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四章仙人托梦
受了胡芳兰的谩骂,这段时间,李山妹的情绪非常低落,整天睡在床上,想她的心事,也没有精力喂养屋后的那一群鸡,这群鸡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经常饿得在院林里上窜下跳的觅食,鸡群里出现死鸡的现象。王三思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还是赶紧处理了捡回几个钱算了,于是就到街上找来售鸡的商贩,把这一群鸡拉走了。 没有养鸡的拖累,王三思感觉一下轻松了许多,除了种二十多亩地,大多数时间在家闲着,他想这样闲着也挺可惜的,于是就到街上找了个搬运的活。白天来到街上给人们搬运物品,直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回到家里,尽管挺累,为了调整妻子的心情,他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主动承担了家务事。 “喔喔喔。”屋外传来公鸡鸣叫声。王三思躺在床上,听到公鸡的叫声,他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坐在床头,拿起枕头边上的衣服穿好,下了床走下楼来,开了大门,拿起扫帚打扫起院坝里的卫生。 “爸爸。”楼上传来女儿的喊声。 “哎,我在院坝,马上就上来。”王三思站在院坝,提着扫帚,望着楼上女儿的房间回答道。 王三思提起扫帚来到大门外的屋檐下,放下扫帚,上了楼,来到女儿的房间,为两个女儿穿衣服。 穿好衣服,抱着女儿来到楼下的大门外,坐在板凳上给两个女儿梳头,在两个女儿的头上扎了一对羊角辫,两个女儿和他亲热的玩耍着。 梳好头,对两个女儿说道“走,吃饭去。” “哦,吃饭了,吃了上学去。”两个女儿高兴的说着,王三思牵着两个女儿的手下了楼,走进厨做早饭。 做好早饭,为两个女儿各舀了一碗饭,端着来到饭桌前,把饭碗放在饭桌前的板凳上,两个女儿站在板凳前吃饭。 见两个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他又找来一个大碗,舀了一碗饭,饭上盖了一层蔬菜,饭里插了一双筷子,端着饭碗来到楼上的卧室,走到床前,对李山妹说道“吃饭了。” 李山妹卷曲着身子,头朝里,侧身睡在床上,听到王三思的声音,她有气无力的说道“放在这里吧。” 王三思想起楼下的两个女儿,他没有时间安慰妻子,把饭碗放在床头的柜子上,看了看床上妻子,无奈的下了楼,向厨房走来。 王倩和王琼两个女儿见父亲来了,就对王三思说道“爸,我们吃好了。” 王三思说“你们耍一会,我吃了饭就带你们到幼儿园去。” 两个孩子到外面的院坝玩耍去了,安排好两个孩子,王三思拿着箢箕来到隔壁的储物间,地上的那堆猪草前,蹲下身子把猪草刨进箢箕里,端着满满的一箢箕猪草来到厨房,把猪草倒进锅里,又往锅里掺了几瓢潲水,来到饭桌前,端着饭碗坐在灶门口的板凳上,一边吃饭一边烧火煮猪食。 吃完饭,锅里的猪食也煮好了,放下饭碗,来到墙角的潲水缸前,提起猪食桶来舀了满满的一桶猪食走向隔壁的猪圈。 喂了猪,提着猪食桶走到厨房,放下猪食桶,走出厨房,关了厨房的门,又走到堂屋,拿起饭桌上的围腰,走出来关了堂屋的大门,对在院坝玩耍的两个孩子说道“走,上幼儿园去了。” 两个女儿听到父亲的说话声,欢快地跑过来,拉着王三思的手,上街去了。院坝里没有孩子们的吵闹声,变得很安静。 李山妹睡在床上,感觉到股倦意向她袭来,她闭上眼睛,渐渐进入了梦乡。 她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来到一个两边是山,山下是一条路的幽深峡谷,山间飘荡着一层薄薄的云雾,来到这样的环境,她显得得很害怕,一个人怀着胆怯的心向峡谷深处走去。 前面的树林中传来年轻女孩的嘻笑声,寻着声音她往前一看,前面是一座庙宇,庙宇的屋顶烟雾燎绕,传来一股浓浓的香烛味,一些善男信女拿着香烛蜂拥着走进庙宇,看样子庙宇的香火还挺旺的。 她心里露出了一股欣喜之情,也想烧炷香许下自己的心愿,于是就加快脚来到庙宇门前的坝子上,把手伸衣服包里摸钱,摸遍了衣服和裤子的包都没有钱,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忘了带钱。 