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十六章
北岗三中是一九九六年在县城新建成的一所高中,很早年份有一个北岗三中,在乡镇上,因布局不合理撤销了,所以县城新建的这所高中就重新命名为北岗三中。新建的学校,又在县城,当然是个好地方。现任校长年龄已到退二线的时候了,就这个位置在很多人眼里也不算差,老校长还没有退就早已有很多人盯上了,于是争夺战就打响了。有教育系统内部的,也有教育系统以外的县直部门人员。就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跟于志坚说: “你在这一个地方干这么多年了,也该动一动了,北岗三中那个位置不就很适合你去吗?你也去找一找。” “找,我算不去找,他们领导觉得应该动一动,他们就动,靠关系,我算搞不过那些人。” “是啊,听说有找到省里的呀。”甲说。 “省里算个屁,还有跟北京有关系的,知道吗?”乙说。 二零零五年春季,北岗三中老校长退下去了。位置空出来了,跟北京有关系的就迅速北上。结果北京那边通过省财政厅压到了北岗县委书记头上。三月上旬,省财政厅王厅长打电话跟北岗县委书记说: “杨书记吗?我是省财政厅的老王啊。” “噢!王厅长,您好,您好!” “你们北岗财政状况好转了吧?” “不行啊,农业县,哪来的财源啊,缺口大着哩,发工资都是问题,您可要多关照啊!” “确实有困难可以考虑嘛!听说你们北岗三中一个老校长退下去了?” “是的,有那么回事。” “我这里有个关系户推不开了,北京那边安排的,这个人的名字叫韩明国,是教育局的干部,记住啊,可要给我把这个事情办好啊!我让他亲自去给你汇报。” “不客气,我记住了。王厅长。“ 跟省里有关系的迅速南下,之后不久,省纪委赵书记给县委杨书记打来电话说: “杨书记吗?我是省纪委老赵啊。” “噢,赵书记,您好,您好!” “你那里最近人民来信不少啊!” “是吗?赵书记,有没有我们主要领导的?” “肯定有啦!” “那你要多关照啊,赵书记。” “那还用说吗?听说你们北岗三中老校长退下去了,我这里有个关系户你考虑考虑,把这个事情给我办好。这个人的名字叫卜向关,就是你们县政府机关干部,记住啊!我让他亲自找你去,多给你汇报汇报。” “不客气,我记住了,赵书记。“ 也就在这个时候,县教育局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号召,要使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达到一比一。准备成立县职业教育中心,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北岗县有一所职业高中,规模小,校园面积四十几亩,在校生人数一仟多人,基础设施也很差。另外,还有一所中专,叫农业技术推广学校,规模更小,占地二十几亩。所以,要在这些学校的基础上投资建设,扩大规模是不行的。北岗四中校园面积近百亩,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可以迅速扩大规模。这样,林局长和分管职业教育的黑局长等想到了北岗四中这所学校,觉得可以把北岗四中由普教改为职教。由北岗四中、北岗职业高中、北岗县农业技术推广学校这三个学校合并组成一个职业教育中心。 二零零五年五月的一天,北岗县教育局小会议室里,局党组所有领导正在研究成立职业教育中心的事情,分管职业教育的黑局长首先发言说: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市的会议精神,我们北岗的职业教育已经落后了,现在国家正在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中心,国家予以拨款扶持。我县的职业教育目前根本达不到要求,我建议将北岗四中、北岗职业高中和北岗农业技术推广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北岗县职业教育中心。” 林局长接着发言:“我看这个方案可以实施。为什么把北岗四中合并进来呢?其它两所职教学校规模太小,校园面积都很小,根本没有发展余地。” 闫主任发言说:“北岗以北七个乡镇四十几万人口就只有一所普通高中,若把北岗四中改为职业教育,是否影响普通教育?” 习书记最后说:“按这个方案报上去,市、县还要审批,看上边是什么意见。” 职业高中校长冯达旦一直都在局领导们身边参谋如何发展职业教育,还在县人代会上搞了个关于如何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案。成立职教中心与他的努力也分不开。职教中心这个位置他也不能不想,就提前开始活动了。他是直来直去,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抓住林局长和黑局长,然后借助省教育厅职教处;因为那里他原来联系得多,和人家喝的酒不少,还有点酒肉朋友的味道。 二零零五年秋,北岗县职业教育中心按上报方案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这个时候就要涉及成立新的领导班子的问题。