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五节:为你写歌,只为留住你的表情
经检查,韦班的伤势已无大碍。台湾那边的工作也耽误了许久,需要他尽早回去投入工作。Joe订了今天下午的机票,在机场内外聚集了许多记者前来采访。因为在他入院的这段期间,除了潘盼例外,其他记者根本没有机会能够采访到他,所以得知他今天康复返台,许多家报刊杂志的记者都提前做足了准备。 韦班在机场门口下车后,无数闪光灯朝他“扫射”过来,众多记者齐拥而上,他们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举着长杆,一路跟着韦班走进了大堂。记者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接不暇,韦班友好地一一做出了回答,并对记者们的辛苦等候连连点头表示感谢。 韦班在登机处停了下来,在回答记者问题的同时,一直会不自觉地向门口方向望去,迟迟不见潘盼的踪影,他有些失望。到时间该登机了,他满怀希望地再次向门口望去,眼神在企盼她的到来。他前行的脚步变得沉重,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显得无比艰难。离入口还有一步之遥的时候,韦班身后终于传来了他等待已久的声音。声音中还参杂着频率较快的呼吸声:“干吗这么急着走?我答应过会送你的!”潘盼弯着身子,双手掐着腰,能够想象她刚才跑得很累。韦班转身看着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潘盼,又惊又喜。他扔下了所有的东西,只想一下子跑到潘盼面前,将她紧紧地拥在怀中。潘盼在慢慢直起身子,忘却了刚才的疲惫,正在快步朝他跑过去。记者们自觉地帮他们腾出了走道,而且分别在他们两边站成了一排,无数的闪光灯在他们朝对方奔跑的途中不停地闪烁,现场的这般情景构成了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星光大道”。 韦班搂着她,贴着她的耳朵对她说:“我真害怕你不来!”潘盼拿出了一本《沪刊》递给了他,这是专门为韦班一个人出版的一期杂志。封面是韦班和她在上次打篮球时的合照。标题为“韦班,啊呓嘻呔噜(日语:我爱你)!”韦班接过杂志,看着封面和标题,领会了潘盼所要传达的讯息。他笑着,掠过潘盼的几屡碎发,在她的额头上印上了自己深深的一个吻。 韦班从口袋里掏出了上次和潘盼玩游戏时的那个小篮球。他握着拳头伸到了潘盼面前,潘盼好奇地看着他。韦班冲她笑了笑,慢慢地将拳头张开,潘盼看到后惊讶地表示难以置信。她吃惊地看着韦班:“怎么……你还留着?”韦班:“我不可能把它丢掉,对你更是一样!”他将球放在了潘盼手心,把她的拳头握紧后,吻了一下她的手臂,也帮她拭去了滑落到脸颊的泪水。 他转身走了,一股强烈的难舍之情刺痛了他整个心脏,同时也传递到了潘盼的内心,只有在彼此护送的礼物中去释怀自己的情愫。韦班看着杂志中潘盼描述他的话,没有夸张的称赞更没有含沙射影的“攻击”,有的只是朴素而又不乏味的评论,真实而又耐人寻味。韦班读懂了她的心,明白了自己在她心中的样子和她对自己的情感,了解了她为此付出的努力,也体会到了她对这段感情的坚定! 潘盼看着手中这个小篮球,这也能称得上是她和韦班“定情信物”了。她回忆起了那个浪漫的月夜,一切对于她来说都那么突然。她明白韦班的用意。送她这个,就是想告诉自己,他会留住那晚的一切,不会忘记更不会丢掉,他希望潘盼和他一样! 飞机起飞了,潘盼坐在她的车头前向天空中眺望;韦班坐在飞机上透过机窗,在一片云雾中渴望向下望去,能够清晰地看到天空下守望着他的潘盼。飞机飞远了,带走了他们的思念,留给他们的只有那段在一起时的回忆…… 清晨六点钟,蔚蓝的天空里飘着几多白云,在刚刚升起的太阳周围调皮地“玩耍”着。它们被阳光折射出的光芒照得更像是一簇鲜艳的花朵。 潘盼在种有两排梧桐树的小路中间慢跑,空气中弥漫着怡人的芬芳,她带着充满活力的笑容和欢快的呼吸跑到了两排树的尽头。她坐在长椅上休息,闭上眼睛后,感受着夏季的清晨里那独有的屡屡清风所带给人的那份轻柔与凉爽。这种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在她整日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消逝了许久。