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二章(2)
【作者申明: 川藉作家、自由撰稿人李仁君拥有长篇社会小说《大都市里的乡哥村妹》原创著作权。网络文本经作协及权威人士旁证。授权《小说阅读网》首发。编辑家、策划家、影视导演有合作意向,请与lrj2005lrj@163。com联系。除作者李仁君博客和主页外,转载的网站请自觉注明“他站首发”和“未授权”字样。对任何形式的剽窃等行为,作者将依法维权。欢迎国内外文朋诗友对作品给予指正!】 【正文阅读】 陶夫子继续讲: 大寨坪除四个寨门可以上寨,别处全是数十丈高的悬崖峭壁。寨门是青石砌成,而且斜坡而上拐弯抹角,两旁的石壁上有一个一个的陷坑。寨门就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闸。义军居高临下,寨下的动静一目了然。侯兵每一次强攻,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当然孝义军将士也有死伤。虽然侯兵数千之众,义军仅几百人,双方还可以对峙抗衡。由于人力和装备的悬殊,孝义军若弃寨突围,就是自取“麦城路”,必败无疑。 这时候,寨下的侯兵营中忽然火把通明。 侯兵的喊杀声此起彼伏,如狼嗥般撕毁宁谧的夜—— “铲除孝义会!” “活捉李绍伊!” 侯兵攻寨了,在松光火把的照引下潮水般向大寨坪四周包抄过来。 寨上义军的各寨门、道口执哨立即敲响了铜锣:“警戒!警戒!侯兵攻寨,注意防患!” 绍伊和三个头领呼地站起来,立即明白了,侯国志并无招降李绍伊和义军的意思,他的企图是要为邱三爷报仇。李绍伊的文武全才和胆略,赵尔丰欲招降并纳为自己麾下,倒是真。看来即便是绍伊真降,侯国志也要除掉他。 绍伊明白:背水一战要开始了!他转过身,精神抖擞,大声说道:“兄弟们,情况已急转直下。传令下去,各队军士振奋精神,准备战斗!” 李如贵说:“李大人,经过了这么多日子的反击,寨上的石块、木桩,甚至缸缸罐罐都在反击侯兵时砸光了,咋办?” 金二娃说:“李大人,我们兄弟保你杀下寨,突围去吧!龟儿子的侯国志,信上还说明天攻寨,活腻了深更半夜要来送死。看老子的锏,打破他狗日的猴头!” 王二冲说:“李大人,这已经是最后关头了,你是舵把子,你下令吧。他们真的用罐儿炮攻垮寨门也罢,小弟这把大片刀,会把侯兵的狗头像切萝卜!如果真的大势已去,我再给自己一刀……” 绍伊胸有成竹,马上作了具体部署:“李如贵听令:你负责四寨门退敌全面协调指挥。吩咐军士们,侯兵不在有效距离内,不得放鸟枪,浪费火药和铁砂子(相当于子弹)。侯兵若用木梯、鹰爪绳攀沿抢攻时,不能用兵器向寨下投掷,要在有效位置一击结果敌人。总之不能无为损失人力物力。要做最坏打算——当侯兵真的攻陷寨门,才可以在短兵相接时全力巷战!我们在高处,也在暗处,寨的边沿和寨门处,不得使用灯光照明,不得发出喊声,要让侯兵摸头不知脑!” 李如贵两手作揖:“如贵得令!李大人保重!”转身提了铁棍,消逝在夜色之中。 “金二娃听令:立即通知寨上所有百姓起床备战。年事高的老人,负责看护娃们。各家各户把大铁锅和火力旺盛的松木类柴禾要全部捐出来,送到四个寨门;所有青、壮年男女把粪池的大小便全部担到四个寨门用铁锅装满,多余的要一担一担地放在旁边作为备用,叫军士们届时生火把铁锅里的大小便烧开成沸腾状。另抽调部份军士把聚义厅左右的砖房的顶盖撤了,推倒全部墙壁,然后把砖块全数送到各寨门和侯兵有可能攀沿上寨的位置。动作要快,不得有误!” “小弟得令!保重!”金二娃唱喏一声,风快而去。 “王二冲听令:把寨上所有大小耕牛分赶到各寨门,在牛尾上拴好引线火炮,如果侯兵攻陷寨门大队上寨,则点燃牛尾火炮,鞭牛下寨!” “二冲得令!李大人,多保重。二冲今生与你举义反正,是前世造化。即使此番兵败身死,也会快意黄泉!”王二冲激动万分:“李大人啊,我的舵把子,你是个作战天才,我服你这套史无前例的战术!” 