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五章
京访见闻 入秋,北京的秋风刮得让人感到惬意,湛蓝的天显得有点深邃。火车拉着长笛冒着汩汩白烟,把接站的和即将下车的人裹在朦胧里。筱兰和吴煜求下车后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因为当天上火车时,时间就很晚了,因此在火车到站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3点多钟了,再找什么为他们评理的公署衙门,恐怕人家也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吃过晚饭,两人觉得闷在旅店里想心事也没有什么用,况且这间间客房全部挤满,走廊里人来人往,和过去的大车店没什么两样,看着住店的人,大多是面容憔悴,脸上各个布满愁云,再看衣着穿戴和自己也如出一辙, “我们上哪去,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可别走丢喽。”吴煜求使劲拉着筱兰的手,仿佛这时自己却成了孩子。 “瞧你这份出息,鼻子底下长着嘴干什么的,光是吃饭用的呀!”筱兰用轻蔑的目光看看他,顿时吴煜求的嘴不在说话。离他们住的旅店不远处,有个不大的立交桥,桥的下面是十字路,来往的车辆象走马灯似的,在夕阳西下的背景衬托下显得这座城市忙碌的脚步一直没有停留。立交桥上照常是人来人往,只是桥面很窄,最多同时可行走两个人,如有人在上面驻足,观看这城市一角美丽风景,行人在上面行走的速度就要不得不降下来,所以走动的人和驻足的人同样看,不过走动的不是看风景而是用忿忿的眼光看驻足人了。在往桥的下面走,有一个宽敞的显得有点黑洞洞的过道,等他们走进去的时候,才发觉这是地下甬道,透过两侧出口折射过来阳光,里面的东西还能依稀分辨。甬道两侧坐着不少人,稀稀拉拉的,从身着和面目上还是能够知道,都是外地来的,或许是来找工作的,或许是走投无路,没有安身之地的流浪汉,或许是象他们一样到京城来讨个说法的,或许……筱兰的此时此刻的心情很复杂,千里迢迢来告状,人家能够管咱家长理短的这点小事,再说这不比咱们镇,也不比咱们县,万一理由不充分,又不懂得什么法律条文,弄不好输了官事不说,回去同村的不怎么笑话咱呢,有的会说,笸箩大的字不识一筐,没在北京走丢了啊,有的会说,看把你能的,睁眼瞎不说,什么法啊律的一点不知道,敢到京城耍泼妇,人家吃你这套啊,还心思在家这一亩三分地呐,接着就会鄙视地愣出一句——不自量力!筱兰心里象明镜似的,咱来了就不怕什么成不成,更不怕什么冷嘲热讽,硬着头皮也得上。 “大爷,大娘,行行好吧,给点看病钱吧。”一个微弱的带有童稚的声音,打断了筱兰的思绪,她冷眼一看,一个衣衫蓝缕的小女孩,看上去能有十一、二岁,跪在甬道的一侧,双手捧着不知道从哪里拣来兰色破帽子,用乞求的目光打动着过往的人。 “孩子,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出来干这个。”筱兰停下了脚步,俯下身去。 “我爸爸得了癌症,现在还躺在家里没钱看病,我妈妈和我爸早就离婚了,我要没了爸今后该咋办呐”,小女孩哽咽地说着,两行晶莹的泪珠啪嗒啪嗒地掉下来,掉在帽子里,就象换回救她父亲的块块硬币。筱兰慢慢打开用手绢包了几层的钱褡裢,从里面拿出一张十元钞票放到小女孩的帽兜里,女孩连连点着头 “谢谢阿姨,谢谢阿姨。” 在往前走,甬道两侧坐着的人渐渐稀少,筱兰两夫妻觉得走得有些乏,便挨着一个农村妇女打扮的人坐下,两眼环视着四周,细细打量这大城市里非常别致的地方。平时就爱关注书文化的吴煜求看到了身边的妇女看着的厚厚A4纸装订的书,显得很惊讶,他用手捅着筱兰 “哎,哎,你看人家,在看什么”筱兰伸长了脖子,顺着吴煜求手指的方向看。霎时,两只眼睛折射出豁然开朗的目光,这可真是久旱逢甘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