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五“你咋不早说?”
华龙小区是一九八六年建成的,是当时云城市最好的小区。许多市领导,还有各区各局的领导都搬到了这儿。石双福要了四十六号楼三层的一套房自己住,又在对面的四十号楼五层弄了一套两居室准备给小儿子结婚。那时侯楼房十分紧张,能分上楼房的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人,而且都是有门路有本事的人。只有极少的干部子弟才能一结婚就住楼房。小石还没结婚就有了新楼房,可见石双福的本事有多大了。 爷两个住前后楼,吃饭却不在一块儿。以老伴儿的意思,就不叫小两口开伙了,跟她和老头子一块儿吃。拢共四个人的饭,再分两摊做,不值得。石双福认为不妥,自己本来就偏心小儿子,再和他们小两口一块儿起伙,其他三个儿子难免要有意见。日久天长不但影响兄弟们的关系,也影响父子母子关系。 老两口虽然不和小儿子儿媳一起吃饭,却三天两头叫他们来拿这拿那。四十号楼在北,四十六号楼在南。两栋楼的距离是三十米(现在可没有这么宽的楼距了)。石双福站在厨房的阳台上,看儿子家卧室的阳台看得清清的。 “四虎——你妈做菜做多了,你过来端点儿!” 每次喊儿子,石双福就推开厨房阳台的窗户,扯开嗓门吆喝。 “四虎——吃苹果不?过来拿来!” 他就那么窗户对窗户大声喊,也不管别人讨厌不讨厌。时间长了,倒是小石小蓉拿起心来,怕邻居们说三道四,时时注意父亲家厨房阳台的窗户。只要窗户一开,就看父亲是不是在阳台上。(石双福不做饭不刷碗,连棵葱也没帮老伴剥过,没事从不进厨房)如果在,小石不等父亲吆喝就赶紧说一声:“爹,我过呀!” 小石的声音虽比平时说话大一些,毕竟还是“说”,不象父亲那样扯着嗓门喊,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有一回石双福下班晚了半个钟头,回家发现老伴不在家,猛然想起老伴大清早就去二儿子家了。老伴不在家,自然没有现成的饭菜。石双福后悔没在机关食堂吃,司机把他送到家就走了,现在想去食堂也去不成了。 石双福走到厨房的阳台上推开窗户。小石和小蓉谁也没有注意观察父亲家的厨房阳台,不是他们忘了观察,而是已经过了观察时间。半小时前小蓉还溜了一眼公公家的阳台,没有情况。既然这个时候了还没有情况,那就不会有情况了。俩人开始做饭。 “四虎——你家有饭没?你妈不在家,去你二哥家啦,我还饿着哩!” 小石小蓉都不曾料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喊,他家的厨房朝西,看不见父亲家,父亲喊什么也没听清。小石赶紧跑到卧室阳台,这时石双福开始喊第二遍了。 “四虎——你家有饭没?你妈不在家,去你二哥家啦,我还饿着哩!” 小石让父亲气笑了,那么大岁数了,还象个小孩子。“我还饿着哩”,象五十多岁的人说的话吗? “爹,您过来吧!” 他今天的声音比往常大,差不多也算喊了。 石双福爬上四十号楼五层儿子家,累得气喘吁吁,坐在沙发上喘气。一眼看见茶几上有一盘刚出锅的溜肥肠,伸手端了过来。 “四虎,有啥饭?快拿来!” 小石拿盘子盛来几个溜热的馒头,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 石双福正嚼着肥肠,等不及给拿来筷子,手捏住一片肥肠,一仰头一张嘴,肥肠就掉进嘴里了。边吃边夸儿子的手艺。小石没白当这个管理员,跟厨师学了几道拿手菜,溜肥肠就是其中之一。这盘溜肥肠做的,无论是色、香,还是味,都跟高档饭店里的难分上下。 小蓉又端来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最合适的应急菜,快,而且拿得出手。 “爹,您饿您就先吃吧……” “还用你让?