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五章物换星移叙变迁
志不在年高!越发使王书记听得入神,催着说:“啊!小小年纪也敢闯这大潮,还成了暴发户?了不起呀!” 郑慧说:“开放年代,什么奇事没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磨砺出来的锐气,志不可挡呀!这故事如何发家的,得先从她父亲那辈子事情说起…… 她父亲是个老干部,叫李史。她妈妈叫卞珍,是服装加工厂一个裁剪大师傅,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三口之家,小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可是在李巧幼年时期,时逢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起来造反,那个动乱时代,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倒一切,到处抓走资派,揪斗革命老干部。扑风捉影说李史有个远房亲戚在台湾,这莫须有的罪名一加身,罪加一等,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糊满了他的单位、糊满了他驻地左右街道,硬是栽赃说是打进革命内部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双料的走资派,不分日夜地考问、折磨、游斗她父亲。李巧还在襁褓之中,虽没有折磨她妈妈,硬是逼着她和丈夫划清界限,申请脱离夫妻关系,迁送老家石狮乡下,临行不让夫妻见面,野蛮的把她母女威逼离开,可怜母女俩回到老家,住在祖居一个小镇上,乡邻亲友,见是反革命家属,都怕惹火烧身,不敢接近她们……” 郑慧说到这里,被她们这种遭遇带来的世态炎凉,哽咽的说不下去…… 刘英两口子身有体会,都是过来之人,对那种人情冷暖的处境,历历在目,也是唏嘘叹息,热泪盈眶,潸潸欲滴…… 郑慧打了两个热毛巾,递给他们说:“我们是在替别人担忧,伤心落泪。” 刘英说道:“铁石心肠的人,处在那种喊天不应叫地不鸣的悲惨境地,谁不伤心!谁不落泪!” 郑慧哽咽地说道:“她母女俩人,又无经济来源,靠做些各种针线活儿和一些好心人偷偷摸摸的给点施舍糊口,另外她还有个徒弟叫石鹰,是她在服装加工厂的时候,收养一个流浪儿,不避嫌弃,经常偷偷地来接济她们,饥一顿,饱一顿地过着凄惨生活…… 李巧的父亲当时身患高血压、心脏病,那个时期群众运动,有什么人敢去讲理,谁又会怜悯一个内奸、特务、走资派,十恶不舍的反革命分子呢!没有经过几场揪斗,心肌梗塞发作,又没有及时抢救,及时去医院,就一命呜呼地死在牛棚里,人不知鬼不晓的草率地火化了。唉!那个年代有多少人含冤死在‘造反有理’、‘斗争为纲’的口号下……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A市率先开放自由市场,她的徒弟石鹰,这次来她们的驻地再不是偷偷摸摸地了,而是带着礼品,和师傅多年的工资,光明正大地来镇上见师傅,并告诉她今日的A市可变化大了,同时又带来她意想不到的消息,李史平反昭雪了,归还住所,单位不久就要派专车来接她们回去,替他老人家开追悼会;服装加工厂也要请她回去工作。 她听到丈夫不在人间,含冤去世,不由得悲痛欲绝,不是念着女儿尚未成人,听此噩耗,就要徇情追随而去,徒弟百般恳求她回去,可她心灰意冷,无心留念城市,只求伴着女儿老死家乡。 石鹰是个孤儿,从小跟着师傅如母子似的养育成人,视同再生父母。此时见师傅如此伤心,心中也悲痛万分,苦苦地哀求师傅节哀,振作起来,回A市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开展新的生活,如果师傅你老人家不回服装加工厂,儿子愿和你开个门面在市场上做生意,徒弟也有个奔头,也要为小师妹尚未成人的分上,给她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道路啊!就这样苦苦的哀求,也没有劝动师傅回心转意,师徒两个人哭得像生死离别的泪人,就在这接骨眼上,女儿李巧从石狮地摊上,背回一大包旧衣服来家,打开蛇皮袋,倒出一大堆衣服,有女式的各式各样旗袍、裙衫,和男式的加克、西装、大衣等等八九成新的衣服,足有二、三十件,摊在他们面前。 内行人一见如获至宝。