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十三章

  进门去,挂好包,换上鞋,上卫生间洗手洗脸。

  出来时,他已经把饭端到餐桌上了:“快吃吧,都热过一次了。你怎么回来这么晚,加班了吗?”

  我是有人惦记的,我是有人关心的……我抱住了他。

  抱了很久很久都没动,不想动。

  “吃饭吧,该凉了。”他说着,任我抱着,没有动。

  “嗯。做的什么啊?”

  “北方经典晚饭:馍,菜,汤!”他学着市郊一带人的口音,逗得我笑了起来。

  吃过饭,我们坐沙发上看电视,《走出蓝水河》还没有演完,中间隔了几天没看,有些接不上。

  “和我聊天吧。”不想看电视了,想和人说说话。

  “行。聊什么?”

  我禁不住笑了:“聊天就是闲扯啊,谁规定有话题了?对了,你今天怎么来了?”聊就好好聊,我脱掉鞋子盘脚坐着。

  他也学我的样子坐好,和我对着脸儿,把我的手抓起来握着:“我想你了……”

  不!别说想我,我不想说这个……

  他一直握着我的手,我的手在他的大手掌里特别温暖。

  以前看倪萍的《日子》,她说一次在法国做美容,美容师先用了一个小时握着她的手,让她感觉很好。

  我现在也是,不仅手觉得温暖,心也觉得温暖!涂孝军确实很善解人意……

  他自顾自地说着:“人找对象,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个伴儿,找个愿意一起过一辈子的。自己喜欢的伴儿……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回去吗?”

  “你姐姐说起过一些,你不喜欢那个……”

  我不能说他姐夫,也不能说老葛,我说老葛他不一定能反应过来是谁。

  “我姐根本就不喜欢他,他不配做我姐……可是为了我,她跟了那个矬子……”涂孝军说着,情绪低落下来。

  是的,他说的是实情,涂孝丽自己也承认。

  涂孝军当年的中考成绩不理想,只勉强达到了普通高中的分数线。

  报到那天,排队等着交学费时,涂孝军后面站的是他一个初中同学。他捅着涂孝军说:“学校怎么没免除你的学费啊,你都没爹没娘了,该得到困难补助的。”他的话正好被一个路过的学校领导听到了,他连称这是学校的失职,当时就叫涂孝军过去问话,引得一群学生围着听稀罕。

  不等他问清楚,涂孝军就背被子回家,说什么也不上了。任凭涂孝丽说破了嘴,他也坚持不再到学校去。

  其实从父母去世以来,涂孝丽一直避免着家里的事给涂孝军带来什么影响。她知道涂孝军很敏感。要面子,交学费。买校服什么的钱,她没让他晚交过一天。她再节省,也从来没有缺过孝军的钱。

  涂孝军也很懂事,他知道家里的情况,除了顾顾面子,他很少乱花钱,也很少让涂孝丽替他操心。

  这次他的执拗让涂孝丽很难过,她自己不能上高中一直是个遗憾,她不想让弟弟也不读高中。可涂孝军说他不想在学校成为新闻人物,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

  涂孝丽很为难。就在这时,她听说省城的一所高中正面向周边地区扩招学生,但要每年缴纳三万元的借读费。据说,那里教学质量也不错,号称小清华,说是一旦踏进学校大门,就相当于跨进了大学半步。

  这样的说法很诱人,而且它远离城关,可以让涂孝军远离熟悉他的人们。它对涂孝军太合适了!只是,高昂的借读费怎么办?

  就在涂孝丽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人悄悄向她提亲来了,对象是城关镇最富裕的某村村支部书记的独生儿子。

  媒人一口一个“葛书记”,原来那个村支书还兼任着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其实是因为新建的高速路收费站在他们村口,周围的开发工作才刚刚开始,搞政治的人很懂得“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于是给了他一个虚职,方便协调他们村的工作。但这头衔也足够让葛书记一家牛气冲天了。

  各个家庭都有各个家庭的不幸。葛书记的父亲是铁路系统退休工人,妹妹。妹夫又都在市里工作,两个女儿长得都随他老婆,虽然样子不咋的,可是个头高高大大的,都已找了个殷实人家出嫁了。他自己呢,虽然个子矮,但长得周正。可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们家唯一的香火继承人,却综合了他和他老婆全部的缺点,个头矮,老相,丑陋不堪……

  葛书记在当地是个“十二能”,老葛侃大山说他带领百姓办的那些事,全是他老子办的,他老子曾经在城关威风了很多年。

  虽然葛书记凡事都爱出个风头,可是,他的这个儿子真是让他说不出嘴。有次喝醉了,他说人不能太说嘴,别到最后“说嘴说嘴落了个鳖嘴”。平常他是不让他那个矮锉子儿子到处乱逛的,怕影响不好。

  偏巧他那个老儿子,自己的样子不强,心气儿还特别高,找媳妇一定要找个头高的,长得漂亮的。他懂得还不少,说是以后可以改良他们家的后代品种!

