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一章玉碎
农委机关就设在市政府大院的一憧小楼上,那时间宛城还是个县级市,教育局也在这个大院内。我一直惦记着余红调动工作的事,一上班我就很注意教育局的局长和工作人员。局长姓郑,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文雅而有风度,他为人也很和善,可是我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也没有机会和他接近,只有在院子里见面时问声“郑局长好”,他便微笑着向我点点头,然而,我怎么好开口向他提这样的要求呢?他会拒绝的,一定会的,我就和教育局的通信员小李拉近了关系。小李也是刚分进机关的学生,家在郊区,我们二人也就比较投机,我把心中的苦恼向他诉说。他摇着头说:“丁哥,很难呀。郑局长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但是他表示愿意帮我。我托人在玉器厂看了一双菲翠的绿玉镯,要价一千八百元,那是刚上班,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工资,但是为了余红,我泼出去了,我宁愿吃糠咽菜,也要把她的事办好。我从同事那里借了二千元钱,又带上这位熟人,找到了玉器厂的一位副厂长,副厂长说,这已经是内部价了,不是马科长的面子我们是不会卖这样低的,在市场上,怎么也得三千多吧。马科长又帮我说话,说宛丁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家是农村的,比较穷,为了求人办事,钱还是借的。那位厂长被磨不过,答应一千五卖给我,我高高兴兴地交了钱,厂长让人在上面按二千元打上价签,小心的包好,交给了我。 那天晚上,小李把我带到郑局长家的楼下,让我自己去,他就走开了。 “郑局长从来不收人礼的,你看好时机再拿出来。别惹恼了他,就弄巧成拙了。”小李临走又叮咛我。我一个人在黑暗的楼道上走走停停,三层的楼梯竟走了十来分钟。我敲开了郑局长家的门,郑局长开开门,看看是我,笑着说:“我以为谁呢?你不是农委的小宛?” 我说是我局长。郑局长说你找我有事吧?我本来一路上都盘算了一肚子主意,见了局长先不提事情,先拉拉关系,听小李说,局长老婆的老家是和我一个县的,也算半个老乡。谁知道郑局长开门见上的问话一下子把我的计划打乱了。我说是有事要求你。郑局长说,你说吧。要是能办到的,我一定帮你办,要是办不到,可别怪我呀。我说局长,哪能呢,不过这个事你能办。于是我就把余红的情况向他说了。郑局长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对我说: “小宛呀,这事还真让我做难了。她是你对象?” “是呀局长,她一个人在那里我们的事怕就要吹了。” “哎呀,她要是应届毕业生,待分配的,也许我说要还可以,我们也缺教师呀。可是她已经有单位了,跨县市分配,很难的。怕是办不成呀。” 我一听就急了:“郑局长,你就想办法帮帮我们吧。我们这些农民子弟,不靠你还靠谁呢?”我一边从包里掏出那副玉镯,在灯光下,那镯子闪着绿莹莹的光。 郑局长愠怒地看着说:“小伙子,你这是干什么?要这样,你现在立既从我家走出去。”我看着郑局长的脸,眼里蓄满了泪水。郑局长看我呆呆地站着,脸上的颜色缓和了一些,对我说: “这事你别急,容我想想办法。” 我举着玉镯的手又向他面前伸了伸,他用手轻轻一挡,就听见当的一声响,玉镯从我手里滑落在地板上,一阵脆响,镯子碎成了几半,我伤心的弯下腰,捡起那几片漂亮的玉片,包好放进了包里。我转身出门,郑局长十分抱歉地把我送到门口说: “小宛,先让她在那里安心地工作着,等以后有几会再说吧。” 我那天晚上一个人跑到一家小酒馆,独自要了一瓶老白干,喝了个净光,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家的,第二天早上,我头痛的起不来床,就往办公室打电话请了个病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