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五章生涯岂料承优诏,世情何如茶香浓【1】
表姐帮我打理生意,外面的事情就由我自己去做。经过大哥们明地里暗地里的介绍和帮助,我的生意慢慢的做大,从一开始卖本地的普通茶叶,发展到后来的很多品种。有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还有云南的普洱茶,各种类型的茶叶都有卖。 烟和酒只是兼营着,我没有专门去什么地方进货,这些都不需要本钱。那东西贵得很,像“轩尼诗”这样的酒小小的一瓶就要好几百块。他们拿过来的时候,我就在那上面做个记号,另外笔记本也要记下,卖出去以后再打电话告诉他们。 代人家卖这种东西有一些特点,表姐当然不明白,但我心里有数。拿东西放在我这里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位大哥,我一律只叫做“领导”,别的都不问。经常买这些高档烟酒的人,基本上就是固定的那几个老板。来了就请他们喝茶,跟他们聊天,他们也是听别人介绍才知道我这里有烟酒,没有假货,而且价钱比较便宜。有的老板买东西还要开发票,我这里没有,就问他们那种酒家的餐票要不要。如果要,就给他们。李慧姐姐上班的地方就有这玩意,人家用不着随便扔,我这里正好有人在询问,所以就让她找一些给我。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过去。正月的时候到处都是喜气洋洋,我的心情也好得多。现在自己有了一份基业,精神有寄托,日子也过得很滋润。春节前后的生意确实很好,说得夸张一点,那真的是货如轮转,这个客人买完还没有离开,外边又有人进来,很多茶叶都是平时就包装好,所以也不见得太忙碌,姐妹俩互相照应互相配合,应付起来还是从从容容有条不紊。 算算一下自开张这半年以来的收入,想不到还真的赚了不少。虽然是辛苦了一些,但是生意从小到大耐心的做,所有的付出最终都有回报,内心还是感到特别充实。 李慧姐也来过我的铺子好几次,白天的时候我一般都没有出门,她们无聊,就来找我。有时候一个人来,有时候还带了一两个老乡。李慧姐姐真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女人,每次喝茶喝到差不多,就要鼓动我一起出去玩。那些出租车司机她特别熟悉,打个电话就会来到店门口。表姐要看铺子,不能跟我们一起出去。如果只是在附近玩,我们就雇一辆三轮车才比较便宜,甚至中午还请司机一起吃饭。 那时候我们去的地方很多,主要是在县城附近,像冠山的“神山古寺”,华富的“玄武大帝”、泰国王衣冠冢;也有远一点的,比如隆都镇龙美村的“状元先生第”(那就是潮汕地区唯一的一个状元,明朝林大钦启蒙老师的故居,不过那地方太破旧),莲华镇碧砂的“莲花古寺”,还有樟林的“水仙宫”,溪南的“内底庵”。记得当时“内底庵”有一个尼姑长得很标致,我们去的时候她还很客气,泡茶请我们喝,问我们中午要不要一起吃斋饭。李慧姐姐连忙摆手说不要,她就是坚决不吃素。 看那尼姑这么热情,我们当然也捐了一些钱。心里还想着如果下次还有来这里,一定要记得带两斤茶叶送给她们。李慧姐姐突发奇想,悄悄告诉我说不如从这里雇一个人回去帮助看铺子卖茶叶,那样与众不同生意肯定会更加红火。我急忙把她大腿拧了一下,这佛门圣地,怎么能够乱说话。我说你看看墙上的对联写的是什么,李慧姐姐果然抬起头。那对联写着:到此参禅悟道诸君莫嫌茶香淡;在生修心养性此处不比世情浓。 也不知道谁做的对联,还真有的韵味,李慧姐姐文化不高,对这些没啥兴趣。我说中午我请客,要吃什么尽管开口。她想了想告诉我说,叫宋晓华出来吧,到她附近的三姨猫肉店吃鹧鸪饭,说着果然就打电话去叫她。 时间一长,认识的姐妹们也不少,经常在一起聊天说话,但真正可以说内心话的人,其实也不多。 我和李慧姐姐共同的话题比较多,记得那一次莱芜的妈祖宫建好以后,她约我一起拜妈祖。在海边散步时我们聊到很晚,她说心里好羡慕我,自己有一份事业,可以实实在在的生活。两个人也说到婚姻家庭,像我们这样孤身一人在外面飘浮不定,看起来好像已经习以为常,无所谓,其实内心很脆弱。有时候真的好渴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男人,像别人一样,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但我们也算是过来人,都有共同的体会。大家平时所接触的大多是一些达官贵人,事业上成功的男人。久而久之,眼光难免会高一些,如果一下子就要嫁给一个打工仔,没有房子没有积蓄的人,自己当然不情愿。但那些有钱有地位的男人,谁真正要我们呢。还是那一句话说得对,就随缘吧。 整个心思都顾在生意上,所以也少了许多闲愁,我不像李慧姐她们那样,灯红酒绿的时候心浮气躁,等到人去楼空更深夜静了,心里很落寞很空虚,反差相当大。我每天联系生意,捡茶枝包装茶叶,还要待人接物安排生活,所以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稍不注意就是好几个月。 第二次到凤凰山真是偶然中的偶然,即使到现在,还是应该佩服当时的胆量,单身一人说走就走,如今想起来还有点怕。