这是韦班走后的第一天,她没有一味地让思念成为自己的负担,反而积极地面对生活,融入到自然界中去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暴风雨前的宁静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潘盼刚从那片宁静中出来就卷入了这场“风暴”!一堆记者在她住的小区门前把她给堵住了,希望她就昨天和韦班在机场上演的那一幕做出回应,但是潘盼只字未提。 传媒的传播速度不容忽视,言论的自由给了他们造谣的权利。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封面上都刊登了她和韦班的照片,标题和内容方面写的也是有褒有贬,但潘盼对这一切却不以为然,一笑而过。 杂志社门口又聚集了一堆记者,每一个人都问着她相同的问题,但潘盼一律采取沉默态度对待。同事们这会儿也正拿着杂志在大厅里就潘盼和韦班的这件事议论纷纷。看到潘盼进来后,他们立刻朝她冲了上去,潘盼立即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她说:“先去工作,午饭的时候满足你们的八卦欲望OK?”大伙儿听到她这么说,言外之意也就是她会给他们一个“采访”的机会,于是大伙儿二话没说就礼貌地腾出道儿来给潘盼。 到了午饭时间,黄总又去了美国出差,少了个管事的,所以潘盼就和大家在大厅里边吃盒饭边召开模拟的“记者招待会”,并且定下协议:此次谈话内容不得对外发放,否则“格杀勿论”。 记者甲:“请描述一下你们的恋爱过程。” 潘盼:“一篇专访,一见钟情!” 记者乙:“是因为他的亚洲偶像身份才喜欢他的嘛?” 潘盼:“身份高低是次要的,要不然美国总统得多少‘后宫’呀?” 记者丙:“一般和明星恋爱都因聚少离多而分手,你怎么看?” 潘盼:“每天有电联,每周有礼物,每月有见面,每时每刻都能感觉他在我身边。” 记者丁:“不考虑公开恋情?” 潘盼:“又不是给媒体看的恋爱,犯不着‘炒’!” 结束了“采访”,女同事依旧抓着她不放,羡慕之余也想跟潘盼学两招。如何才能跟她们的偶像制造恋爱机会,把握恋爱时机,跟着主动出击,最后大获全胜呢?她说:“只要你喜欢的不是外星人,那就放胆子去追。如果追上了就是有缘,追不上就是无缘,总之就是得随缘!”一语惊醒了她们沉睡的脑细胞。 因为黄总不在,所以杂志社的重担压在了潘盼身上。她在办公室一直忙到了凌晨一点钟,打开CD后去冲了杯咖啡,欧美的音乐听起来还是那么柔美。她点了根烟之后,坐在了落地窗前的地板上。上海是个不夜城,立交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在上面纵横交错地行驶着,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在城市的中央盘蜒。 看到夜景就会想到曾经和自己一起欣赏夜景的人,即时那个人已经离自己很遥远,但是依稀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好像就在自己旁边,虽然微微倚过去后会被空气所“戏弄”,其实他不在,但是也不会觉得遗憾,因为他曾经存在过。 韦班遵照他的承诺每天会给潘盼通一次电话,即时现在已是深夜。潘盼拿起手机,看到韦班的号码后,刚刚那段独自欣赏夜景时的感觉显得不是那么空洞了。她坐在办公桌前接通了电话, “你是被我吵醒了还是刚刚忙完?” “都没有,你刚打断了我欣赏夜景。” “会比听我电话还重要?” “呵呵,那倒没有!” “哇,还好!我好怕你说‘会’耶!女生总是喜欢口是心非。不过,你例外!” “那我是不是该检讨了?” “怎么会?你好的不得了!我就喜欢你这样,相处起来才会很自在啊!” “自在?我今天难得的自在也被暴风雨卷走了!” “干吗?记者搭的”人墙“很强悍啊?” “阵容是不小啦,不过我还挡的了。而且等他们觉得腻了也就自动消失了。” “呵呵,真是比我想象中的要冷静!我还准备了好多安抚你的话呢。” “那你就留着自己慢慢消化吧!你现在是在家里嘛?” “对啊,在画你。有哭的、有笑的、有沉思的、还有你的背影。” “没听过你喜欢画画啊?” “画画是为了找灵感,我想为你写歌,留住你的表情,所以就画了好多的你。” 漆黑的深夜、寂静的房间,韦班的话照亮了潘盼的四周。虽然咖啡冷掉了,但是它的味道依旧香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