,我赵子今绝不推辞!”说完便拉着妹妹赵倩儿的手追随父亲而去。 赵倩儿临走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回头看了看林青云,此刻林青云也正好在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林青云温柔清澈的目光看得赵倩儿心中一荡,白皙的脸上闪过一丝红晕,更加娇美动人了! 很快,赵倩儿便回头走了。 等林青云意识到的时候,赵倩儿已经走远了,不知为什么,林青云觉得心中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到少林寺还需要一段路程,而此刻天色已晚,林青云决定先找家客栈住下,明天一早再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