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十总经理的友情
在一家日本料理店里,王建设和崔浩盘腿坐在“榻榻米”上喝酒。 崔浩叹口气,神情沮丧:“今天我犯了个错误,不应该!” “老同学,先别自责。我承认,我们公司在合同管理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多年来,销售公司经理和区域业务主管已经换了几任,无法追究谁的责任,要追究也要先追究我这个总经理的责任。和营海市果品公司正常合作达六、七年之久,这期间的账目、合同,很难不出一点纰漏。96年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书里‘提供铺货资金100万元’这句话明显笼统或者说用词不当。今天下午我带着公司清欠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到公司档案室,仔细把历年来的合同书、协议书以及其它有关销售方面的材料又翻找了一遍,终于找到一份和果品公司合作的补充协议书。这份协议书,是在96年双方签订正式购销合同后,为加强对果品公司的支持力度而补充签订的。其中有这么一项条款,你看,能否匡正这句话。”王建设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指给崔浩看。 坐在对面的崔浩用纸巾擦擦手,接过来一边看一边念叨:“我看看……甲方(石泉公司)为加强对乙方(果品公司)开发石泉牌白酒销售市场的支持力度,待乙方完成本协议第二条规定的第一阶段销售任务后赠送一辆中型货车,负担合同期内20名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所需资金由甲方另行拨付,不得用甲方提供的铺货资金支付,以免影响铺货工作。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期满后,乙方必须以支付现金的形式归还甲方提供的‘铺货资金’100万元。” 王建设盯着崔浩紧皱的眉头,问:“怎么样,这份补充协议书能否挽回被动局面?” 崔浩点点头:“太好了!应该没问题。” 王建设端起酒杯和崔浩碰碰,接着问:“下一步怎么办?” 崔浩说:“我私下里去找找老胡,纠正一下子!” 王建设有点不放心:“按照诉讼程序该怎么办?” “程序?这年头都按程序办事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崔浩抓起酒瓶,给俩人的小酒杯里倒满酒,“来,我敬你一杯!” 大概酒精起了作用,渐渐地,崔浩话多起来:“老同学,我敬重你……” 王建设赶忙打断崔浩的话,拱拱手,笑道:“不敢当。你是律师,而且是自学成才,不容易啊,你才让人敬重呢。论打官司,你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还得多帮帮老同学呀。” 崔浩端起酒杯:“老同学,惭愧!当律师更得夹着尾巴做人,墙缝里混饭吃。来,好事成双,再敬你一个!”说完率先一饮而尽。 王建设笑着看他:“多吃少喝,啊?” 崔浩忽然抬起头来,小声问王建设:“老同学,我有一事不明白。” 王建设:“说!” “你们内部的事儿,本不应多言。不过,谁让咱们是老同学呢!你说你吧,一个企业总经理,多少工作等着你干,偏偏打什么官司!这个案子,如果说它重要,姜董事长应该出庭——他是法人代表啊;如果说它不很重要,你们不是有清欠办公室吗,何必劳驾你亲自出马!” 王建设摆摆手,答道:“这个事儿,我非管不可了!这个案子不能再稀里糊涂地拖下去了。公司清欠办公室,目前机制上有弊端。有些清欠业务员,工作时光吃肉不啃骨头,一些需要清欠的账目移交到他们手里,拖来拖去反倒成了呆账。还有的人竟然内勾外联,私吞款项。” “怎么私吞法?” 王建设摇摇头:“你又不是不懂,小额的债务纠纷,或者执行无望的案子,咱们最好不要用诉讼的办法解决,打官司有可能白白搭上诉讼费和其它经费,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业务员清欠,但是否清回,清回多少,却很难掌握。” 王建设继续说“有些欠账一旦拖延到过了诉讼时效,或是因为其它原因法院不再受理后,个别清欠员先期清回的货款就有可能不交公司而是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名符其实的浑水摸鱼。” 崔浩点点头:“也是!揩国家的油揩集体的油是国人的老传统嘛。哎,你这个总经理为何不进行改革呢,比如加强督查工作、审计工作,或者实行竞争上岗体制等等。” 