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三章阖家欢乐
瑞雪兆丰年,又是一场罕见的大雪。 傍晚,一场大雪簇簇拥拥又飘飘洒洒,仿佛天女撒下的银花,随着风儿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足足下了一夜。 举目远眺,远处的山和树木被洁白的积雪又一次重新包裹起来,群山峻岭到处是皑皑白雪,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近处的房屋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仿佛披上了雪的银袍,虽然世界万物变得臃肿,但却清新、圣洁、毫无暇丝。此刻,晶莹剔透的雪,已经把整个村子装扮得洁白如玉。 今天,山娃起得特别早。当他穿好衣服准备打开房门时,却遇到了麻烦。他费了好大的劲,怎么也推不开门,厚厚的积雪已经把房门堵得严严实实。结果是父子俩用尽全身力气,才慢慢地将房门推开了一半,山娃勉强才能挤出去。黑虎看见山娃出来,立刻向他跑来,可是,积雪却让它失去了昔日的敏捷,它的四条腿深深地埋藏在积雪里,行动特迟缓。看见黑虎笨拙的样子,山娃笑了,他马上跑过去,黑虎猛地扑向他,山娃猝不及防,摔倒了。山娃爬起来后,又扑向黑虎,在雪地上,上演了一场人与狗的嬉戏战…… 春节到了。 虽然,小小的山村依然是那样贫穷,但是,人们对于春节充满了期盼和憧憬。尤其是孩子们,盼望春节的到来,是他们一年当中最大的渴望。春节的前一天,他们兴奋得都没睡好觉,躺在炕上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眠。他们盼望天快点亮,盼望着早些点燃那串红爆竹,盼望着快点吃上那顿渴望已久的饺子,更盼望着得到压岁钱,尽管还不足一元,可却足够他们兴奋半年的。那种期盼的心情,无论是什么精妙的语言,都是难以形容的。 在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村里,各家各户开始张罗贴对联、挂灯笼。一到中午,家家的门前,鲜红的灯笼已经高高地挂了起来。远远望去,白雪皑皑,红灯点点,红红的灯笼与白白的雪景遥相呼应,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成为东北农村春节的一大显著标志和独有的特点。只有在这一天,村里的孩子们起得最早。他们在村里欢呼雀跃,快乐地奔跑,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的灿烂笑容。孩子们成为了年的主角,成为了吉祥和快乐的传播使者,在他们的欢快的呐喊声中,全村笼罩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 傍晚,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夜空中,星星羞愧地躲藏了起来,月亮也不知了去向。在这个无星无月的夜晚,惟独各家各户的红灯笼高高挂地挂在上空,随风摇曳,闪闪发光。 吃晚饭的时候,村里不时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 “过年了!” 远处,一群孩子人人手里提个小小的红灯笼,跑着,喊着,闹着,欢呼着。 孩子们在村里的路上撒欢、奔跑…… 大年三十,山娃家的院子里。 院子的中间,一根高高的松木杆顶部,高挑起红色的灯笼,灯笼外面的红纸上歪歪扭扭写着“过年了”三个很大的黑色毛笔字。天空是暗淡的,只有这盏灯笼带着喜庆的光亮,点缀着清净的天空。 除夕之夜,院子里静静的。狗不叫,鸡不鸣,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孩子们“唧唧喳喳”的欢笑声。 一个装满了水的铁桶,挂在了门前的凉衣架上。这个铁桶的口大底小,里面装满了水。铁桶的四周已经冻成了很厚的冰,足有一寸多。惟独铁桶表面的中间部分有一块很圆的地方,冰明显比四周薄。 一个瘦瘦的男孩从屋里跑出来,手拿一根木棍,来到铁桶前,用木棍在铁桶表面中间的地方轻轻地一捅,那薄薄的冰立刻碎了。 “山娃哥,冰灯做好了吗?”英子、二丫跑进了院子。 “马上就好,一会,你们就等着看冰灯吧!” 山娃小心地摘下铁桶,放在地上,把里面的水倒了出来。他找来一把毛柴,点燃,用火轻轻将铁桶的四周燎了燎,然后,把铁桶口朝下,用手轻轻地拍打铁桶的底部,一个空心的冰陀从铁桶中脱落出来。 “啊,好漂亮的冰灯啊!”英子惊喜地叫起来。 “我们有冰灯了,有冰灯了!”二丫在地上蹦起老高,不住地拍手。 做好的冰灯晶莹透明,光洁坚硬,闪闪发亮。