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十章
学校大礼堂里座无虚席,高三学子们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忍受着“方便面”那撕心裂肺的讲话声,想到马上就要离开这笼子,个个都好像刑满释放的罪犯显得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害的罗主任的讲话匆匆两个小时就草草收场,要是平常才应该刚刚讲到正题。之后是李光明粉墨登场,宣读了一下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和奖励名单。这次仅设两个奖相,首先是学年第一名,李光明为了压过台下的喧哗,简直快把话筒含在嘴里了,大声说:“文科班学年第一,三年十一班,许亮。” 台下一片起哄声,也不知道是在哄李光明还是哄许亮。许亮在台上用话筒走过场的感谢了学校感谢领导,感谢了祖国,恐怕连全人类都想感激一下,又觉得不太合适。高城在台下摇摇头说:毫无创意。只是他手中红纸包成的奖学金实在诱人。 许亮下去,李光明喝了口水,继续喊道:“现在,颁发二等奖,文科班三年十一班的高城。”高城感觉声旁嗡的一声,之后被身边的野黄瓜和狐狸等一通暴捶。回过神想:自己都忽略了,确实是自己。上次模拟考试学年第四十,这次却学年第二,跨越的确蛮大的。不过上次的糟糕成绩确切说是自己闹的,如果考试认真些毕竟壮年有树不至于那么狼狈,这次的考试的分数更代表了最近的心情,而且最后一次考试大家都没太在意,不过有“奖金”拿毕竟挺开心。他微笑着看着坐在后排的林阳无比感激,开心想:老公露脸,老婆也跟着风光呀,不然怎么好多人都像是在她耳边低语像祝贺。高城正往主席台走,听到后面也不知道谁说了声:“高城,拿奖金了请客吧。”一句话噎了他半死。 李光明把红包交到高城手里时脸上脸阴的像是马上要打雷了似的,也不算是恨铁不成钢,而是恨铁成了钢,却不是在高炉里炼出来的,而是在进行着剧烈的氧化不但没锈反而鬼使神差的成了钢。恐怕这学校再难找高城这样逃学逃课,上课时躲在办公室睡觉(好在李光明没发现),还早恋,这种学生的下场应该只能是名落孙山跑哪个没人的角落里懊悔哪有在这风光的道理,李光明恨自己和高城有些干系,不然这诅咒会更理直气壮些,虽然诅咒只能是诅咒。其实没人知道高城自己付出了多少花了多少时间,在面对命运时高城是从不怠慢的。更何况有时候是非成败更在与你怎样的心境,只有站在台上的李光明明白:“这次的第一其实是高城,而那少给的十分是他的命令,实在不能让这小子太骄傲,高考前这是最危险的。 高城接过红包心里这个喜:啊,这回有钱花了。李光明把话筒交给他让他讲两句,高城明白他的意思:要以一个失足少年浪子回头的身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虚心反思自己的错误,更要不忘学校和领导的教导。高城心想:我才不呢,我根本没错。在这个问题上,李光明不是他爸的战友,而是个校长,而他是学生,鲜明的阶级对比。高城拿着话筒想该说什么,突然想到刚才还有人逼他请客,便说:“首先感觉自己很意外,但是有奖金拿还是很开心。刚才在下面的时候,有几个哥们说我有奖学金了让我请客。我想说的是:门儿都没有。” “哈哈哈……”台下一片哄笑,李光明的脸是绿的。罗主任把埋在桌子下面咳嗽的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也就看不见那脸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不过估计仍旧是白色,谁让她粉搽的像城墙似的。而台下,包含了他在这城市几乎全部情感的人,那些曾经在他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 阿娇看着台上容光焕发的高城,像她曾经无数次那样的注视着。 高城和阿娇许久了就总像隔着一层厚障蔽似的,也许他们也都到了这样的年龄。