绍伊紧紧地握住王二冲的手…… 侯兵忽然没了声息,火把全部熄灭,恢复了午夜的宁静。 过了一个时辰,寨下的侯兵营中再一次火把通明,喊杀声此起彼伏。再过一个时辰,侯兵忽然又没了声息,火把也全部熄灭…… 绍伊传令:这是侯兵的的攻心战术,大举攻寨一定是在天亮以后。兵不厌诈,侯兵可能会偷袭寨门。 寨上军民雷厉风行,按照绍伊的部署作好决战准备。其间侯兵以为孝义军疏于防范,果然如绍伊所料:各寨门栈道都有小股侯兵偷偷迂回而至,并且身带鹰爪绳,想出奇制胜地破寨,被躲藏在巨石后面的孝义军士击退。 天大亮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侯兵营中没有丝毫动静,寨上军民却严阵以待…… “侯兵马上要用罐儿炮进攻了,要密切注意情况的变化,原计划不会改变!”绍伊吩咐传令下去。 侯国志终于凶相毕露,亲自坐了匹高头黑马,挥鞭督战。 “铲除孝义会!” “活捉李绍伊!” 侯兵全线冲锋,恶战开始了! 侯国志攻坚心急。侯兵进攻的同时,从成都增援过来的罐儿炮兵队,也开始“嗵嗵嗵”地向寨上开火,不想十打十不中。不是打在悬崖上火星飞溅,就是打在寨上的空坪上,气得侯国志嗷嗷怪叫,怒骂:“饭桶!瞄准寨门,瞄准,老子要你把寨门打开!加足火药,瞄准,给老子轰寨门!” 那些罐儿炮手,急的满头大汗,越急越打不到位…… 抢功的侯兵,一个个在寨门口被从天而降的沸腾滚烫的大小便浇烫得哭爹喊娘,抱头鼠蹿:“妈呀,这是打的球个仗,又臭,又烫,哎哟……烫死啊!”有两个侯兵烫得睁不开眼,栽倒土坎下的牛王刺丛中,一个劲地哭叫:“李大人,饶命啊!” 那李如贵和金二娃瞒了绍伊和王二冲,在北寨门旁的油桐树上套了根大麻绳,当侯兵抵不住义军的奋力狙击又对地形不熟悉的一刹那,两人如天兵降凡,在寨门旁曰‘狗钻洞’的栈道里截住四十多个侯兵。侯兵虽然骁勇,哪里是两个头领的对手?李如贵一根铁棍刷刷刷扫倒一大片,金二娃的双锏专门吃荤不吃素。打得侯兵断胳膊缺腿,血肉脑浆洒了一地。 金二娃兴犹未尽:“如贵兄,这帮狗日的咋就这般不经打呢?” 李如贵哗地抖开一个麻袋,催促道:“金老弟,快,收‘粮’上寨!” 两人把侯兵身上的盒子炮,弹夹和匕首之类尽数装进麻袋,沿着麻绳足蹬崖壁,飞身上寨。 孝义军所以强悍,不仅是因为崇尚功夫见长,头领和军士中有很多被民间传说为“刀枪不入”的“刀儿教”异人,实际上,这些人是以气功上乘称道。所以义军勇士都精于巷战,都会用盒子炮、炸弹、土雷、鸟枪。绍伊常要求属下,在战斗中有“见子打子”(多面手)能力。 那李如贵和金二娃上得寨来时,绍伊和王二冲早已恭候在跟前。 李如贵和金二娃很尴尬。 金二娃连忙跪禀:“李大人,是我怂恿如贵兄下寨,想教训教训那些侯兵,顺便搞些‘家伙’。” 李如贵哗地把一麻袋战利品倒在地上:“不是金兄弟的主意,是我的主意。舵把子,处罚我吧。” 王二冲在旁劝道:“非常时期,谈啥处罚?你们不也是一番要和大寨坪共存亡的心意吗?李大人,免了处罚吧。” 绍伊说:“快起来,你们辛苦了。下寨的事,之前你们该和我商量一下,我和二冲担心你们安危,如今的侯兵超过我们的十倍还多啊。你们几个都不要有与大寨坪共存亡的思想。孝义会存在和不存在,大寨坪都永远存在。我只要你们几个和寨上军民共存。我有一种预感,不管侯国志是为他娘舅复仇而来,还是奉赵尔丰之命查办我和孝义会,抑或侯国志是双管齐下,反正是要我的头……” “李大人,战事瞬息万变,可能外围的义军和成都赵尔丰的川军之间也因为孝义军被困大寨坪,正在交涉而情况变的错综复杂。我们决一死战吧。古话讲的好,置之死地而后生!”王二冲斩钉截铁地说。 绍伊的见解完全不一样:“凭我们四人的本事。杀下寨去,只要不出意外,绝对可以生,而不是死。但是侯国志老羞成怒会血洗我大寨坪军士和百姓,我将罪名千秋,虽生犹死! 这时,西边寨缘传来一片军士们的喝骂: “小猴(侯)子,送你一块金砖,给猴王(侯国志)报丧!”军民一边骂,一边用砖头掷得架云梯倚崖壁攻寨的侯兵哇哇大叫。 “让你狗日的坐土飞机去见阎罗王!”军士用撑叉反推云梯,侯兵悬空而坠,像一串串麻花一样栽下去,九死一生。 寨上将士并无损伤,侯兵却死伤惨重。 其实当时外围廖腾霄、罗汉生、余英的义军虽然不能及时援兵来救,却也通过各种用段,迫使赵尔丰再次承诺:只要绍伊解散孝义会,入川东城里进行谈判和整编,将既往不咎。侯国志接到赵的指令,遂再射箭函——要求李绍伊亲自下寨,随之进城谈判。否则将对大寨坪周围十里的无故百姓进行全部清剿。 绍伊刚把信看过,寨上军民来报,南门下的几个村落被侯兵放火…… “我李绍伊视军民如子弟。举义反正,也正是为了百姓,如今不仅大寨坪的百姓军民受我连累,连寨下百姓要连累,我心何安?”绍伊望着寨下村落里的熊熊大火:“兄弟们,绍伊于心不安,还是下寨进城谈判吧!” “狗日的侯国志,够狠啊。这是激将法,不要去谈判,李大人……”金二娃话音未落,“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罐儿炮一炮命中北门。 北门的栈道拱门塌了下去,那一块块青砂条石向悬崖下跌落,发出咚咚的响声…… 侯兵咆哮着,欢呼着,向北门发起冲锋: “铲除孝义会!” “活捉李绍伊!” “谁取李绍伊人头,侯统兵奖赏千块大洋!” 侯兵中有一个杨排长的傀儡,正挥着盒子炮吆喝嘱下,向北门靠近…… 那侯营里的罐儿炮手见一炮见效,也不变动位置,追加了两炮,一炮使北门彻底洞开,一炮击折一棵油桐树后殃及正为千块大洋发奋冲锋的杨排长。只听侯兵大叫:“不好了,杨排长死了——” 后队侯兵不理会杨排长狗排长的事,集体冲锋而来…… 金二娃和李如贵指挥居高临下的军民,占据有利地形,把烧开的大小便不断地泼向侯兵,把砖头狠狠地掷在侯兵的头上,硬是把大队的侯兵堵在寨门下无法上来…… 那侯兵的土炮、盒子炮不断地向军民射击,无奈军民人等都熟悉地形,躲藏在崖石后既安全又能偷袭对方。由于金二娃按照绍伊命令,只在最后关头才能短兵巷战,十数名枪法好的军民用盒子炮、鸟枪点射,居然打死许多侯兵。侯兵被震慑,纷纷后退。 侯国志见寨门塌了还迟迟攻不上去,气得暴跳如雷,下令强攻,后退者格杀勿论!侯兵疯狂了,蜂一般潮涌而进…… 绍伊急忙下令,各寨门军民,把人力物力立即增援北门。同时命令李如贵指挥军士用“火牛”狙击。 军士在李如贵的指挥下,点燃了一头头耕牛尾上的火炮,火炮劈里叭啦地在牛屁股上爆响,牛们又惊又痛,横着牛角,不顾一切地向寨下冲去。“啊!”那些侯兵哪里闪让得开,被牛角顶翻顶倒,被牛脚踩死踩伤了一大片…… 一时间孝义军士和寨上百姓群情振奋,士气高昂。如是进行了三四遭,侯兵死伤惨然。寨上的牛是有限的,“火牛”放完了,寨上军民就用砖头猛掷…… 满坡遍野的侯兵再度逼近寨门,军民被迫巷战…… 绍伊明白,毕竟寡不敌众,不能如此继续下去。遂叫亲兵到聚义厅取来弓箭,急书一封同意谈判的书信射向侯兵后队之中…… 绍伊在信中具言,愿意随侯国志进城谈判,条件是侯兵立即撤兵,不得伤及寨上无顾,否则孝义军和寨上百姓将和侯兵战斗到最后一息,决不投降。 侯国志看信后,问计随军监察:“你的意思,咋办?” 随军监察对侯国志说:“此战我军稳操胜券,已经成为定局。这场围剿大寨坪查办孝义军的战役,已使川军损兵折将重创不堪。这样巷战下去,绍伊肯定和信上说的一样,军民团结共赴大义,届时双方死伤会直线上升,回成都也不好向赵尔丰总督交差。剿匪也不能匪民同剿,何况李匪首愿意谈判,到时他人在统兵手中,寻个借口也可为邱三爷报仇,还怕他飞上天?” “也罢,那就依了李匪。传令下去,撤军五里地,总营在观音镇驻营。静候李匪下寨!”侯国志得意忘形地哈哈大笑。 侯营中哨号呜起,侯兵不战自退。 王二冲、李如贵、金二娃杀得兴起,正要乘胜追敌,掌哨的孝义军士敲响了收兵的铜锣。 绍伊要下寨进城了,寨上军民共千余人,在大寨坪太平街心云集,为孝义会舵把子送行道别。 聚义厅里,三位头领和百姓代表、族内尊长等,还在苦苦规劝绍伊。