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三章冬天来了

  秋天的日子过得快,北风一刮,冬天就来了。

  强盗鬼子的打铁店的生意冷清了好多,他们得到过完年宵生意才会好起来。犁头耙头开春也大概得换新了。这强盗鬼子是村人给叫出来的,他家祖辈都是打铁的,到了他这一代也不例外。他生得像张飞一般,满脸胡子渣,吃饭喝酒那真是像强盗一样。满身的肥肉横着长,打起铁来,浑身肉颤。打铁店在天官第这条街巷里,小妹每日从学堂回来都要经过他家的打铁店。这强盗鬼子一家只要有钱便要大酒大肉的花,没了就到处借。哪家要是杀猪了,他准来收供费。这是他巧立的名目,一头猪要给他几斤肉。不过世代都这样,杀猪都是要交费的,所以也就没人想起这事不合理来。家里实在没钱没米了,他就让他婆娘回娘家去背些米来。要不就是到处借,往往三十夜也得借钱借米过年。也真对得起他这名字,他一借到钱就关起门来吃大肉喝大酒,像自家钱一样大花。家乡人都怕了他了,不过他要是有足够的余钱也许是会还的,但他从来不曾有过余钱,一有钱就花了,就是开春了打铁生意好了,也不例外。

  炮仗店的生意倒是好起来了。冬天来了,闲着没事的婆娘小孩都到炮仗店打零工,做炮仗。这炮仗店就在明经第里,前堂店铺,中堂店老板住,后堂就是炮仗作坊。这炮仗店老板姓谢,是个广东人,来这做生意也有好几代了。人们都叫这谢老板四只眼,只因他带着一副小而圆的镶金边眼镜。四只眼的老婆是本地人,平日里也好打扮,年轻时曾是这一带的一枝花,据说当年她身上的香气能从明经第飘到天官第,这会儿已是半老徐娘,仍是风韵犹存。饭后茶余,无聊的人们总爱拿翠翠和这四只眼老婆比。可翠翠是瞧不上四只眼婆娘的,她就亲眼目睹在易祠的戏台前看戏时,几个外村的男人瞟她时她的那种心神荡漾和谄媚娇笑。更有甚,就是在炮仗作坊里,她也老端着个茶水,穿着过于短的花裙在男人眼前飘来飘去。翠翠觉得她骨子里水性杨花,只是这四只眼盯得严,这才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其实,说实在话,这四只眼也不是软柿子,先不说他这块头大,就是力气也是顶大的。曾经在打铁店就和强盗鬼子堵过一次,比赛打铁,后来这四只眼硬是把强盗鬼子给比下去了。这四只眼严严实实地管住了他那婆娘,可这婆娘心里是敞开的,其他男人是有条件就能进去的。炮仗店所在的明经第后面就紧靠着孝节牌坊的,“旌表儒士吴循爱之妻车氏坊”。四只眼老婆每次看着牌坊上这几个硕大的石刻字便摇着头,她是想不通,为何这车氏能在夫君亡后度过这余下的六十载,她想着,这二十岁守寡的车氏难道不是女人!

  冬天里的雨在这青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更显得幽冷。下过雨的灰墙和石板路,缠绕着孤寂的愁思。人们下午四点钟不到便都拢着袖子穿过南北巷子,回到那温暖而通透的房屋里。小妹每每在下过雨的巷子里行走,总是不禁惆怅不已。尤其是看着巷子里水渠边的爬山虎叶子已经落光,纷纷扬扬地飘落水中,千般环绕万般流转。小妹看到了岁月,真真切切地顺着这水渠里的水流向未知。

  回到家里,清香婶娘正和几个老人在烤火聊天。她们一人挽着一个火盆。小妹看着火盆,觉得温馨,似乎这火盆就代表了呢呢哝哝的老人们的低缓的言语,代表了淘气的小孩放着谷子爆成爆米花般的乐趣。小妹收好雨伞,天井里四水汇下,水沟里已经满了,这些冰冷的雨水,也只有鱼儿才能那样自由地在鱼缸里游动。若是夏日,小妹肯定要掬一瓢水好好凉快凉快。

  “小妹,天冷了,快来烤火吧。”清香婶娘一直这样和蔼,她把小妹当亲闺女看。

  “婶娘,我不冷,我想回房整理一下。琳婆,锦华婆你们烤火聊天吧。”小妹笑着让她们继续烤火聊天不用管她,便自个人进后堂房里去了。

  “小妹真是个乖巧的姑娘,人好看心也善。谁家娶了这样的媳妇,是有福气的。”琳婆对着小妹走后的背影笑着说。

  “她确实是个懂事的姑娘,书也教得好,上回校长大人来我家还直夸她教得好。”清香婶娘满意地看着小妹轻轻地关上后堂门。

  木板床顶上的牡丹仍开得饱满热闹,凤凰仍看着这吉祥的意象。清香婶娘已经给她加了床新打的被子,鸳鸯戏水,花满人间的被面喜庆而温暖。踏脚凳上放着烤火的小棉被,古老的木柜子里新添了一些正凯给小妹买的书。这些书都是从浒湾买来的,浒湾素有木刻印书之乡美益,那里自明朝便开始有的书铺街,印出来的古典书籍销往全国,书铺街面的“琅嬛中华”的石匾额便可见当年的印书业的繁盛。正凯不知在浒湾的哪个铺子里买到一些极为古旧的线装书,四大名著还有许多宋词元曲书籍等。小妹下了学有空便也看起这些书来,其实在寺里,了如居士给过小妹这方面很多的熏陶。现在人大了,入俗了,对这些诗词里的俗世情感更有感触,这便越看越是喜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