随着人开始成熟,简单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复杂到连人都懒的思考了。高城为什么会疏远阿娇?因为曾经被“现实”侮辱而想躲避她来保持什么尊严?因为觉得欠阿娇太多,不想成别人的累赘?因为不想在介入阿娇和徐春伟之间?他自己也说不清。可有时候,高城感觉这厚障蔽其实更多是阿娇构筑的,有时候发觉是阿娇在疏远他。那段日子,阿娇变了好多,以前总是在教室里张牙舞爪的闹,总是身边围了一堆的狐朋狗友,突然安静了总是一个人。徐春伟经常来找她,有时候给他送盒饭就免得她下楼了,有时候中午陪她在操场安静的散步。可在高城和林阳在一起后,阿娇又像她过去那样活泼了起来,又开始和高城开玩笑。有次林阳刚从高城身边走开,阿娇凑过来,眼睛看着别处,却小声的好像底下党接头似的和高城窃窃低语说:“哥,最近过的好像不错呀,幸福吧?” 高城傻笑说:“还成!” 阿娇说:“别说,你们家老娘们长的还真叫一个温柔呀,比你‘前妻’强多了。” 高城扑哧笑着说:“行,那我走了,我得和女生保持距离,不然回家又要跪搓衣扳了。” 高城自然是开玩笑,他相信林阳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他总是和她讲阿娇,甚至和她讲圣诞那夜那个脆弱的阿娇,而高城从来没和人讲过包括以前的王晓丽。他觉得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透明的没有秘密没有隐瞒,自己心里没有鬼就可以讲出来。他还坦诚的强调他和阿娇只是好朋友只是互相关心,林阳也没有表现的很反感听到这些,只是有一次好像开玩笑的说:说不定你不喜欢她,她可喜欢上你了。高城嘴上说:绝对不可能,可是耳边又隐约回荡着阿娇的那句话:只有女人才最了解女人。可思前想后怎么也不符合逻辑:如果真是那样,为什么高城和王晓丽纠缠的无法脱身时她不趁火打劫;而高城现在和林阳一起了她反而那么开心?女性伟大也不至于伟大到这个地步吧? 此时阿娇微笑的看着台上的高城,身边的徐春伟煞有介事的说:“你看,让你犹豫,不是你的了吧?” 阿娇不耐烦的说:“你别犯病,有劲吗你?” 徐春伟每到这时候总会不说话了。不知怎的,徐春伟的身体每况愈下,竟然退出篮球队了,整个人瘦削了很多,连高考体育特长生的加试都没有参加,好在他们家有钱,在这个教育越来越产业化的年代,上个民办大学对他来说跟玩似的。他曾问阿娇:你愿意我和你去一个地方吗?如果愿意,你考到哪我就也考哪,如果你不愿意,我就离你远远的。阿娇平时和他贫,说到这时却思考了好久后沉静的说:我愿意和你一起,以后也是。 当别人都已经开始设想未来时,高城正傻呵呵的设想着这两百块钱怎么花,只是下台的一瞬间才发现这画面其实如此脆弱:这里的大多数人的缘分马上就要散尽,也许今天还欢歌笑语,明天就天各一方,永远都不会相见。也许在某条大街上遇见某个熟悉的身影,但是再也不会有这么多熟悉的身影同时生活在一起了。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脑袋,高城感到一丝伤感,马上提醒自己:现在还不是触目伤怀的时候,即使触目伤怀也应该是高考以后的事了。 高考,人生中的转折点,伴随着盛夏持续升高的温度而步步紧逼过来,就好像一头狮子向你虎视眈眈,所有的思绪就都要让位于求生的本能了。假如高考前的十几年里都是在“铸剑”,高三一年应该是在开刃,那这临上阵前的半个月就是在试试这剑的手感准备大开杀戒了。高城心里实在没底,他不像有些人对高考已经绝望了,也不像有些人成竹在胸,好像天堂和地狱的大门都是向他敞开的。一方面,高城想到整天玩世不恭的德行,连自己都觉得老天不该让他这样的“败类”在高考还能春风得意;可是另一方面,又总觉得自己的优点就是学习很有计划性,总是用最少的力气干最多的事情,也许努力并一定就意味成功,都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自己的钢就用在了刀刃上。