冰灯的顶部有两个很粗的绳子已经冻在了冰灯壁上,这根绳子均匀地分布在冰灯的两侧,是专门挂冰灯的。冰灯的底部用几根铁丝将一个铁钉固定在中间,是用来插蜡烛用的。 “山娃哥就是手巧,冰灯做得真好!”二丫用手抚摸冰灯,欣喜若狂。 “山娃哥就是聪明。你看,他想得多仔细呀,连挂冰灯的绳子和插蜡烛的事都想到了,真聪明!”英子赞扬道。 山娃笑了,二丫和英子都笑了。 山娃从棉袄兜里掏出红色的蜡烛,从冰灯上面的圆口处把蜡烛插到铁钉上,用火柴点燃。他左手提着绳子,右手托着冰灯的底部,把冰灯挂了起来。 三个孩子在冰灯周围观看。山娃不断催促英子她们进屋里暖和暖和,可她俩围着冰灯,谁都不肯离去。 点燃的红蜡烛在冰灯里忽闪忽闪地燃烧,虽然不是很亮,在漆黑的夜里,却十分耀眼。冰灯四壁均匀,表面透明光滑,在这个小村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惹人喜爱。 “你们快来看啊,这是什么灯啊,真好看!”一大群七八岁大的孩子跑进院子。“哎,这是什么灯啊,这么漂亮!” 小扣子、百岁和大利也从外面跑了进来,顿时,小院里热闹非凡。 “快来看啊,我们的冰灯做好了!”百岁跑到山娃面前,紧紧地抱住他。 “山娃哥,冰灯是怎么做的呀,给我们也做一个吧!”小扣子看了,羡慕得要命,站在冰灯前认真端详。 “咱们都进屋暖和暖和吧,一会,还要继续玩呢!”山娃一边说,一边朝屋里走去,大家都迅速跟了进去。 屋内点了两盏煤油灯,山娃的爸妈坐在炕上,看见一大群孩子进来,立即从炕上下来,拿出一大盘瓜子分给大家。百岁动作快,扑通跪在地上。 “来,咱们大家给老人拜年!” “过年好,过年好!”几个孩子站成一排,给山娃的爸妈磕头。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是个欢乐之夜,没有什么比过年更让他们高兴的事了。 山娃他们几个孩子们按照村里的规矩,到各家给老人拜年。 他们第一个来到刘爷爷家。 “臭小子们,你们都来了!”刘爷爷看到孩子们来,高兴得拍拍这个,摸摸那个,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们是给你拜年来了!”山娃凑到刘爷爷身边,趴在他的耳朵边说。 “刘爷爷,过年好!”孩子们一齐跪下来,给刘爷爷磕头。 “刘爷爷,我早就听说你年轻的时候是个打猎的能能手,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啊。”百岁说。 “是啊,你早就答应给我们讲了,快给我们讲一个吧!”小扣子急得像个猴似的。 “刘爷爷,你就给我们讲一个吧!”山娃和大利也特别着急听故事,他俩一起求刘爷爷。 “好吧,我就给你们讲一个。”孩子们围坐在刘爷爷的前面,屋里马上静了下来。 “就讲我打野猪的故事吧。” “好啊!” “我十八岁那年,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可家里一点肉也没有,我就和村里的几个小伙子合计上山打猎的事。” “刘爷爷,我爸爸说,你的枪法可准了。”百岁插话说。 “准,不敢说,我出去就没有空手回来的时候。” “让刘爷爷接着说。”山娃在阻止别人插话。 “那天,点很背,一个上午什么都没打着。下午的时候,我发现在山顶上的树丛中有个黑影在动,仔细一看,是一头野猪。我们几个从不同的方向包围过去,悄悄向野猪靠近。我来到一个山崖前埋伏下来,他们几个离野猪越来越近,其中,有个小伙子朝野猪开了一枪,结果没打中,野猪发疯地朝我这个方向跑来……” “后来呢?”二丫着急地问。 “我把枪举了起来,瞄准野猪就是一枪,但没打在要害处,野猪朝我冲过来。这个时候,如果我再开枪,野猪就会掉到山崖下面去。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还得绕过大山,多跑一百多里的路。说真的,那个时候,我们已经饿一天了,没那个力气了。如果不开枪,就得眼看野猪从我的身边跑掉……” “那可怎么办啊?”小扣子急得紧握着两个拳头。 “这下我可真犯难了,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当时,我就想,只要我在这就不能让它从我的身边溜走。我咬咬牙,豁出去了,我要空手抓住野猪……” “空手抓,那太危险了”英子紧张得站了起来。 “想到要到手的野猪,想到能吃到野猪的肉,管不了那么多了。这时候,野猪已经来到我的身旁,我伸出左手抓住野猪的一只耳朵,右手抓起一跟水曲柳的木棒,朝野猪的头打去。野猪也不甘心就这样被我抓住,它用粗大的獠牙拱我的腿。在我的身前,就是万丈深渊,如果野猪把我拱下去,我的命肯定就没了。同伴看到我的举动,怕我被野猪撞到山崖下,他们拼命地喊:‘你是混蛋啊,不要命了,快撒手啊!’……” “你撒手了吗?”