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八章
莫亚茹退休了。莫亚茹是个工作狂,退休后一下子闲下来,很不适应,就去找任书记,哭着喊着要工作干,不给钱也行。一连找了几次,任书记没法子了,就让莫亚茹负责街道工会老年活动室工作,算是补差,每月有60元的补差工资。莫亚茹看中的不是钱,而是有事干了。莫亚茹整天组织街道上的老年人唱歌、跳舞、打牌、阅读书刊报纸……生活过的还挺充实。她就想,工作着是幸福的,这话太对了。 不久,郑天仁也从毛纺厂退休了。郑天仁退休后可就凄惨啦!干了一辈子革命,退休工资只有100多块钱。实在少的可怜。这还不算,当时厂里亏损,连在职职工都开不出工资,退休职工就更开不出工资了。郑天仁只在退休第一个月领到了100多块钱。第二月后,就再没有领到工资。而莫亚茹是国家财政开资,每月到日子就领钱,加上补差工资,每月能开200多。郑天仁和只有高小文化的老伴莫亚茹一比,心里就更不平衡了。 郑天仁是1949年月11月在县高中读书时参加县政府土改工作队的。当年从县高中参加县政府土改工作队的一共有三个同学。郑天仁是其中之一。那时高中生属于文化人,很吃得开。工作半年,郑天仁他们三个高中生就被选送到省委党校学习。半年学习期满,三个同学都被分配到了省委实权部门工作。郑天仁被分配到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当干事。郑天仁就在这个时候,把青梅竹马的莫亚茹从县妇联选调到省委党校学习。从省委党校毕业后,莫亚茹被分配在金阳市铁西区妇联组织部当干事。那时,郑天仁在事业上一路顺风。没想到,1957年,因为给领导提意见,差点被打成右派。最后被下放到金阳毛纺厂宣传科当干事。从省委组织部的干事,一下子变成了毛纺厂宣传科的干事,这是多大的落差呀!好在郑天仁没有消沉,还像从前一样努力工作,很快就当上了宣传科长。但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郑天仁的职务再也没有变化,只是厂宣传科更名宣传部时,他由科长变为了部长,其实是一回事,还是厂中层干部。他在厂中层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一直干到退休。而当年和他一起出来的那两个同学,现在都干上去了,一个是省委副书记,一个是省政协副主席,都是高级干部,衣食无忧。而自己连退休的100多块钱工资都领不到手。郑天仁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对现状不满,天天和工厂里边那些领不到退休工资的老工人去交通要道横马路,阻塞交通,向市政府抗议示威,要工资!要生存!每次都是无果而终。郑天仁就更郁闷了,见到谁都来气,动不动就发火,脾气越来越坏。 二儿媳妇王英调到了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当时,办公室要聘几名社会综合治理管理员,任务是在大街小巷巡逻,维持社会秩序,抓小偷,抓坏人,每月工资80元。王英马上就想到了连退休工资都开不出来的公公郑天仁,就向办公室主任说,我公公退休后在家呆着没事,身体又好,办事又认真,正好可以干这个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办公室主任就同意了,把一个印有“社会治安管理员”的红袖标递给了王英,说,让你公公戴上这个,今天就可以上岗了。 王英拿着袖标高高兴兴地来到公公家,对郑天仁说,爸,你在家呆着也是呆着,我给你找了一个工作,每月给80元的工资呢。说着,就把红袖标递给公公:我们主任说了,戴上这个,今天就可以上岗。 郑天仁一看红袖标上印的那几个黄字,就不高兴了,认为二儿媳妇也太看不起我这个革命40多年的公公了。我一个行政18级干部咋能干这种让人瞧不起的工作呢?就对王英说,这样的工作我不干! 王英说,爸,你现在连退休工资都开不出来,就别再挑挑捡检了。毕竟一个月还有80元的收入呀,总比呆着强吧。 郑天仁一听这话,更生气了,高声说,你把袖标给我赶快拿走,我郑天仁还没到那个份上。就是到了那个份上,我宁可饿死,也不会管你们要钱! 王英的一片好心竟被公公当成了驴肝肺,气得哭笑不得,只好扫兴而归。 郑天仁现在急需在儿子那里找回尊严和自信,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当晚就对郑利超说,今天上午你二嫂给我拿来一个红胳膊箍,说给我找了个工作。你猜让我干啥? 郑利超没心猜,就说,爸,我可猜不出来。 郑天仁说,让我从早到晚上街巡逻抓坏人。这不是笑话吗?也太小瞧你爸啦!我革命40多年,就让我干这个活呀?我才不干呢!别说给80,就是再加一倍,给160,我也不干! 郑利超就听明白了,连忙附和说,对对,爸,你这水平当省委书记都没问题,怎么能干这种低三下四的活呢?再说也太危险呀!就是你想干,我都不会同意的。 郑天仁说,也不知道王英是咋想的,她还觉得自己挺了不起,能给我找工作了。这不是在外面掉我的价吗?不是看不起我吗? 郑利超说,爸,其实我二嫂也是好心,可她就那点权力,只能找那样的工作。你就别往心里去了。 郑天仁说,小三,爸想好了,有你妈的工资就够花了,我用不着补差!谁也不用给我找工作! 郑利超想,父亲如果想出去补差,还真没有合适他做的工作,就说,对对,永远也不用补差。爸我支持你!再说你还有四个儿子,谁能看着你没饭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