王建设叹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国有企业,情况有些复杂。有的事儿我爱莫能助。” 崔浩一拍大腿:“这就是了嘛!你就是人家的一名助手,干吗那么认真。跟你老同学说句心里话吧,依我看呐,目前这个官司,打输了不用说是你的罪过,打赢了会拔出萝卜带出泥,还是你的罪过,信不信?” 王建设指着崔浩,笑道:“咳咳!你是一名人民律师,这个想法是危险的哈!” “你这么固执才危险呢!国有企业间的三角债,你欠我,我欠他,他又欠你,来回都是国家的。三角债现象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造就了三角债现象。贵公司这区区200万算什么呀,你这是何苦啊!” 王建设有些激动,说:“老同学,这200多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为它,酒厂父老兄弟姐妹得掉多少汗珠子!”王建设眼圈红了,接着说:“你没去看看,粮食酒车间的工人挥舞硕大的铁锨,挥汗如雨;包装车间刷酒瓶子的女工双手都泡烂了!装卸工累得直不起腰了却还连连感谢业务员:使劲卖酒啊,咱厂可全靠你们了!他们全然不知自己有多辛苦,更不知道他们的血汗钱会让奸商刮走。你说,作为总经理,我该怎么办?无动于衷,明哲保身吗?” 崔浩眨巴几下眼睛,又端起了酒杯:“我呢,也就是这么一说,提醒提醒你这个老同学。我敬重你,干!” 两人碰杯。崔浩突然又问:“今天姜董找你干嘛?” “着急,询问一下。” “哦,他着急什么……”崔浩让人莫名其妙地摇摇头,又问:“国有企业改制,你们公司最后究竟会花落谁家?你可是……” 王建设笑了:“你怎么关心起这个来了?你我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应对这些事还没有心得吗?摆正心态,安心工作!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 “可我是在为你鸣不平啊,依你的人格和能力,你应该掌舵。” 王建设哈哈大笑,用一个典故奚落崔浩:“吾与徐公孰美?爱我,怕我,还是有求于我,嗯?” “我可不是开玩笑。”崔浩很认真的样子。 “如果真有能力可以自己另创一番事业,何必觊觎别人的位子呢……不谈这个。你看,光顾喝酒,你倒是评价一下,这酒怎样?来,再喝一杯品一品。”王建设也有醉意,开始谈他愿意谈的事情。 “又来了!你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品酒师,我岂敢班门弄斧!你喝什么我就喝什么保证不吃亏。” “这是我们精心研制的石泉牌‘原浆酒’!目前市场上各种品牌的‘原浆酒’鱼龙混杂。实事求是地说,就数咱们的‘原浆酒’正宗,醇香甘冽原汁原味。”王建设认真地指给崔浩看 “多少度?” “69度。全国为数不多,甚至绝无仅有!真正的‘原浆酒’。” 崔浩大惊:“我说这酒劲感觉这么大呢!我这是第一次喝,不知深浅,可不敢再喝了。” “不行、不行,还得喝。你再喝一杯,我给你讲个关于酒劲的故事。” 崔浩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说:“对对对,放松一下!我喝,你讲!” “话说法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一起,用老鼠进行酒劲比赛。法国人拿出白兰地酒给一只老鼠喝了一杯,老鼠走了五步就醉倒了;日本人拿出清酒给另一只老鼠喝了一杯,老鼠走了三步,就醉倒了;中国人拿出咱的石泉牌‘原浆酒’给第三只老鼠喝了一杯,老鼠只走了一步……” “醉倒了?” “却扭头回了老鼠洞。”王建设笑笑。 “嗨!这酒劲原来不行啊。”崔浩笑着摇头。 “法国人和日本人跟你一样,刚要笑话中国酒,这时候,那只进洞的老鼠手持半块方砖冲出来,大声喊道:猫在哪?” 崔浩大笑起来:“你的酒都让老鼠变成老虎啦!” “一个小幽默,略加改动,以助酒兴。”王建设笑道。 “我算服了你了,讲笑话也离不开你的酒。” 天早就下起大雪。路灯的灯光里,雪花变成橘黄色纷纷扬扬地飘落。王建设和崔浩都实实在在地醉了。他们勾肩搭背,唱着南腔北调的歌儿,打着趔趄在雪地上前行。平日里自制力很强的王建设在一些应酬场合上很少因酒失态,今日不知道是因为在法庭上处于劣势地位而心情忧愤还是因为下午找到了有利于胜诉的证据而心里高兴,反正他和他的老同学是彻底地放纵了一把。两个人把汽车扔在料理店,你送我,我送你,折腾乏了才各自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