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八章
意外之喜 实际上,吴煜求的担心,对筱兰来说是多余的。虽说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但单凭千里有缘自来投的一份真诚之心和为她生下一儿一女的牺牲,筱兰怎会做出这山望那山高的事情来呢。 筱兰回到老家的二十天里,除了与家人团聚,就是是用一点母爱安抚一下自己的一对女儿,每天晚上和她们说说话,寻问她们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她知道两个女儿很提气,都考上了本县的高中,自己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可让她为孩子在金钱上拿出很多,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还好她们的老爷姥姥能够在经济上给与她们一定的支柱。回老家的这些天,她觉得自己好幸运,见到了久别了的父母,办成了办迁户口的事,还为吴家的二公子吴穷促成了一件婚事,这实在是三全其美的事。说到吴穷,在家排行老疙瘩,吴家就这么两个儿子,大儿子年少入狱,老儿子又天生腿残,快到三十的人,至今在他的婚事问题上无人问津,即使有几个爱保媒的人,没等向对方说完来意,人家已经心领神会,一下就呕了。所以当筱兰过门的几年间,他们两口子没少为弟弟的婚姻大事费心,找不到合适的,他们也无计可施,这回凑巧回到老家,父亲家邻居姜家有一女姜翠翠,人长的如花似玉,虽说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但一点看不出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长得白皙娇嫩,毛茸茸的眼睫毛象是后粘上去似的,筱兰在家的时候,两人就经常见面,因为两人年龄差了很多,对姜翠翠后来的情况她不是了解的那么清楚。她听母亲讲,翠翠这孩子从小就很遭人喜欢,每天都是梳洗得干干净净的,书念得还好,就是不知道怎的,考上中专以后,还没毕业就有病退学了。成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姜家人每天都有人看护她,后来才知道,这孩子重感情,在校的时候与一个男同学相好,最后让人家给揣了,在校的时候成天哭,学习也学不下去了,每天魂不守舍的,精神失常了,回到家再一关,把孩子真正给憋疯了。知道了这些情况,筱兰觉得翠翠真是可怜,为了追求自己一生的幸福,而为不值得爱的人牺牲了一生。接着的几天里,她每天就长在了姜家,一是来安慰姜家的二老,二来在翠翠稍微理智清醒时,给她讲自己的心事,一来二去,姜家父母,对筱兰产生了信任感,随后说出要代翠翠到吴家,两位老人忧郁了几天,最后还是觉得筱兰是个明快人,把孩子托付给她也让他们放心。 回X镇的时候,两家人都送出好远。翠翠妈摸着眼泪告诉筱兰: “兰子,翠翠托付给你了,大妈没有什么牵挂了,就是翠翠太可怜了,不能让她遭太大的罪呀,要是她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记得要告诉大妈一声!……” 吴煜求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老吴家会摊上这等好事。筱兰回来没几天就把小叔子和翠翠的婚事给办了,虽说不算风光,但和筱兰他们结婚时尴尬和寒酸相比,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分家另过,是意味着经济的分割。最让筱兰两口子放心的是吴穷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独立了,他在临村的制鞋厂学得了做鞋的手艺,基本上可以养家糊口。一想到自己家的这种天天为吃饭发愁的窘态,筱兰的心理就开始盘算着怎样可以挣钱的来钱之道。 在办理登记户口的那天,她从镇上干部的嘴里,透出这样一点口风,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要最后核查清理。回到家里,她把她所了解到的事跟丈夫说了,吴煜求坚决反对, “那是板上订钉的事,人家真正冤假错案都没把握,我这杀人案能给我平反!” “你就认你自己的死理儿”筱兰用手狠命地指着吴煜求的鼻子说。 “你说,你当年到没到十八岁。” “没到啊。”吴煜求瞪大了眼睛瞅着筱兰,似乎当年杀人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另一个人。 “你不信,就凭这一点,我就能给你讨回个说法”筱兰一脸的自信。 “我不信”吴煜求低着头,况且是低着语在回答着筱兰的问话,他心理却是希望着筱兰能有这个能力,他将信将疑。 没出半月,筱兰象当年吴煜求一样走上了法庭,他是认罪伏法,而筱兰却显得理直气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