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一章启程
一个月后,学校开学,我带着从小到大所有的积蓄和简单的行囊,坐上了通往外省那个小城镇的列车,拥挤的站台,布满送别的人们,只是,没有人是来送我的,那天,家里依然有场Party,为祝贺姐姐考进名牌大学而举办的。 列车上,我打开笔记本开始盘算,自己只有一万多元的积蓄,只够交一年的学杂费和几个月的生活费,胡乱在笔记本上划着,算计哪些开支以后要能省就省,又列举自己能干的工作,总要靠打工赚下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父亲已终止了对我的经济扶持,母亲很伤心,对我的状况不闻不问,大概想给我点惩罚。想着以后的日子,真有些惶恐,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更多的还是期待,看着窗外,那飞速掠过,倒退的树木,第一次闻着了自由的气息,心狂跳不已。 我的大学并不像父亲所想象的那样不堪,在苏北一个小镇的郊区,虽说不大,却很幽静,学生很多,也都不是不学无术让人生厌的人,相反,他们很热情,乐于助人,第一天到这里时我就喜欢上这里,感觉这里有种特别的魅力,平易近人,让我深深为之着迷。 远离家乡的我竟很快融入这的环境中,变得开朗,自信,活跃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在同学中也渐渐树立了威信,感觉上,我竟有点姐姐的影子,也许这才是一直被压抑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大二新学年,我以高票当选新一届的学生会主席,加上还要同时兼几份工赚学费生活费,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 另外还交了两个好朋友,周筱筱和赖萍,周筱筱是个漂亮的女孩,在商场的化妆品柜台打工,喜欢在下班的时候拿柜台上的试用装擦抹在脸上,然后每天跟不同的男孩去约会。赖萍带着厚重的眼镜,不多说话,闲余的时候总在一遍一遍的抄课堂笔记,摘重点,最常说的口头禅就是“趁着年轻,要好好学习,虚度光阴是犯罪”,这句话她对周筱筱说得最多遍,而周筱筱总会说“学无止境,年轻时当然享受青春才是头等大事”。有时候很困惑,这样截然不同的三个人怎么会成为死党,可是,和她们就是很投缘。 大学上了两年,总共就回家了两次,每次在家都没住超过5天,因为回家路费太贵,也因为要赶着回去打工,母亲已经原谅了我,每回来一次都念叨着,瘦了,不会照顾自己什么的,走的时候也都会偷偷塞钱给我,只是我每次都不会收,和父亲还憋着一口气,不像被看扁。母亲便只能在行囊里竟可能的多塞吃的。父亲也还是不理我,不问我情况,好像看我还能坚持多久,这部戏还能演到什么程度。姐姐还像从前一样,在学校里是个风云人物,漂亮,开朗,有才华,身后也多了一大群追求者。而姐妹见面也还和原来一样,没什么话讲。 大二暑假,辞去了打工的工作回家,学校每年有五个名额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作交换生,学期三年,我在大一时知道学校有这个项目时就一直朝这个目标前进,大二暑假的那次预考,已进入了全校前20的候选名单,接下来,就要准备九月份的德语和英语的笔试和口试部分,虽让从大一开始已经在努力学习德语,但因为一直没有人好好的指导过,心里总是没底。20选5,压力还是很大。坐在列车上,心理难得的放松,脑里还在盘算着回去找谁教我德语,或者直接报个补习班。 也许真的是太累了,下火车的时候有些晕车,在家睡了两天,脑袋还是晕晕的,姐姐出去玩了,她是乐于结交朋友的人,每天都有一大帮的人在门外等她,走的时候姐姐也叫我一起去,但我回绝了,该养足精神开始更严厉的训练。 晚饭时父亲问了我一些问题,因为学的是经济和管理,父亲列举了公司的一些状况和弊病,要我和姐姐回答,我不知道自己回答得是否让父亲满意,但我是尽自己所知去回答了。 “听说你在那当上学生会主席了?”父亲不经意的说起。 “是的。”我恭敬的回答。 “有空多读书就好了,做干部浪费时间又耗精力。” “我当选是同学对我的信任,而且,我学的是管理,学生会也是一个集体,我正好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公司的缩影来进行管理,也算学以致用,锻炼一下自己。看自己究竟学会了多少。” 父亲点点头没说什么,一会又问:“你在那都打哪些工。” “家教,站柜台,发传单,卖冰饮,做些平面设计,还有些零活都干。”如实告诉父亲。 “觉得怎么样? ” “要赚钱并不难,难得是要舍下这面子。” “怎么说。” “没什么说的,当生活费用尽的时候,饿着肚子在街上发传单叫卖冰饮的时候,脑子里就净是这句话。” 母亲听着,可能觉得我吃了很多的苦,慢慢地站起身,走到隔壁客厅去擦眼泪。 父亲仍是接着问,“后悔过吗?本来可以上名牌大学,无忧无虑的。” “我不曾后悔,相反我觉得很庆幸,如果我当时听从你的安排,我现在可能还是很无知,什么都不懂,这些经历带给我的,有时比书本上的更实用。” 父亲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我想他一定不再把我当那个沉默不语呆呆傻傻的小女儿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心里在感叹,这个小女儿,比以前是大不同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会细心安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不再是当初那个不顾前后只想自由的女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