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一章知彼知己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这首《金缕曲》是清代学者钱枚,在读《中国民族女英雄-秦良玉》时有感而作,今天,我就是要把她的故事说出来给各位看官听客见识见识,也好让各位老少爷们在茶余饭后平添几许话题。 话说明朝万历年初,倭寇(现日本)屡犯沿海,至中叶愈发猖厥。于万历二十年神宗降旨,令西南三省各司按其实力,分别出兵抗倭,唯播州(今遵义市)宣慰使杨应龙抗旨,并集结红黑青白蓝九股五色生苗举旗反明。 二十一年,四川巡抚叶继光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城统兵二十余万马,分三道出击苗兵于娄山关白石口,杨应龙乍降刘叶中计,讨逆失败。 二十三年,四川监察史王填德与国子监博士杨景淳,联书将杨应龙抗杀明将,鱼肉邻族罪状上呈天朝,急呼叛逆已彰,望朝廷征兵讨逆。兵部尚书石星和兵部侍郎邢玠,念杨家与东厂桩头徐宗达有旧主张招降,大动干戈有违天和。于是,应龙再次诈降并趁机将不臣服于已的黄元、白司、阿苗等十二人斩首以示诚心。 二十四年,杨应龙再次造反。 二十六年,兵备副使王士崎奉调抗倭,杨应龙乘机发难,连吞洪头、高坪、新村、及湖广四十八屯,逆兵过处,长河泛红白骨堆山,简直令人惨不忍赌。 二十七年,出綦江,屠城明兵数万,游击张贤良,房嘉宠壮烈殉国。并于綦江三溪母渡,南川东坝自立国界日:“宣慰官庄”。(以上录于《明史》) 为此,朝廷震动…… 万历二十八年春,石柱宣慰使-马府。 夜静如水,一灯如豆。 “出兵播洲恐非易事,何况杨賊连翻大捷士气极高,就算三军齐出也未必能轻掠其锋……”马千乘(三国名将马援后人)知道夫人的能耐,点了一下头。接口道:“莫非夫人已……”。 秦良玉含笑道:“行军打仗有奇正之分,两军对垒又有阴阳刚柔之义。综观古代明将莫不以正合之,奇胜之,更何况阴阳之道有若江河之水变幻无穷,鬼神莫测”。说完,纤手一拧,楠木桌上的八卦阴阳鱼便旋转如飞…… 夜更深,秦良玉还在款款而谈。 “杨賊拒险为关倒不以为惧,只是……”秦良玉樱唇一闭,玉脸微显凛重之色。 马千乘道:“因为他有一个精通术数的长孙无后,两只臂膀和四双强硬的手,还是十二个苗家峒主以及二十四个拜把子的寨主?”秦良玉含笑道:“四双铁手固然可畏,但绝对硬不过邦平的”伏虎拳“和民平的”金刚掌“,那十二个苗家峒主以及二十四个寨主也自然有人对付。长孙无后虽然难以对付,但若是碰到”半支竹笔算生死,三枚铜钱定来世“的燕归北”燕神仙“就不那么走运了”。 “那……”马千乘一头玄雾。 “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极其秘密的帮会在支持他,而那个帮会又与朝廷的某些大人物有关……”“哦!”马千乘知道若不是一个极为霸道的帮会,爱妻是不会如此小心。 “天香教”秦良玉道。 “天香教?夫人如何得知”“五日前,小雪飞鸽传书以得知”“哦”对于夫人的行动,马千乘并不惊讶,他惊的是“天香教”三个字。 因为,“天香教”是苗疆的一个毒教。其施之毒大异中原,是毒中之毒。绝对的毒中之毒。 五年中原施毒名家,有“毒王”之誉的孤独笑,在黔境勾漏山遭遇三个“天香教”的弟子,不到一日便全身臌肿暴毙,震惊整个武林。 “天香教”一遁便是五年。 五年现身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毒中之毒?秦良玉十分清楚:那是那是一种传说中的毒——蛊毒。 蛊毒不是一般的毒,而是一种奇毒无比的虫。蛊毒高手能将自己的心神与它溶为一体,于无形中杀人。 传说归传说。 但,传说往往最可害怕。 夜深人静,清冷的街上。不时传来单调而空洞的梆子声。昏暗的灯笼,苍老躬背的更夫那手里摇摇晃晃的灯笼,给人一种鬼火似的感觉。 “唉,邦屏民屏抗倭未归,不知……”秦良玉不等丈夫说完,便接口道:“夫君如何这般叹气,马家世代俱为国家之忠臣,为君分忧乃份内之事,至于出兵讨贼,妾自当一臂助之。”三日后,马府热闹非凡。 该来的都来了。智先和尚不负良玉重托,从天下第一幽的青城山内,把那个连当今皇帝都不放在眼中的燕归北“燕神仙”给请了出来。 “金笛秀才”管半山带来了他的胞弟“玉扇书生”管半崖。 “追魂剑”武宇也来了。 未牌时分,又来了一个打着小红伞的黄衣姑娘和一个身背二尺余弯刀的紫衣姑娘。整个马府除了慕容小雪外,比较惹眼的就要数白玉霜白莹霜两姐妹了。 这些人都相互认识,所以都在互相招呼。迎宴上听不见半句俗套的恭惟,只有诚挚的问候,因为他们都是行走江湖的豪客,萍踪侠影的义士。 能笑能哭真侠士,亦酒亦歌大诗人。人生苦短,有如朝露。所以才有杜秋娘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叶”的千古绝唱。 于是,管半崖喝了两坛子竹叶青便拥坛而眠。管半山和武宇刚喝到第三坛子便各自抄家伙,硬要将五年后的中秋之约提前。智先和尚脸红脖子粗与燕归北斗鸡似的大闹,非要“天机神算”给他算命,还嚷什么:“洒家吃素,禅杖可不吃素有!”只有那群姐妹,叽叽喳喳的象一群野麻雀,不停的指点着爷们的醉态。 翌日。当太阳还未及睁开睡眼,而宣慰使——马府内早已人迹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