我早吃上啦!” 小蓉剩下的话没法说了,说也没用了——那一盘溜肥肠已下去三分之二,看公公那架势,不吃干净了是不会罢休的。 石双福果然吃了个干净,抹抹嘴说:“四虎,这溜肥肠做好啦!赶明儿再给我做一回去,比你妈做得还好哩,我看她咋说?” 没人应声。石双福这才看出儿子不高兴。 “四虎,咋啦?” “您说咋啦?您全给吃了,我们吃啥?” 石双福说:“你俩还没吃?” 小石说:“您来的时候还没做好哩,能吃?” 石双福不信:“小蓉,你们真没吃?” 小蓉比小石会说话,笑嘻嘻答道:“爹,不咋。明天我们再买。这回多买点儿,给您和我妈送一大碗过去。” 石双福瞪着儿子:“你这孩子!你是哑巴?不会说话?你咋不早说?这会儿咋办?我都吃了,吐又吐不出来。就是吐出来也不能吃了——明天不用你们买,我买!” 临出门还一个劲埋怨:“你这个孩子,咋不早说?” 第二天下午,小石下了班刚进家,就听见了父亲的吆喝。赶紧走到阳台跟前,父亲家的厨房阳台上没人。打开窗户伸出头去,看见父亲在自己这栋楼底下站着,身边停着小车,司机从伏尔加的后备箱里提出一个麻袋。 小石下楼扛上来半麻袋东西,往外一倒,一大堆冷冻肥肠,足够三十多斤。 小蓉惊叫道:“我的妈呀!这些些,能吃了?” 小石说:“我爹说了,给你妈拿去一半,剩下的让你吃个够。吃完了,我爹再去肉联厂弄去。” 还有一件事,让江学孟听了忍不住想笑。 小石和小蓉订了婚,按当地的风俗,订婚后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梅花表已经有了,石双福想给小蓉买一辆凤凰锰钢小二六坤车。可是五金交电公司没货,只有二八型锰钢凤凰男车。凤凰锰钢自行车在当时是自行车中的极品,价格也很可观——二百九十多元,普通人半年的工资。那时候自行车都是凭票购买,那种票只对单位不对个人。大单位能给十几张,小单位只给一两张。 石双福怕女方家误会,等不上二六坤车,就先买了一辆二八男车。反正是买上车了,女方家挑不出理了。 车是好车,可惜太大,不适合女孩子骑。小容把新车放在家,还骑自己那辆旧车。 过了半年,五金交电公司有货了,石双福又弄了一辆二六坤车,想把那辆二八男车换回来。小蓉不愿意给,小石没有自行车,上下班都开单位的双排座130轻卡,按说用不着自行车。一来锰钢车价格昂贵,二来小蓉考虑给小石留一辆车,总比没有强。 小蓉跟石双福装起糊涂来了,说:“爹,那辆大凤凰不是给四虎买的吗?还换啥?” 石双福说:“他有130哩,用不着自行车。” 小蓉说:“爹,看您说的!汽车能代替自行车?我要是想和四虎去公园转转,能骑着汽车满公园跑?” 儿媳妇耍起赖皮了,公公有什么办法?只好说:“留给四虎也行,你们得还钱。一个月还二十块,啥时候还完啥时候算。” 小蓉满口答应。 石双福喜欢打麻将,晚上在家没事,常叫小石小蓉过来陪他打几圈。小蓉不想还自行车的钱,就在麻将上做起了文章。她和小石商量好暗号,两个人你打我胡我打你胡。石双福除非牌特别好偶尔胡个一把两把,基本上不开胡。 “真他妈的背到家了!耍了几十年了,我就不信赢不了两个毛孩子!” 越输越不服气,越不服气越输。就这样玩一次输一次。输二十几块,顶帐了;输三十几块,顶帐了。过了三个月,把那辆二八锰钢凤凰输光了。 石双福终于发现了秘密。有一次小石放着个孤三条不打,把七八九搁成一副的九万打了,让小蓉成了一条龙。石双福按倒儿子的牌一看,立刻恼了。 “我说你俩咋老赢哩?你俩捣鬼!以前赢的都不算!车钱还得还!一个月二十!四虎,你听见没?不还我可不依你!” 小石一个劲笑,等父亲叫完了才说:“爹,您真赖气,跟我们还耍赖哩。” 石双福差点儿蹦起来:“啥?我耍赖?弄了半天还是我耍赖?四虎妈!你过来给评评理!他俩捏鬼赢我,还说我耍赖!我看这世界没理可讲啦!” 那娘三个早笑成一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