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九章
平反昭雪 庄严的法庭里来的人并不多,大多是文革时期自己认为是冤假错案,在拨乱反正的政策的最后关头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尊严。其余的人就是这部分人的亲属和朋友了。法官正襟危坐,旁边坐着两个书记员。法官巡视了以下四周,然后说: “法庭上,请肃静。” “下面我们宣布四合镇马坡村原大队书记张水清文革中被屈打成招,暴打至死的冤假错案平反说明,张清水,男,汉族,去世时49岁。工作期间,有人揭发他作风不正,与一少妇通奸,后提交公社革委会审查,群众大会批判,在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殴打致死,现在按照中央拨乱反正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经最后核查,张水清同志属冤假错案,应予以平反……”,台下一阵抽泣,肃穆的空气里,仿佛被一道热浪迎面冲刷着,慢慢地向四周散发开来。 “筱兰同志来了吗”法官就象判审犯人般冲着台下喊,刚才还在办公室里跟我和颜悦色地说着话,怎么这会儿语调变了,况且知道我在这儿,眼睛盯着我,还问我来没来,筱兰心理打着鼓,摸不着头脑了。 “哦,我在这儿”筱兰强压着心里的愤怨,顶气回答。 “吴煜求,S镇山头村人,男,犯案时一十八岁,因受辱被批,产生杀人念头,杀死同村高波,犯有故意杀人罪,后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按照未成年法,当年量刑过重,且吴认罪态度较好,现经其本人提起公诉,经依法调查取证,吴煜求故意杀人罪量刑过重,现予以减轻,但案犯服刑以满,现应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 筱兰出了法院的门,只觉得自己的心上像开了一扇天窗一样别提多舒坦亮堂。手里拿着平反的证件,就象寒风里饥饿的肚囊被美味面包添满,那心情甭提有多痛快。她知道,要不是凭借自己三寸不乱之舌和闪电般的聪明智慧,这桩在别人看来很难讨回公道的案件就不会变得那样的轻而易举。她在暗自欣赏着自己对应法官的每一句话。 “法官大人,小民有冤呐!” “你有啥冤” “我丈夫吴煜求文革时期的杀人案判得重”与法官刚打照面,筱兰就施展起当年窦娥般的诉冤之状,并把在家时老公写好的材料送上去,法官看了看,顺手在案头翻着卷宗,不一会儿就把当年吴煜求的案卷找到, “继续说” “我家那口子杀人是不假,可当时判的也太重了,他杀人时不到十八岁,是小孩子,没有死罪吧。” “就因为这才判他无期”法官说话显得很坚定。 “可我老公是过失伤人,而不是故意杀人。求求晴天大老爷给小民做主。”说完筱兰挺直的双腿慢慢地打着弯,随即泪如雨下。 “您可不知道啊,他们家有多么难,多么苦,家里唯一的一个正常人就是他,他的弟弟天生残疾,两位老人体弱多病,两间破草房夏天象锅炉,冬天象冰窖,不知道这家人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穷的蚂蚁都不愿意上他们家去,也就我可怜他,愿意和他遭这份罪,受这份苦,苦和累我们都不怕,怕就怕乡里乡亲的眼光,您知道吐沫能够淹死人,我们的委屈有谁知道,又向谁去诉啊!……”显然筱兰说到了伤心处,两行蛋清色的鼻涕留到了大襟上。法官好象也听入了神,他用怜惜和几许赞佩的眼光打量一下筱兰,这人个头不高,白皙的脸旁透露出一丝睿智,无助的眼神里闪烁着逼人的光芒。绝非善茬,绝非泛泛之辈。 “好了,好了,一会儿我们就开会研究你的事情。” “筱兰、筱兰、不好了”,筱兰听到前面有人跟他说话,她转神一看是煜求大汗淋漓地骑车冲到她的面前, “怎么了,怎么了”筱兰急切地想问个究竟。吴煜求喘着粗气回答道: “翠翠不见了” “怎么可能呢,早上不还好好的吗?”筱兰有些不解, “兴许这会儿犯病了”吴煜求仰着头看看天,用手搭遮着前额看着北面天空轰轰隆隆地开过来的一团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