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3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磨练,吴源源已经完全适应了牧区生活,经历了冬季暴风雪的洗礼,一个白皙的城市姑娘已经完全变成了和当地人一样的黑红色面孔。这个冬季,她学会了更多的牧业活计,也长了不少的力气,她能身背7个羊羔跟着羊群走一天(母羊在冬季生产,牧羊人要身背毛毡口袋及时地将刚生下的羊羔放进去以免冻死,同时还要记住每一只生产的母羊和它的羊羔,搞混了的话,母羊是不负责喂养其他羊羔的):还学会了踩羊砖子(起羊圈):给羊打防疫针等。 1969年的初秋,大队用知青的安家费在饲料基地盖了一排十间土坯房子。知青们陆续从牧营地回来了,总算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了,虽然很简陋看上去既不遮风也不挡雨,但是总算是能安顿下来过自己的生活了。基本上是四个人住一间,日常用品也都安置好了,还给了两口大缸用来放水,男生们使用一口,女生们使用一口。还空出一间房子作凉房,大家可以在里面放些杂物。 饲料基地坐落在大队的西部,原来是一座古城,叫做库略图,现在还有那老城墙的基础,一个长方形的高土埂子。出了西城墙是一片田地,那里种植着青莜麦和菜籽,长势很旺。城墙东面的土埂子上有一间较大的土坯房和两幢土圪疸(小型保暖土坯房不用很多的木料和椽檩),住着3户人家。在往东走是一座人造水库,就是一眼机井,有柴油发动机可以将机井里的水通过渠道灌溉到农田里。这水井有自流的道口,供人们的食用以及牲口们的饮用,自流水把这附近的土地灌溉得很潮湿,自然形成了一条小河,草势长得很旺,有很多的沙葱和野韭菜、蘑菇就生长在高大的芷芨草丛里,一条宽大的沙河将不高的山脉与平地分割开来,到了夏天时常有汹涌的山洪咆哮着从这里经过,由于此地水草丰美,经常有成群的沙鸡和成对的鸿雁栖息在这里。 知青们陆续的从畜群点回来了,从此这里开始有了生机。劳动了一天,吃饱了饭就开始娱乐了,有的下棋,有的打牌,还有的演唱样板戏,虽说没有电灯光的照亮,可这里也是一片灯火辉煌,连续九间房屋都在亮着煤油灯,这在草原上算是新鲜事了。住在城墙上面的邻居们也时常领着孩子们来玩,还不时地引来赶脚的大马车,车倌们经常为了欣赏知青们的演唱而停留下来住上一夜,有的还为知青们留下农区的蔬菜呢。 沙万青是个老高二的学生,也称67届高中毕业生。在学校时他是个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学校篮球队的队员,身高体壮,宽宽的肩膀,长长的腿,相貌也很英俊,大脸庞大眼睛,见到人总是面带微笑,颇有一些人缘,只要他在篮球场地比赛总有许多人来观看,其中不乏女同学。这次到牧区插队是篮球队队员们一同申请的,但是经过考核只批准了他和另外一名队员,在来内蒙的火车上又将他们分开了,一个到了边境公社,他就来到了这里。虽说是独立在这里他很快就和当地人以及其他知青们混熟了,他有一股热情和豪爽,还会演唱样板戏,在知青中威信很高。 那天晚上,京胡手已经拉好了架子,一遍遍的催促人们该演唱了,可是有的人还没吃完饭呢。时间不长,就听到了一个高亢的女声在演唱李铁梅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京胡的激越伴奏更显得演唱的韵味优美动听。人们纷纷都从自己的房间出来了,看到了一个俊秀的女孩子,高高的个子,梳着两条大辫子,后背对着大家在唱戏,她就是初中二年级的女生殷秀芬。 沙万青顾不得手中饭碗,抹了把嘴就急匆匆的跑出去了。他来到京胡手跟前,一边听着殷秀芬的演唱,一边随着节拍敲击着木头门框。唱罢一曲,意犹未尽。 京胡手说:“你们两个来个对唱吧,就唱《红灯记》里的,爹爹留下无价宝。” “好啊”沙万青满不在乎,斜眼看看殷秀芬,示意问她同意不同意,她腼腆的点了点头。没想到一次唱下来居然是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配合得惟妙惟肖,就这样,他们俩人演唱的“爹爹留下无价宝”唱红了草原,还曾经被推荐到公社为学毛著积极分子大会演唱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