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八章
唯利是图 “外面的人骂什么,有话好好说吗。”随着话音,从屋里走出一个光头秃顶的人。筱兰一见,便认出他是镇民政助理,前几次到镇上去,她每次都能见到他,因为每次筱兰一去要找的问题,每一项都涉及到他,听镇里的人说,这人是大中专毕业生,前些年响应县里号召,自愿下乡,支援农村建设。时间一长,镇里的人都称呼他‘小光’,可能是因为他岁数不大,头发早早就荒芜了。而且这人很随和,有一股子耐心劲。今天他就是到山头村来调查摸底贫困户、低保户情况。村干部正坐在一起,向这位民政负责人汇报低保户事儿,这时忽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接着就是筱兰那清脆的漫骂声。高松孝听到了筱兰在指名道姓地骂他,顿时怒火中烧,啪嚓一下把手里的日记本重重地摔在桌上。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冲出屋去。‘小光’赶忙把他拽住, “你出去干嘛,不怕事闹大。”很显然,‘小光’这人与高书记关系非同一般,用现在的话说非铁哥们就不管哥们的事了。 “你还是坐在这,我到外面跟她说说。”‘小光’自告奋勇,刚才他听出了是山头村有名的上访户,人称“女状元”的筱兰。“女状元”的绰号大自就是从她进京后在山头村家庭妇女们那爱嚼舌头的嘴里边说出的,进而不径而走,镇干部们都知道筱兰进京上告的事,同时也知道S镇有史以来进京上访,她属先例,但没有谁会把她等同于古代的衣锦还乡的“女状元”。这一绰号的传出,着实让镇干部们对这位“孤胆巾帼”肃然起敬,缘故大概是缘于筱兰的善辩、机智、泼辣,更重要的是她怀揣“宝书”,据理力争,无理也要辩三分。每当她出现在镇政府干部们的视线里,没有谁愿意主动接管她的事,除非是非接管不可,尽管这样,也是尽力回避她,怕就怕惹得一身骚。‘小光’在这群公仆们中,在对待群众上访事情上,显得及为耐心,他愿意管老百姓有理或无理上访的事,每天上班,都有三个五个的上访人来找他,他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讲关于国家的政策和镇里意见,还真别说,这些人真挺信任他,愿意和他说些真心话,所以上访的群众对‘小光’的评价很高。现在镇里的常客,‘小光’的熟人筱兰来村上吵闹,‘小光’基于与之脸熟,也是为了给高书记下个台阶,想作为一个局外人的姿态劝劝筱兰。 “大嫂,在村上大吵大闹,这影响多不好啊!”“小光”找近乎的语言说。 “哦,助理呀,我可不怕什么影响不影响的,他不给我解决低保问题,我就和他没完”筱兰的态度看来非常坚定。 “大嫂,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回去,我现在就和村干部研究你的事,过两天你上我那去,你看这样好吗?”‘小光’语气很平和,在他看来,申报一个低保户,只要是不违背政策的情况下,这不算什么大事。 “那好,我过两天就听你的信儿。”筱兰转身离开了村部。 过了两天,筱兰果然出现在镇政府民政办公室里。室内人声嘈杂,几乎可以用混作一团来形容。来者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再有就是身体残疾,拄着双拐有人陪伴的人。 ‘小光’的办公室本来就不大,被这些寻事上访的人围得透不过气来。虽是秋天,这里却显得特别热,‘小光’的头上,不时地划过一条湿毛巾,也许是他为了降低心头的热度,或是真的被这种场面震慑住了,两只小馒头似的手在头上,桌上不停地蠕动。 “你们一个一个地说,你一句他一句地怎么解决问题”, “那好,我先说。”筱兰先声夺人,快人快语地说。 “我那事儿咋说的。” “非常抱歉,你那事,不是没研究,而是你们村象你家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再说,按照低保户标准,你家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800元,不属于享受低保范围。”很显然,‘小光’的话里分明没有了几天前的温和,“大嫂”的称呼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叫的,这时以“大嫂”称谓,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有可能被别人误解,这也许是他的办事原则。筱兰听明白了“小光”的话外之音,他妈的吴松孝你不得好死,你三亲六故的有穷一点,你就竭尽全力给办低保,轮到我了,你就原则上了,不讲情面了,这不是公报私仇吗。这些想法,只是一时在她的头脑里瞬间闪过, “那好,没有理可讲是不,肯定有讲理的地方。”筱兰气愤地回应了‘小光’。 “你们说完了吧,该轮到我了。”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女人挤到筱兰的前面,右手拄着拐杖,左手夹着用报纸抱着的象书本状的东西。 “助理呀,我家的情况,您已经知道了,我的儿子儿媳老实巴交,又没啥来钱道,赶上孙女得了重病,您看能给点不。”老女人猥琐地哀求着。 “你这种情况跟咱领导说呀,领导同意,我没说的。” “我找领导了,领导说你们钱紧张,拿不出太多钱。”‘小光’抬眼仔细打亮着老女人说: “你上回来,不已经给你500元了吗,怎么还来要呢?” “哎呀,青天大老爷呀,行行好吧,共产党不帮帮我孙女,我孙女的命可就没救了。”说着老女人那褶皱的脸抖动起来,哭声传变了一楼。办公人员,不知怎么回事,都纷纷挤到了门口。 “你这真是强人所难,共产党给你一家开的,我们不是慈善机构,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小光’凛然地说。 “好哇,好哇,欺负我这老婆子,今天不给我解决,我就……”说着,老女人撇开拐杖,扯开一直夹在左掖包着的报纸,人们看到这一情景,都惊呆了,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拿在老女人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