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十三)
恒源药业集团公司决定,为了确保薯蓣皂素总厂的原料供应,到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省组建药材公司,建设六十万亩黄姜生产基地,省平十五万亩。并由集团公司向每个省选派一名公司经理和一名技术副经理。关于黄姜的性能、作用、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及黄姜生产现状的资料,朱天福早已看到过,他很佩服项目开发课的同志把每个县(市)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听说他们的信息员连政府部门的官员都发展进来了,他们把远山县的情况也了解得比他还清楚。迄今为止,远山县由老促会牵头,在山区乡镇发展了6000余亩黄姜,只因投入不足,县委、县政府支持不力,没能形成更大规模,还处于群众自发性种植,自产自销阶段。上门收购的把价格压得太低,运出去卖又无人组织,老百姓虽尝到了甜头,因怕市场变化,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开手脚大搞。远山有荒山15万亩,二荒地6万余亩,若抓得好,仅远山一家就可以发展到10万亩,年纯收入可达3亿多。仅这一项,远山40万农民,人均年收入最低可增750元以上,真是远山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啊!朱天福受袁克义启发,他不安于长期呆在办公室,他想走出去干一番事业。自己从湖北出来,对乡镇工作很熟悉,这是他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他主动向宋总提出申请,要求回湖北发展黄姜基地,并表态一定能把这项工作抓好,完成宋总交给的重任。宋雨田虽有些舍不得他离开办公室,但见他态度坚决,朱天福又极力推荐杜婉云接替他的位置,杜婉云确是能胜任,也就同意了。 晚上,朱天福的心情无比激动,他想,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能为家乡父老效力的好机会,如果能在自己打工的几年内,把远山黄姜发展到10万亩,再把薯蓣皂素厂建起来,就为远山老百姓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了。他决定把公司取名为楚天公司,设在远山境内,以远山带全省,重点发展远山。 为了回远山迅速开展工作,他和技术经理一起拟定了可行性论证报告和远山县发展黄姜生产的规划和措施,提前寄给远山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让他们转交给书记和县长,以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只要县委、县政府重视这项工作,他有信心使这个规划很快实现,远山老百姓就能很快地致富起来。朱天福想,这个项目带回去,县委、县政府一定高兴。这个项目好就好在投资小,见效快,总公司包销、包技术指导,老百姓只管生产。。想到这些怎能叫朱天福不兴奋呢!另外还有一点使他兴奋的,是他也可以和王红梅长期生活在一起了,不用再过这种鳏寡孤独的生活了。 肩负着恒源药业集团公司的使命,朱天福带着技术经理满怀豪情地回到了湖北远山。 朱天福回到远山就直奔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首先他去了县委办找到刘主任,询问寄过来的报告牛书记有没有收到?签没签什么意见?刘主任说,牛书记一直在外面,很少回家,你的报告办公室早已转给他了,还没有签出来。朱天福就让刘主任带他去牛书记办公室查找。朱天福随刘主任一起走进牛书记办公室,办公室被通讯员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东西摆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办公桌右前角两摞一尺多高的待阅件堆放在那里。刘主任很快就从那文件堆的底层找到了朱天福的那份报告,虽然办公室附上了处理笺,刘主任也签给了牛书记阅处,然而牛书记太忙了,没空顾遐,就一直在这里睡大觉呢!朱天福看到后心里就凉了半截。 朱天福问:牛书记开会去了? 刘主任说:你们打工打出名啦!把我们牛书记忙坏了,到处来人邀请他去介绍经验,一场接一场的讲,这次又出去十多天了。 朱天福问:他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刘主任说:说不准,一周之内估计是难得回来的。他和其他书记不同,不告诉办公室的行踪,遇到特急事件就拔他的另一个专用手机。 朱天福想了想,掏出手机问牛书记的专用手机号码。刘主任显出很为难的样子,不肯告诉他。在朱天福再三的要求下才告诉他,并一再叮嘱他,不要说是他告诉他的。朱天福拨了牛书记的手机,手机传来“用户忙,请稍后再拨”的声音。又过了十来分钟再打过去,仍是同样的声音。打到第四次的时候终于打通了,朱天福通报了姓名。牛书记就先发制人,抢先说:你的事伍县长给我说过,我讲了两点意见,你去找他吧!我现在很忙。说完就关机了。 拎着包正准备出门的伍县长被朱天福拦在了门口。伍县长对他很热情,一边同他握手,一边将他迎进屋里去。伍县长笑着说:我们朱书记打工打出名堂来啦!不错,不错。你外出打工还不忘咱远山这穷旮旯啊!远山像你这样的打工干部还多几个就好了。 朱天福戏谑地说:领导把咱赶下海去,可别不管咱了。 伍县长说:你一个大书记怎么会呛水呢?不会的,决对不会的。我年纪大了,还等着你们来接我的班呢! 朱天福说:伍县长,您这不是打我的耳光吗?您那位子是我们能接的,我已经下压了,不指望提拔了,只想将来照顾我进城养老算了。 伍县长说:小朱,你这话只能对我讲啊,可别和别人讲了。你还年轻,不能有牢骚,牛书记点名让你们几个书记、乡镇长带头下去,他不会了待你们的。 朱天福说:你对我咋样,我心里明白。这话我当然只对你伍县长讲。在远山领导中就数您最关心我了,乡镇撤并我为什么没安排,您最清楚。” 伍县长摆了摆手说:别说了,别说了,过去了的别再提了,没意思。来,抽烟。说完伍县长给朱天福递去一支烟。 朱天福忙推了回去,说:还是抽我的吧!您看,见面一高兴我竟完了发烟。说完,掏出一包精品大中华,抽出一支递给伍县长,点燃。然后又从包里拿出一条放到伍县长面前说:这是打工干部孝敬您的。 伍县长笑了笑说:烟,我是来者不拒。钱,我是不敢收啊!说完便把那条大中华放进抽屉里去了。然后问:你来找我有事吧?是不是为黄姜基地的事? 朱天福说:还是伍县长体察民情,猜准了。我今天刚回远山,连家都没有回就找您这里来了。” 伍县长说:你还是先去找牛书记吧!他是老板。 朱天福说:我不找他,只找您。您是一县之长,经济工作归您管。 伍县长叹口气说:你当乡党委书记还不知道,书记实质上是党政一把手。牛书记虽主要精力抓改革,但经济工作还是他拍板算数。 朱天福说:现在我找到您了,您先表个态吧! 伍县长这时正襟危坐,作古正经地与朱天福谈起黄姜基地之事。他说:小朱,关于黄姜基地的事,牛书记说了,县里不插手,让你们自己搞。这个项目确实是远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工程,我很感兴趣。你这事我看能不能这样,你去找老县长杜鸣,他现在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让老促会帮你抓。老同志有老同志的优势,远山的黄姜就是老促会抓起来的,已经抓出一些经验来了,省、市老促会还发过他们的典型材料呢!远山群众对发展黄姜有积极性,你们来了他们是求之不得。听说省、市老促会还有发展基金呢!我把你的事已同杜县长吹了风,他很高兴。今后只要我能帮得上的,我会尽力而为的。 朱天福听了伍县长转告牛书记的两点意见后,一颗火热的心像掉进了冰窖里似的凉到了极点,希望几乎熄灭了。但听了伍县长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后,熄灭了的希望一下子又燃烧起来了。无比感激地说:谢谢您,您能做到这样我很高兴,我会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恒源交给我的任务,为远山人民办一件好事。 鉴于牛书记对黄姜项目的态度,朱天福没有把楚天公司设在远山县,而是设在远山县所在的岭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