  他自己张罗着给自己找对象,转悠来转悠去,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涂孝丽打工的饭店里,一下子相中了她,回家就闹着要他妈给他提亲去。

  别说外人觉得不合适,就他自己的双亲,也觉得那不是个事儿。他的样子太过格了,那是绝对不会成的事儿。

  可这宝贝儿子不干了,整天在家闹得是鸡犬不宁。后来,这一家子人打听到了涂孝丽急着四下借钱的事儿……

  媒人说葛书记说了,只要她嫁给他儿子,涂孝军上学几年的费用他全包。

  这对孝丽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怎么听怎么像交换!

  葛书记也觉得有点儿乘人之危,可是他一想,自己还不老呢,到时再看着孙子辈儿的再像儿子一样那么不体面,总是背地里遭人耻笑,那真是会气死人的。再说了,要是真能把涂孝丽这样的姑娘娶进门,也可以扬眉吐气一番呢。

  作为补偿,葛书记的附加条件是,以后涂孝军娶媳妇包括盖新房的钱,他们家也全包了!这相当于,他为自己娶了个儿媳妇,也等于替涂孝丽帮着涂孝军娶了个媳妇。

  媒人转弯抹角地说着,想着怎么做通孝丽的工作,可是,没想到涂孝丽痛快地答应了……

  那天涂孝丽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对我说:“别对我说什么遇事首先得抗争,还是那句话,我们不一样!从来都没有一样过。”

  “你姐姐当初做的决定,你一点儿都不知道吗?”我问涂孝军。

  “不知道。她的嘴特别严,我糊里糊涂地,真以为我们撞上了好运气。”

  涂孝丽在媒人欢天喜地回去请赏的当天,就叫回了在街上闲逛的涂孝军,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到省城上学去。

  她说自己拿着他的中考成绩单,和他以前参加全省在校中学生艺术大比拼得的奖状。证书去找人帮忙,人给介绍到省城那所学校去了,特招!

  很快,涂孝军乐得屁颠屁颠地报到去了。

  学校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除了春节和暑假,是不允许回家的,除了周末,连校门也不许出,这也是涂孝丽比较放心的一个原因。

  她想在那样的环境里,涂孝军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以后就可以上大学,毕业后到大城市工作,娶妻,生子,过他想要的生活……

  把涂孝军送到学校,涂孝丽给他留了一些钱,要他当生活费,还说高中课程紧,这儿离家远,没事儿就别老是来回跑了。她告诉涂孝军,她会定期去看他,如果真有急事,他可以打电话到她打工的饭店。

  涂孝军傻乐傻乐地,开始了“意外”得来的高中生活。

  葛书记一家也乐,可是没有乐晕,涂孝军一入学,他们就催着涂孝丽过门。

  涂孝丽说太仓促了,葛家想想也是,于是他们就要求先订婚。

  订婚那天,涂孝丽这边只请了族里的五爷。五爷那天没动筷子,只喝酒,喝醉了,可是没有太失态。在孝丽送他回去的时候,他哭得老泪纵横:“五爷都知道,委屈你了……”

  订婚时,涂孝丽提出了一个条件,等涂孝军高中毕业再过门。

  她说得很坚决,葛家也就同意了。于是她依旧在原来的那个饭店打着工,而且越发节省了。订婚时葛家给她的钱和东西,她一样也没动,全放着。

  涂孝军高一的时候,因为只回家两次,并没有觉得姐姐有什么异常。他回家的时候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姐姐每天在家换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他每天吃饱喝足之后,就四下找他那些初中同学玩,很是快活。

  涂孝丽一直瞒着她和葛家的那些事,可是,在涂孝军升到高二后,事情瞒不下去了。

  那年葛书记突然发病死亡,临死之前叫了涂孝丽去,要她在三个月后过门。

  他到临死之前都是清醒的,怕夜长梦多。

  涂孝丽看多了人的死亡,看着人咽气还是有些难以自制的恐惧。对于死人临死前的话是没办法回绝的,她答应了。

  因为还没出服丧期,婚礼很简单,葛家觉得过意不去,让他们到青岛旅游了一圈儿。

  到涂孝军放寒假回去的时候,发现他的世界变了个样儿,他的家中空无一人,他亲爱的姐姐已经嫁作他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