可没有经历高考,一切都是废话,就像只有白刃战时才真正清楚自己的家伙是不是够锋利。高城越想越烦,可眼下有更让他烦心的事儿。 政策是一年一个样,去年还考后填报志愿,今年就改成考前了。没人知道为什么,大概都是教育局的变着花样整考生,本来一心复习的考生一下子又要为报考劳神。高城拿着招生简章,内心矛盾重重的。他问过林阳,原来她早已经决定了是离这城市不远的XX大学,因为她老家就在那里。问高城准备报哪,高城却只说不知道。 对于XX大学高城了解不多,只是听说过一个顺口溜据说是XX大学的学生自己编的:说北大要说科技,清华就笑了;清华要说规模,浙大就笑了;浙大要说帅哥,吉大就笑了;吉大要说美女,师大就笑了;师大要说喝酒,X大就笑了;X大要说到学习,全国大学全笑了。不过这学校也有拳头科目:韩国语据说是全国最好的,可要是真的就把自己绑在这地方,从此忘记外面的繁华和曾经的豪言壮语,高城总觉得有点屈才,就好像磨刀霍霍却不是上阵杀敌却只能切猪肉,总觉得有些千里马骈死于槽枥的委屈。毕竟,外面的发展空间更大些,外面的世界也更精彩些。 高城无精打采的走回家,书包一扔,头栽到床上像死人一样,为了区别死人只好不情愿的喘着气。李双萍走来问:“高城呀,想没想报什么学校?” 高城带死不活的说:“XX大学。” 李双萍早知道儿子不会让她省心,也听说他最近负面消息频频,所以高城说要报XX大学的意图她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心里却盘算着绝对不能让儿子为了丫头耽误了前程,说:“是吗?来说说,你怎么想起要去那的?是不是被哪个姑娘给……” 高城打断说:“行了,这次别玩那含沙射影的一套了,有话直说吧。” 李双萍说:“好,那就说明白点。以你的成绩应该能考多远考多远,这小地方没有什么发展,再说那学校也一般。” 高城眯着眼睛躺在床上说:“不是那学校的朝语系不错吗?” 李双萍说:“你个男生学什么语言,有出息吗你?” 高城带死不活说了句:“没出息。”就又像喘气的死人一动不动了,任凭李双萍怎么发问就是不答应,其实他内心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他痛恨自己的软弱:对于母亲,他能做的只能是装做一副蒸不熟煮不烂的泼皮样子,可往往最后都只能屈服,就好象只会游行却没有勇气暴力推翻政权,因为高城明白母亲说的都是对的。 经济学上说:人的所有痛苦都来源于“选择”,因为有了选择,人们才不得不放弃一些,所以才有了痛苦。 高城举棋不定的问林阳如果他去了很远的地方上学,她觉得两个人还能不能在一起,林阳天真的扑闪着大眼睛说:那有什么问题呀,当然可以呀!可是高城明白林阳太单纯了,很少考虑未来,她不会想到会有什么样的磨难等着他们,可最近被林阳改造的高城甚至渐渐觉得:自己是不是有时候想的太多了,生活其实很简单,为什么考虑以后,以后到了在说吧! 可是,高城明白,那是在自己骗自己。 拿着志愿表,高城只写了两个学校。第一批,他报了一所很远的重点大学,以他的成绩和说不定的狗屎运还有希望;第二批,他报了XX大学韩国语系。笔刚落下,就无数种设想在脑中翻滚:假如真考上重点大学,和林阳那么远,还会在一起吗?四年不能在一起,都能忍耐住寂寞吗?如果去了XX大学以后会不会后悔,后悔因为感情而没有见识外面的世界,当热血青年们为理想奋斗,自己却偏安一隅儿女私情;即使在一起也难保会永远相爱,假如哪天没了感觉分手了,会不会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很愚蠢而懊悔…… 志愿表上缴的一刹那,高城对自己说: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在内心的深处,高城却说:如果生活真能那么简单,不用考虑那么多就好了。 高城心中默默说:“林阳呀,我能做的只能这么多了,看我们的缘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