因为太匆忙,连文大哥我都没有跟他说,就这么一个人搭车直接过去。 当时一大早孟大哥就打电话找我,说他一个朋友要买两斤“宋茶”急着用。卖了一年多的茶叶,这种茶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我连忙查一下那几个经常带茶叶下来给我的茶贩的电话,原来只有两三个有家庭电话。联系了一下,都说已经出门,至少下午才能回家。也不知道他们那里有没有,自己没有把握,所以只能如实告诉孟大哥。不料他很心急,央求我赶快去找,他说凤凰山的乌岽顶就有,每斤大概是1000块,看能不能帮忙买回来,他朋友要送领导用,只要纯正,价格再高也没有关系。 听他这么一说,心里还真有的兴趣。凤凰山上一次跟文大哥去过,以后都是他们那里的茶贩子下来找我兜售,我还没有再上去。现在生意都已经很正常,店子里有表姐看管,完全没有问题。那路途我知道,估计一天就可以来回,干脆自己再上一趟凤凰山吧,顺便看看那里的行情。我跟表姐说一声,然后一个人带上钱到外面挤“黄石”中巴车。 到樟林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里很少有开往潮州的客车,要等好久才有一辆五菱面包车经过,坐上去到潮州城外,还要另外转乘那开凤凰镇的客车,真够麻烦,到凤凰镇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因为急着要买那种茶叶,午饭也是草草应付,随便吃饱就行,然后到附近的几个茶庄打听。那些店主见我一个女人来这里打听“宋茶”的情况,可能觉得奇怪,都异口同声说不用去浪费时间,整个凤凰墟没有一家茶铺有卖这种茶,如果有,也是冒牌货。我还是很纳闷,找到一家很大的茶庄告诉他们,我也是开茶店的,受人所托来到这里。他们听了也很不解,等到把相片拿出来给我看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宋茶”仅仅就是一棵茶树,据说从宋代开始种,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树龄。这棵树就生长在乌岽村上面,照片上那茶树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刻着“宋茶”两个字,旁边还有一块写着“凤凰展翅”,那图像很清晰。他们说这棵树每年采摘的数量很少,在年初就被人家预订了,现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 我一听真的很失望,都怪我太心急,没有先问一下文大哥。原来还以为是一笔好生意,赚上几百块都没有问题,想不到却是白白来了这一遭。现在如果下山,等一下在潮州城外还不知道有没有汽车开往澄海,让文大哥过来载,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方便。想来想去心情更加糟糕,不如今晚就在这镇上先住下来,晚上继续打听行情,明天一早再回去,铺子那边今晚就让表姐看着。 上次那个“凤凰酒家”就在对面,打算在那里开个房间。晚上再跟孟大哥联系,把情况告诉他,看可不可以用别的茶叶代替,因为到这个时候我品茶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根据中午走过的几个茶叶铺子他们本地人的说法,如果要送客人,有纯正的乌岽蜜兰香就很好,价格又不是特别贵。 和上一次相隔的时间比较长,或许他们这里迎来送往接触的人太多,老板娘已经认不起我。看一看才下午三点多,就坐下来跟她聊聊,也不急着开房子。问一下才知道那个乌岽村就在上面十几公里远的地方,在凤凰山最顶端的一个村子,在电影院旁边有一条路可以上去,上面有宾馆可以住宿。老板娘原本以为我是要到山上看日出,按她说的,平时星期六星期天都有很多游客住在这里,天蒙蒙亮就徒步走到山上,去天池看日出,也有不少是雇一辆三轮车载上去,在上面宾馆住下。 凤凰镇区都走遍了,茶叶的情况也了解了一些。既然上面可以通车,路途不远,又有地方住,索性就租辆车子走一走吧。做茶叶这种生意,迟早还是要到原产地看看,了解情况。不过这次真是不能造次,上面深山老林,我孤身一个外地女子,人生地不熟,那可不是闹着玩。虽然已经向老板娘了解过,知道一些,但觉得还是应该跟文大哥说一下,听听他的说法,所以发了个信息。等了很久他还没有回电话,老板娘说如果要上去还是早一点比较好,太晚了路不好走。上面有个“天池宾馆”可以住,附近还有个“伴云楼”也有客房,这大街上的三轮车都有载客到那里。 听老板娘说的那两个旅馆,名字都很有诗意,就更加有兴趣。这些年在外边混惯了,胆子越来越大,一时心血来潮似的,也没有再犹豫。正好外面有一辆三轮车要上去,里面已经坐着一对男女,男的比较老,那女人很年轻。也不知道是父女还是情人,不要管他们,我上前向司机了解一下情况,问个价钱后就坐上去。 等到接文大哥的电话,我们已经到了凤溪水库,那里信号不好,他听说我一个人在凤凰山里,现在要到乌岽村,真是难以置信,很担心。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已经在半路上,不可能就这么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