无奈绍伊去意已决,平静地走出大厅,登上点将台,对孝义军众将士和寨上百姓发表临行演讲: “绍伊此去,深知凶多吉少。十几年来,孝义会的兄弟们和大寨坪周围的乡里百姓,忠心耿耿地拥戴绍伊,而且跟着绍伊饱受创业艰辛,绍伊在此谢过!” 绍伊向前后左右的军民三鞠躬…… 然后双手作揖,环顾大寨坪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追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和孝义会的兄弟们共举大业的桩桩往事,沉吟良久,曰:“绍伊功败垂成事小,只要能使百姓免遭灾难,我死何惧?!绍伊去也!” 绍伊事前已发口谕给军民人等,拒绝任何人送他进城,他不愿再看到任何人因为他而牵连,何况这次去谈判是涉险。王二冲、李如贵和金二娃虽然想陪绍伊进城护驾,但绍伊已给三人委以重任。所以绍伊打算徒步下寨。 当绍伊走下点将台时,有两个和绍伊主仆情深的家将,早已把龙头轿抬到点将台下等候:“大人,带上我们一起去吧,你是大英雄,是舵把子,不能坏了规矩让侯兵笑话,请上轿吧,我们抬你进城……” 绍伊略一思忖,点头。然后再次向军民鞠躬! “恭送李大人!”所有军民全部跪下地:“李大人,保重啊——” 绍伊目睹这一场面,双眼模糊了,猛一转身,撩了轿帘,躬身入轿。 “李大人!李大人!”下跪的军民目送绍伊的龙头轿向寨下而去…… “要知后事如何,明晚请早!”陶夫子拍响惊堂木,拿下眼镜来。显然他很激动。 当时西峰听了这段回肠荡气的英雄史诗,半天回不过神来。震撼川东三山两槽的孝义会农民起义,第一次震撼着几颗热血沸腾的桃李湾的青年人。 香香去摇了一下西峰的膀子说:“你傻了你,还愣着,啧啧,在想啥?” 小波说:“他的魂魄已跟着李大人进城谈判去了。” 黑毛说:“没劲。李大人他哥几个咋的不杀出包围圈去,准能赢!” “废话哩你,陶大伯又没说李大人他们输。”山凤才不会相信输呢。 “我看陶大伯还未讲完呀,明晚就晓得结果了。”丽珠愿意安心地等美好未来。 西峰睿智地说:“明晚最好不要讲了,讲了才没劲呢。” “为哪?”几个人都看着西峰问。 “不告诉你们。”西峰很诡谲笑笑。 李革委也余兴未尽,就和一帮村里的老人们同陶夫子一道,又把李绍伊的故事你一段我一则地聊,直到深夜。 第二天,陶夫子果然讲的不是李绍伊,而是《瓦岗寨》。 西峰坐在李革委身边,偷偷地问:“爸,我就晓得大伯不会讲孝义军的故事了,结果是咋样的,我还是想听。你到底晓得不,晓得就给我说说,省得我去问大伯。” “我当然晓得。你不好好念书,老是刨根究底去打听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干吗?”李革委有些斥责的意思。 “爸,这对我有用啊,我要写作文。”西峰想了个答案,其实他也不晓得喜欢这些时过境迁的故事,是哪根神经作怪。 “好吧,爸告诉你。”李革委说。 ——李大人进城后,和侯国志以及成都的川军要员谈判。绍伊愤指继满清专治政府垮台后,窃国大盗袁世凯私党结营,其爪牙在各地横征暴敛等诸多劣迹,指出官逼民反本在情理之中,各地义军揭竿而起的讨袁伐袁是大势所趋。 侯国志处心积虑欲为娘舅报仇,自然落井下石置绍伊于死地。川军要员见李绍伊铮铮傲骨也难以驯服,只要签发处决令。绍伊慨然就义于川东县城的北较场。临刑前,仰天疾呼曰:“苍天,我李绍伊亦为万民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翌晨,西峰睁开眼,又想起绍伊指挥孝义军与侯兵抗衡的情景,遂吟出几句话来: 浩荡史海沉钩多, 英雄成败几评说。 心存家国与百姓, 绍伊曾经亦壮歌! 过了几天,在村两委会的组织动员下,桃李湾的十几个青年人都跟了陶夫子去参加鸡爪山乡文化站的业余文艺宣传队培训。春节在县城去汇演,桃李湾村文化室的节目得了全县第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