冯达旦就开始频繁地南下省城,抓紧活动。一次,他让省教育厅职教处领导把林局长喊到了省城,安排了一个高档次的大酒店,省教育厅职教处史处长一行四五个作陪。还特意安排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姐站在林局长跟前给林局长端酒。她白白净净的瓜籽脸,妩媚水灵的眼睛,涂着口红的圆润小嘴,高挺浑圆的乳胸,所有女性的美丽和风情,都能在那富有弹性和活力,丰满而苗条的身段上展示出来。史处长一上来就开始给林局长敬酒。说: “林局长,来,兄弟俩先喝两杯。” 史处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林局长二话不说,接过小姐端起的酒也一饮而尽。史处长拿着酒瓶又给林局长酒杯斟满,再将自己的酒杯倒满,又是一饮而尽。林局长接过小姐端的酒又是一饮而尽。 紧接着王付处长、李付处长、张科长等等一一给林局长敬酒。林局长也不能不喝,要一视同仁,一样看得起才行。 酒喝得差不多了,史处长说: “你们职教中心成立了,打算怎么搞,需要扶持一下吗?” “当然需要啦!” “国家当前对职业教育十分重视,扶持力度很大,就看林局长会搞不会搞了。” “不还是要靠你们吗?” “这话不假,国家的钱多得很,给谁都是给,可以给你,也可以给他,都不违法,那就要看关系啦?另外,还要看谁当这个职教中心的一把手哇!” “那是的,那是的。” “林局长,你们职教中心的一把手考虑了吗?” “正在考虑。” “冯校长跟我们可是老关系了,这人搞事可以,又能喝酒,讲义气,拉关系没问题。他搞了一把手绝忘不了你林局长,你觉得怎么样,林局长?” “重点考虑,重点考虑。” “什么重点考虑呀,就定下来,需要冯校长怎么做你尽管吩咐。” 酒足饭饱后,史处长安排林局长去娱乐。林局长说:“我喝多了,要休息,你们玩吧。” 史处长跟他的一个部下说:“你去带林局长到房间去。”然后给部下一个暗示,眼睛朝着小姐瞟了一眼。 别人都在上蹿下跳,跑官要官。于志坚在干什么呢?正在跟黑局长汇报北岗四中改为职业教育后应该如何发展。他说: “黑局长,我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正确的,但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只上规模,凑数量,不管质量,不管办学效益。” 于志坚一边说着,黑局长一边想着:你懂个啥,我不凑数量,不上规模,哪儿来的政绩,我管谁去。 “关于专业设置问题,要以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地方经济建设对适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有计划,有目标地设置专业,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办出效益,你说呢,黑局长?” “你的想法很正确,要办出效益,要办出效益。”黑局长嘴里说着,心里还在琢磨着:你于志坚还操这么大心干啥,这职教中心主任还不知道谁搞呢? 在于志坚给黑局长汇报工作后没几天,于志坚因老毛病发作引起剧烈疼痛,需住院观察。一天上午,林局长和冯达旦一起去了北岗四中进行视察。刘松志和王长运陪同他们,他们已经在筹划发展规划,两人指手划脚并说这个地方可以建一栋实训楼,那个地方可以再建一栋教学楼。走着走着,走到了教师办公室,发现办公室地下有一些碎纸屑,林局长恼火了,抓住不放,对刘松志和王长运狠狠地说: “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吃干饭的?!” 接着又到学生公寓,到处查看,瞅啊瞅,瞅到了硬币大的一个蜘蛛网,然后又大发雷艇,吼道: “你们这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 那意思是不仅仅是他们俩的问题,而且是于志坚的问题。 “抽时间到冯校长那里看看,学习学习。”林局长接着说。 刘松志和王长运默不作声,心里在想:他们什么情况我们不知道,算个屁,这么多年啥时候领导提过到那里学习过,今天提出来要到他们那里学习,他们哪个方面比我们强。 这个林局长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在这个事情上大做文章。几天后,教育局正好召开了一个有关全县教学方面的大会。林局长借这次大会专门就北岗四中的卫生问题在会上进行点名批评。 刘松志就此问题给于志坚作了汇报,于志坚非常恼火,忿忿不平,心想:我们这点卫生问题你指出来改正就是了,还当个大事搞起来了。一中戳死两个学生怎么不在大会上讲。 于志坚冷静分析后,他已觉察到林局长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调整领导班子了。他是个干了十五年的老校长,并且在很早年份学校规定有行政级别时,已是付局级。现在成立的职教中心也是批的付局级,要把冯达旦提到一把手的位置上,于志坚是个最大的障碍。 