孩子们被刘爷爷的故事情节感染了,听到这,大气都不敢喘,个个眼睛睁得圆圆的。 “我哪舍得撒手啊,拼命地打野猪的头,一下,两下……我铆足了吃奶的劲猛打,把水曲柳的木棒都打折了。那几个同伴疯了似的向我跑来,他们说:‘别打了,野猪都死了!’我这才看到,野猪一动都不动了,野猪真的死了。这时我才感觉左手有点疼,低头一看,左手肿得像个馒头,手背上的肉都紫了。” “刘爷爷真勇敢!”孩子们终于大出了一口气。 “那头野猪大吗?” “大,那头野猪有三百多斤重呢!”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本来想回到家能高高兴兴地过个年,没想到,我爹听我说是空手打死的野猪,气得把我好顿臭骂:‘你他妈的这个虎犊子,是年要紧还是命要紧啊!’事后想想,我真够犯傻的。”刘爷爷说完笑了,笑得像个孩子似的。 “刘爷爷真勇敢,你是个大英雄!”百岁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空手抓野猪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刘爷爷真了不起!”山娃抱住刘爷爷的脖子,几个孩子也围拢过来,把刘爷爷紧紧地抱住。 山娃他们来到大利家的时候,炕上已经摆上了糖果、瓜子。大家拜完年后,英子来到田淑媛面前,悄悄地说:“杜婶,谢谢你了!本来,我爸爸是想当面来谢你们的,但是……我爸爸说,让我代替他来谢谢你们!”说完,英子跪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头。看到眼前这个懂事可爱的女孩,田淑媛把她幅起,拉到自己的面前,搂在怀里,亲切地握着她的手,把一块糖放在英子的口里。 “孩子,什么都别说了,是你的命大啊,病好了比什么都强!” 山娃也走到田淑媛的身前“我也要谢谢你!” “好了,以前的事,咱们不说了。今天过年,说点高兴的事吧!” 田淑媛这样一说,缓解了孩子们紧张的心理,大家放松了,嗓门也高了,说话也随便了。 大利家来到这个村还不到一年,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全家人就下放到了这个村子里。田淑媛和村里人是很少来往的。她对大利管得特别严格,一般是不允许他和村里的孩子们玩的。所以,大利和小伙伴玩的机会很少,加上大利从小娇生惯养的性格,总是不合群,孩子们也不喜欢他。自从上次他给英子送药的事后,大家改变了对他的态度,逐步和他亲近起来。 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围在杜德林的身旁。 “杜叔叔,给我们讲一段打仗的故事,好吗?”百岁将一块糖放到嘴里,凑到杜德林爸的身边。 “杜叔叔,给我们讲一个吧!”山娃也来求情。 “爸,你讲一个吧!” “给我们讲一个吧!” “老杜,难得今天高兴,你就别扫孩子们的兴了。”田淑媛也帮孩子们求情。 “好吧,那我就给你们讲一段。”老杜露出了少有的笑脸。孩子们立刻围拢在他的身边,张张小脸,全神贯注。 英子家的院子里。 低矮的草房是英子爸爸和妈妈结婚前,两个人自己动手盖的。十几年了,房子明显破旧了,但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鸡架、仓房干净利落,各种农具、物品摆放得错落有序。 院落里,雪白的地上散落着红色的鞭炮碎纸依稀可见。 院子的东侧堆了一个很大的雪人,雪人的头上用煤块当眼睛,红辣椒做鼻子,嘴是用弯型的红辣椒做成的。洁白的雪人笑容可掬,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十分可爱。雪人的上身右侧插了一把小扫帚,左侧插一把小铁锹,仿佛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这是英子和他爸爸亲手制作的,预示春节的喜庆和来年的吉祥。 英子家屋内聚集了很多孩子。 “你们快来看啊,山娃哥穿新鞋了!”百岁第一个发现了这个秘密。 “是吗,这可是新鲜事,让我看看。” 山娃高兴地把脚抬起来,大家看了又看。 “这是百岁妈妈给我做的,一直没舍得穿,今天才穿上的。” 这群孩子的笑声、吵嚷声、打闹声连成一片,几乎要把屋子闹翻。 “好了,都把鞋子脱了吧,我们在一起吃年夜饭!”张则理微笑着对孩子们说。 “过年了,我们吃年夜饭了!” 孩子们盼望了一年的美好时刻终于到了,这才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 今天,也是张则理最自由、最开心、最高兴的一天,看到孩子们手舞足蹈的样子,有说不出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