没有钱,就烧不成香,她急得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这时一位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妮姑拿着扫帚过来打扫香池外的灰尘,见她痛苦的样子,就对她说道“请问施主遇到什么伤心事?” 李山妹抽泣着说了自己忘了带钱买香的事,老妮姑双手合手,说道“阿弥托乎,女施主请跟我来。” 李山妹跟在老妮姑的身后,老妮姑带着李山妹来到卖香烛的摊子前,为她拿了一把香,递给她,李山妹接过香烛,疑惑地说道“可是,我没钱。” 老妮姑说“女施主的虔诚之心就会感动神灵的,快拿去烧吧。” 李山妹说着感激的话,离开老妮姑向供奉神灵的屋子里走来。走在路上,她在想着自己要许什么愿呢,这时她想到前几天胡芳兰的咒骂自己没有儿子,对就求神仙保佑自己生个儿子吧。 想到这里,她来到了送子观音的佛像前,点燃了香,把香插在神像前,跪在神像前,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嘴里轻轻的念叨着…… 不久,她的身体出现了妊娠反映,感觉到自己怀孕了,心里非常高兴。这时她的肚子有些涨,还伴着隐隐作痛的感觉,她被痛配了,原来是肚里憋着一泡尿,望着眼前的环境,发现自己睡在床上,她才明白是这一切是在梦中。 她叹了一口气,从床上爬起来,到隔壁的卫生间解了手,肚子一下感觉轻松了许多。解了手,回到房间,坐在床沿上,看到桌上那碗饭菜,她的肚子里又出现了饥饿的感觉,于是端起这碗已凉的饭菜,呼呼的吃起来。 吃着饭,想着刚才的梦境,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她把梦中的庙宇与现实生活中的庙宇作了对比,梦中的庙宇仿佛就是村子里的玉皇庙。 村后的玉皇庙,是几百年的历史了,据说在明朝的时候一个高僧云游到此,看中了这里的山清水秀的环境,就在这里化缘筹集善款,修建了这个庙宇。 修建后,这里香火一直都很旺盛,可是也没逃过六十年代的那一场浩劫,庙宇被“破四旧”拆除了,如今只留下一些庙宇的地基和石雕的神像,庙宇里长满了杂草,由此变得破败冷清起来,只有村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才到这里来烧香许愿意,求得神灵的保佑。 吃了饭,精力得到了恢复,人也感觉很有精神,梳了头,拿起饭碗走下楼,来到厨房,厨房的门上了锁,她从裤腰上取下钥匙,打开厨房门走进厨房,锅里摆放着他们父子三人吃饭后的饭碗泡在锅里,把饭碗放在灶台上,拴起围腰走到灶台前洗碗。 洗了碗,收拾好厨房,走到屋外,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太阳正当头,已是中午了,她想可以利用中午的时候到街上去买香炷。于是走到堂屋边上紧靠厨房的储物间,拿起墙上挂着的一个塑料袋来到墙角的一个装米糠的箩筐前,用手刨开上面的米糠,下面露出一些鸡蛋,她把鸡蛋捡进塑料袋里,提着鸡蛋出了向街上走来。 来到街上的农贸市场,她买了鸡蛋,手里紧紧捏着钱,走进一家烟花店,店里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老板,身体肥胖,这时店里的生意比较冷清,她靠在躺椅上呼呼睡着了,听见从外面传来人的脚步声,睁开眼,抬起头往外看了一眼,见是李山妹走进来,就从躺椅上站起来,微笑着招呼李山妹。 李山妹挑选了敬神用的香炷,付了钱,女老板用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把李山妹买的香炷装进口袋里,交给李山妹。李山妹提着香炷回家了。 来到村里,这时人们都回家做午饭去了,村里的路上很少见到村民的踪迹,她东张西望一翻后,没有看到村民,这才悄悄地走向村后的玉皇庙。来到庙里的一尊石雕的神像前,李山妹打开塑料袋,从里面拿出香烛和一些贡品烧起来,再跪在神像前,作揖叩头,许下自己的心愿。 “表嫂在做什么哦?”