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林董
厂里平安无事,林董就不见踪影。 林董是龙,当然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大陆的工厂,林董在台湾、印尼也有工厂。张总常在闲谈时感慨说: “服兵役时我与林董是一个班的,驻扎金门。金门岛上整天以中共为假想做演练,退役后才感觉可笑。但那时是认真的。现在还不是回到大陆发财嘛!唉,发的是林董的财,林董洒洒水,我们跟着喝喝汤。人与人怎么能一样呢?” 陈秘有一次对刀来美说:“张总心中有些不平哩!” 刀来美问:“不平什么?” 陈秘说:“厂里的生意好,老板赚得多了。” 刀来美笑着点点头。问道:“林董好久不见来了,这一段去哪你知道吗?” 陈秘:“去了大西北,听说要捐赠希望工程!” 刀来美的心中蓦然涌起一股热流,说:“好事啊!” 陈秘说:“是的。但愿林董能多捐一点,西北的孩子苦啊!” 刀来美叹息说:“我们大凉山的乡亲们也苦,孩子们的教育跟不上,我只上过小中专,但已是很了不起的了。如果当初能多读几年书,谁知道我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陈秘惊讶说:“真看不出来呀,不过你现在已经很好,何必为没有达到的目标后悔呢?” 刀来美:“我不后悔,只是我希望家乡的孩子能够多受教育。知识改革命运,这可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啊!” 陈秘点点头:“等林董回来,我们鼓励他去你家乡。反正是捐赠,只要是急需,大西南大西北给谁不都一样?” 林董一批台商协会代表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指挥部的邀请来到西北。黄土高原的沧桑与褶皱,茫茫的沙漠广袤无垠,走不完的戈壁滩,跨不完的大草原给了林董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久远的宛若前世积聚的乡愁突然铺天盖地地涌来,使他的心头柔软,眼中莫名地噙满泪水。祖国的意识在心中觉醒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他心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字眼。年轻时哼唱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旋律一遍遍地在心头萦绕着,他越发地感觉到,自己已经找到了丢失已久的根。 每天林董要见许多人,他们对他充满着真诚的欢迎,他们竭尽所能地热情接待他,他们亲切地与他交谈,介绍着他们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他们也不掩饰他们的不发达,特别是教育上的“短腿”。林董参观了一批学校,尽管比当地居民的房子普遍要好,但仍然简陋,桌椅已残缺不全,教学用具十分匮乏,也没任何电教设备,甚至一个学校连一台电脑都没有。这使他心中忧虑。当把自己看作民族的一份子之后,他不假思索地就考虑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回到深圳,林董召集大家开会。 会上林董满怀深情地回顾了西北之行的经历,感慨地说: “你们不要只把我们当成商人。”他看了看张总与两个台干副理,继续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为着振兴民族工业,扬我国威而走到一齐来的。珠三角的工厂都在参与世界竞争,你们的劳动在与世界接轨。珠三角工厂的盛衰已经与中华民族工业的盛衰密不可分了,所以你们时时要有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产能,不断创新以增加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已成为我们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国家与民族意识。国父先总理中山先生早已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但愿成为我们共同的座右铭!” 会议室掌声一片。 林董挥挥手,掌声停下继续说: “这次回内地,我感慨良多。我在想:怎样尽我——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呢?西北触目的贫穷落后,我能为改变现状做什么呢?好在我的目标已确定,那就是捐助希望工程办教育,学习日本二战后经济起飞的成功经验,也参照我们台湾全民教育的丰硕成果与经验累积。先抓教育,打造一代认字儿童,提高国民素质。国家已有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我愿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次回来前,我已捐助一百万人民币,兴建十所‘吉达希望小学’。目前项目已开始运转。回来后刀来美小姐和陈秘书介绍了四川大凉山区的贫困与落后,我愿代表董事会再捐资一百万元给刀来美小姐回乡办教育!发奖金的事就先等一等,大家没有意见吧?” 会议室掌声雷动,刀来美眼含热泪拚命鼓掌。 散会后刀来美留下来,与林董、陈秘商讨捐建“吉达希望小学”的专项事宜。 回乡 刀来美把品管课的工作细致地交待给了何丘,厂方也发布了何丘兼品管课代课长的公告。 陈秘代表林董与刀来美同行,回到大凉山。一个当初一穷二白的傣族女孩出门打工,5年后携百万元巨款回乡捐助教育,这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市、县领导与新闻媒体纷纷踏进了刀来美家有些陈旧的大门。乡村干部诚恐诚惶,不知该怎样接待这些大人物,问刀来美与陈秘。陈秘说:“无所谓,看他们的所想所做就行了,你要做的,只是准备一批学校让我们参观访问。”刀来美对村长说:“不要急,你今儿就站我旁边,也做一次大爷,不需要看上司的脸色了!” 记者们涌上,话筒纷纷伸过来。 “刀小姐,你能讲讲你在南方都市打工经历吗?” 刀来美:“噢,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回头我们再单独谈,好吗?” “刀小姐,你是怎样从一个打工妹变成百万富姐的?” 刀来美:“噢,首先我要更正,我不是百万富姐,现在仍然是一个打工妹,你们的消息不太灵啊!” “刀小姐,我们看到你的家还不富裕,为什么要拿出百万巨款捐助教育?” 刀来美:“我要通过你们告诉大家,告诉父老乡亲,钱是吉达公司慈善基金捐助的,具体问题请你采访公司董事会代表陈小姐。” “刀小姐,我们听说您的父亲曾是云南傣族山寨的头领,当初带领一群傣族青年,参加长征时经过云南的红军队伍,一路追随红军来到大凉山区,后因战败后负伤与部队失散,才在这里定居,您能详细讲述你的父辈这段可歌可泣的经历吗?” …… 刀来美与陈秘在县、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学校,走访学生家庭,调查了解情况。 刀来美与陈秘在家中接待乡亲,接待慕名而来的社会人士。 刀来美与陈秘参加县乡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座谈会,商讨援建吉达希望学校的具体事宜。 …… 俩人马不停蹄,从一个乡到另一个乡调查走访,美丽的自然环境与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陈秘这个生长在城市中的女孩对这一切尤其印象深刻,来到大凉山,她的人生履历增加了从未有过的厚重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