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立妃
冬去春来,工程完结,偌大一广场皆用石铺就,旁有亭廊、池阁,种几行杨柳花草,在一角上筑一高台。国王趁这春意融融,万木待苏的好时节巡视一番,满心欢喜,择日举行大典,举国欢庆。大典之日,万民辏集,热闹非凡,游人甚多,也有一些人挑来些自产的米酒、吃食、丝帛、器物来此叫卖,多数人只为游览观光。国王也与民同乐,早已布告国民只管自乐,国王所到不须行礼,国王领几个议事官及近身侍卫,四处漫游。 游了一会儿兴尽,正想回宫,忽然望见远处有卖酒老汉在那里叫卖,旁边一女子正忙着从坛中给人打酒,只见这女子身段匀称,穿戴朴素,面容清秀端庄,神态从容。国王纵然真是那天之骄子,也须假借肉身俗骨,一眼瞥见不觉心动,再看第二眼时,已是不能忘怀,女子只顾打酒,哪里知道这边一个有情有意的国王?正所谓多情却被无情恼,虽贵为国王也不敢驻足常看,只好心神不宁地回了宫。 日思夜想,烦闷不已,便将心思说给王后知道,王后听了非但不恼,反说道:“各代先王不蓄妃嫔,都因国弱人少,现大王功高德隆,国家富庶,人丁繁密,纳一妃有何悖理?不设三宫六院,倒不像帝王之家。你说的是哪家女子?” “不知是哪姓哪家,只知道家里酿的好酒在外卖。” 第二日一早,皇后召来几个议事官定夺此事,其中梁姓议事官说:“正该纳妃,此系国事,应于朝中议定。” 等到上朝,梁姓议事官启奏说:“大王,古国国君多储妃嫔,今我国人口渐多,国力强盛,大王正该纳妃,以增添帝王之气,也令国民自豪,请大王见准。” 其它议事官一齐附议。 国王说:“只怕背负昏庸荒淫之名,既然各位议事官有这些道理,就依所奏。庆典那日,我偶见一女子,甚为心动,有意查询此女子,只知道她家中酿好酒在外卖,若能访得此女子为妃最好!” 和姓议事官说道:“大王,你说这女子一定是我和姓一老汉的女儿,名叫和耽。大王果然有眼力,这女子不但有倾城之貌,而且人品很好,极其勤恳俭朴,心底善良,只是现已与人有了婚约,只待请期、亲迎。那男子姓杨,名回,满腹才学,却无心仕宦,只在家安心种田,正待完婚。此事恐怕难成。” 当时单统领在朝,上前说道:“这有何难?婚姻以约成,以约散,既然未行大礼,只要一张退婚文书不就结了吗?如果这女子真是我桃花国之良女,自然会以国事为重,同意退婚,请大王派杨姓议事官立即前去办理此事。”国王听了高兴,令议事官前去,临行前嘱咐:“不要强求。” 议事官领命,前往杨回家,杨家父母见本姓议事官来,立即请上正堂,议事官叫找来杨回,才开口说:“现赖我大王圣明,才有今日之繁华,万民之鸿福,我国也正该增添帝王气象,朝上议定为国君纳妃,现有意一女子,姓和名耽,是你家未过门的儿妇,不知你家愿不愿意退掉此婚,以成国事?” 杨氏父母也是国之善民,听说为国家尽力,毫无怨言。只怕儿子与和耽相知多年,儿女情深,一时难通,就回身望着儿子,目光有询求之意。杨回听说,心中一沉,就觉如同失去和耽一般,涌下泪来,忽又想到为国效力,又有几分高兴,翻来复去,思想多遍,最后竟不知所措,倒觉得自己有缘与一王妃娘娘相知多年,有点过意不去,去到一边仰天长叹:“上天何故戏我,叫我两难?谁知她有娘娘之命……”。就忍悲伤对父母说:“请父母退掉此婚,孩儿并无心仕途,却并非无意为国尽力,现正该是尽心尽力之时。” 于是,又婉言写了退婚文书,附锦书一段,送给议事官,议事官干事麻利,又急策马来到和家,说明来意,和老汉急叫来女儿和耽,和老汉听说当今国君之意,又见杨家退婚文书,心想女儿有缘成了王妃,又无贪慕富贵之嫌,倒也高兴,正是喜从天降。女儿和耽听后,哭回房中,向隅悲泣,想起与杨回山盟海誓,况且马上就要成亲,想象起婚后的恩爱甜蜜,更加伤感悲痛,没想到杨回慧剑斩情丝,从此成了陌路人,哭了一会儿,才又想起王妃来,想起当今国君仁慈圣明,似乎又触起一颗心,作个明君的贤淑的妃子,忠心事君,若有这一天,倒也对得起国君,对得起万民,对得起父母了。虽如此,仍觉杨回心狠,便含泪跪告苍天:“我与杨郎对天有盟,请上天告我,这可是杨郎真意?” 议事官取出锦书叫和母递入房内,和耽展开,见上有一段诗文: 金翅河畔鸟,常与群鸟戏,一旦高飞去,长天声寂寂。 本是仙山鸟,自当栖玉枝,群鸟常自庆,金翅曾与戏。 读完锦书,又想起杨回的退婚文书,言辞委婉,对朝庭忠心可嘉,倒佩服杨回果真大丈夫…… 议事官在堂上对和老汉说:“容你考虑,国君有旨,不让强求,只是退婚已成定局,恐难反复。” 老汉说:“我女儿与杨回相识多年,今日突变,肯定一时不能想通,心平之后定能接受,请单统领回复国王,此事已成。” 议事官喜不自胜,告别老汉立即回朝报功,国君对议事官大加赞赏,令人择黄道吉日,与和耽成了这千古美事。 和王妃果然温柔、贤慧,国君无限惬意。 单统领将此事说给夫人知道,夫人一听,说:“堂堂丈夫干些害人之事,你这权当杀人,竟还大言不惭,可怜一个统领。 “我何曾害人?国君欢喜,万民高兴的事,怎能说是害人?” 夫人叹道:“可笑这对男女。”说完拂袖而去,从此单统领与夫人隔阂日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