一个星期后,于志坚回到了学校,他不再多想什么,也不去跑上边打听什么消息。社会现实已告诉他自己即将离开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学校——北岗四中。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对得起党和人民对他多年的培养和信任,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上级人事任免文件下来了。和省里有关系的卜向关任县职业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和北京有关系的韩明国任北岗县第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于志坚调任北岗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付主任,并免去北岗县第四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职务;冯达旦任北岗县职业教育中心党委委员、付主任,北岗县职教中心高岗校区负责人;…… 韩明国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北岗三中的一把手。卜向关没搞到北岗三中的一把手,可给他个职教中心的一把手当,也不差。县委杨书记总算把上边的两个重要的关系户安排好了,上下关系也就处理好了;既没有压力了,也不怕写人民来信了,还可以向财政厅要点钱了,多美的事啊!可苦了教育局的林局长。他费尽心机没有如愿以偿,还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各种手段,安慰好冯达旦;否则,事情就不好收场,因为冯达旦气得到处乱嚷嚷。只有于志坚这个老黄牛时刻听从党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充分证实了“官大压一级,权力大无比”这个硬道理。 于志坚工作地变动被他的老同学汪倩知道了,二零零六年的元旦佳节,汪倩特意邀请于志坚及其夫人曾秀丽到她那里去做客。这时,汪倩的事业已发展到了日中天,一个总公司,四个分公司,覆盖周边四个地区。一个地区一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又有好几个连锁店。她的美容美发学校的毕业生也遍布各大城市,有在内地城市开店经营的,也有到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的,可以说是名闻遐尔。汪倩在市内一个豪华大酒店招待于志坚和曾秀丽。他们吃着聊着,汪倩问于志坚: “你过来了,秀丽怎么安排的?” 于志坚说:“她安排在北岗三中。” 汪倩说:“秀丽,满意吧?” “跟你比,我肯定不满意。就我自己而言,也就满足了。”曽秀丽笑着说,着。 “秀丽,你可是个贤妻良母阿,你对于志坚地支持和帮助是很大的,我早就听说了。”汪倩非常认真地说。 于志坚说:“汪倩,你的事业发展地这么快,经验是什么你总结了吗?” “ 我当然总结了,八个字,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术。我当时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时候,就是靠这个迅速发展起来的。因为我能做到顾客来这里一次就让他不放弃这里,来了还要再来,走了还在想到这里,后来发展了,我仍然要求做到这一点,把这做为检验公司每个人工作好坏的标准;所以,公司的扩大都是根据顾客人数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扩大的。” “我真佩服你地开拓精神和管理、用人的领导艺术,你不愧是女中豪杰。” “志坚,都是过来的人了,你比我还老道些。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都不是那么容易,一开始我也承受很大的压力,吃了不少苦;尤其是女同志干这个行业是不会风平浪静的。后来发展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越干越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但是,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生活很充实。我不单纯是为了钱,我要实现本人的价值,为社会多做点贡献。我在棉纺厂上班时可不忙,但感到很无聊;还提心吊胆的,今天说要减员,明天说要停产。” “汪倩,人的思想境界一旦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超越自我,你说是吧?” “志坚,你不愧是颇有造诣的人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