石鹰一把抓住小师妹问道:“你这些衣服是从什么地方背回来的呀?” 李巧说道:“是从海滩上五块钱买的,那里像市场一样,到处都是地摊,多的是呢。” 卞珍是个有经济头脑的女人,在徒弟真诚地、百般地劝慰,都没有感动她那破碎了的心肠,可见到徒弟对女儿背回来的旧衣服,一件一件地翻看斟酌,犹如得到稀世珍宝,猛然触动心机,启发了发财致富新的向往,走过来把徒弟领来的工资,破釜沉舟地倾其所有,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徒弟,叫他全部买旧衣服回来。徒弟也是个精灵鬼,马上就领会师傅的心意,兴高采烈地拉着小师妹,二次向海滩买回来一大车,足有二千多件旧衣服,他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洗、改、熨烫。这些旧衣服在他们手里件件都整理出来了,每件都成了名贵、时髦上等成品,运到A市的自由市场出售,思想解放了的人,对一律列宁装、中山装穿戴已经感到不合时代脉息,都迫切希望有新潮式样的服装,看见这些华丽新式的衣服,谁不争着换季,件件都是抢手货,而且这件件衣服比成本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数,有的甚至是上百倍价格,那些爱时髦、迫急换季的人们,争先恐后不再吝啬地被抢购一空,在市场上红极一时。 这种进货路子当时是很少被人发觉,同时他们的裁艺,也是出类拔萃的,引起全国各地小摊贩都来订货,时运挡不住率先吃螃蟹的人,不久他们成了A市商业界中最有名望的富裕大户。 卞珍不愧是女中能人,不但裁剪技术出众,智商也过人,料事如神,正当越来越多的人把这洋垃圾旧衣服翻新,在自由市场上抄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她不顾徒弟和女儿一致反对,立意转产,开辟自己是服装加工厂,拿出自己的名牌产品,开拓市场。果然不出她所料,当她的新产品大量投放市场的时候,国家卫生部下了禁令,全国各地工商管理部门,严格打击出售这种从外国进口的洋垃圾,说是这些旧衣服,有的是从殡仪馆里从死人身上脱下来的;有的是从医院传染病房里,病人遗弃的脏衣服;有的是从垃圾桶、垃圾堆里拣出来的,都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影响国人的身体健康,勒令全国各地行政管理部门坚决抵制、没收、焚毁,不容泛滥成灾。一时间这些出卖旧衣服的摊贩,倾家荡产,本利全无,纷纷破产倒闭,使服装市场一时间出现短缺,供不应求现象,而她家的旧衣服早就全部售光,丝毫无损,自己生产的服装在市场上走俏,销售额大幅度的上升,接二连三地扩大加工厂,满足了市场需求,一跃成为暴发户,大资本家。 在这样情况下她哥哥来求助,那有不帮助的呢,于是在本市……” 郑慧,看见姐夫听得入神,好不得意地卖起关子来了,笑着对姐夫说道:“要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时候不早了,我得下厨房做饭去了。” 刘英全神贯注,随着情节,喜怒哀乐地听着入神,听得正浓的时候,她刹住不说了,看看时钟确实不早了,笑着对郑慧说道:“你这张伶牙俐齿的口才,真会编故事,把人家发财致富的生意经,说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这个卞珍真是个女中强人,确实了不起! 王志不仅听得出神,脑子也随着情节,琢磨其中致富真谛,悟出一个道理来:机会仅仅是进财的开始,不等于发财致富,运筹帷幄才是关键,意味深长地自言自语地说道:“率先敢吃螃蟹的人,致富;嚼人家吃过的馒头,无才;跟在别人后面跑的人,吃亏。怎样识别机会?怎样抓住机会?怎样利用机会?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听她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他感慨地端起茶杯,走到窗前俯瞰马路上川流不息地来来往往的汽车如蚁,人行道上熙熙攘攘地过往行人,社会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像雨后春笋般地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富裕起来,确实离不开自由市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