从她身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听到这个声音,她大吃一惊,慌张的扭过头往后看了一眼,见是村民张平光着上身,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在割草,正向她嘻笑着。 张平家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家和王三思家的祖上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两家人结下了亲,由于有了这层关系,平时张平和王三思就以老表相称,张平比王三思小,王三思就喊王三思为表哥,对李山妹也喊表嫂。 人的心是不能满足的,当李山妹想儿了想得发疯时,张平的老婆胡清菊却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见是清一色的儿子,张平也不愿意了,他想要一个女儿,于是就要老婆生一个女儿,胡清菊生了两胎已经厌烦生孩子了,坚决不同意生孩子,还偷偷跑到乡卫生院做了绝育手术。 张平知道后,非常气愤,和她大吵一场,胡清菊一气之下和村民们一起背着行李,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丢下张平和他那两个儿子生活。 李山妹扭头一看见是张平,张平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在割草,见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了,心里很不好意思,从地上站起来,双手拍了拍身膝上的泥土,红着脸,低着头对张平说“这段时间很不顺利,我想来这里求菩萨保佑一下。” 张平“莫不是想生个儿子吧?” 李山妹向村里走去,边走边说“不是,你不要乱说。” 看着李山妹离去的背影,张平说“嗨,人哪,总是不能满足的,你想儿子,可我呢,就是想一个女儿……” 自从那天在玉皇庙遇到张平,李山妹的脑子里出现张平的身影,她想自己的丈夫身材瘦弱不是生儿子的料,可那个张平身材魁梧,身体健硕,干起活来就是一头大牯牛,难怪他老婆一口气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这样的男人才是生儿子的料,想到这里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道德的行为,不是一个良家妇女所为,她很快否定这个想法,非常懊悔的用双手击打自己的脸。 王三尽管很累,可是回到家里顾不了劳累,拴起围腰承担了家务事,做完家务,就来到李山妹面前和她谈心交流,用丈夫的柔情,安慰着她那颗受伤的心。在王三思的安慰下李山妹从悲痛中走出来,人也变得挺有精神的了,王三思见妻子李山妹的精神恢复了正常,悬着一颗心总算落地了。 傍晚,王三思光着上半身,脱下衣服,把衣服和那块充满汗味和灰尘的围腰搭在肩上回家了。走到街上的菜市场,汤师傅的肉摊铺上摆着几块还没卖完的猪肉,他抽着烟,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见到王三思回家,他不由得心花怒放,笑着对他说道“这么急匆匆地回家做什么,过来抽支烟吧。” 王三思“下次吧,一家大小还在等着我呢。” 汤师傅“是老婆等你吧,都老夫老妻了急什么嘛。”说着用他那油腻的手从衣服包里摸出香烟递给王三思。 汤师傅这么热情,王三思也不好拒绝,就走过来,接过烟坐在汤师傅身边抽起烟来,抽着烟,摆着龙门阵,汤师傅就把话题引到他的肉上,他对王三思说“买块肉回去吃吧,看你这么累,不要光顾到找钱,身身体也要补补。” 王三思用手摸摸身上的口袋,口袋里没有钱,脸上露出难堪的神色说道“没带钱。” 汤师傅“我还怕你跑了,没带钱就不能吃了,先欠上吧。”说着从板凳上站起来,拿起肉放在秤盆上称起来。称好肉递给王三思说“拿去吃吧。” 王三思提着肉说“就这样走呀?” 汤师傅“三斤半,五元五一斤,就给十八元,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给就是了。” 王三思“好吧,等我有了钱我再给你。” 汤师傅挥着说“行行行,我都不怕,你还怕什么嘛,快回去吧,要不你老婆要骂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