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一章
编辑部主任的面试安排在报社会议室进行。 报业集团来了三位领导,加上社长、总编,组成了五人组的面试班子。 阿M被告知第二个面试。 第一个自然就是田君威。 阿M呆在自己的办公室等待被召唤。 阿M的心思根本不在面试上。她的脑子里装满了关于颜家别墅的所有的信息。早上上班后,她就拨通了莲花荡管理处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向他证实颜家别墅失火这条新闻。看来那位主任对阿M印象很深,当阿M一说自己是交通报的记者,前几天来莲花荡采访过,对方就接上话道:“知道知道,不过,很遗憾,颜家别墅昨天被一场天火烧毁了。” “被天火烧毁了?”阿M吃惊不小。 “当地人都这么说。中午的时候,天空突然打了个雷,电闪雷鸣之中,颜家别墅就燃了起来。” 果然与天空突然响起的那声闷雷有关。后面那位主任还说些什么,阿M统统记不得了,只是在挂电话时,对方说“莲花荡还有很多有趣的景点欢迎美女记者再来采访”,阿M才敷衍地应道:“好好好,有空我一定再来采访。”挂了电话,她百思不得其解,这颜家别墅的失火是偶然还是天意?雷能霹死人,也能引起火灾,这是有科学常识可以证明的。但由于她的出现而引发一场火灾,究竟是偶然还是天意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是天意,那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如果自己和那位梅莹小姐真有前世今生,那么,颜家别墅遭遇天火被焚,是否意味着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如果是这样,自己还要那个编辑部主任干什么? 阿M的神情没有逃过一个办公室的刘敏的注视,小伙子以为阿M是紧张所致。等到田君威进入会议室后,刘敏好心地提醒她:“田君威没法与你比的,要有信心,我们几个等着你的好消息。” 听到刘敏的话,阿M讶异地回道:“那种场面我能应付。” “那太好了。我就等着你这句话。” 田君威进到会议室大约半小时后,林森林走到阿M办公室门口,探进身子朝阿M招招手,“轮到你了。” 阿M站起身,走出办公室。 刘敏在她身后鼓励道:“放松些。” 阿M跟着林森林走到会议室门外,正遇上田君威推门出来,阿M瞄一眼田君威,是喜是忧,从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阿M心想,哟,这家伙,成熟了不少,心里藏的住事了。想到这,轻轻一笑,推门而入。 会议室椭圆形会议桌前,面试官一字排开坐在一侧,另一侧自然是留给被面试人的了。阿M因为已经萌生退出角逐之意,所以,此番面试,十分放松。 故事发生到这儿,得多交待几句有关阿M的音容笑貌了。就像所有的爱情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阿M是个长得很迷人的女孩子,尤其她的微笑,格外迷人。若放在古时候,被少见多怪的无聊文人见了,肯定又会胡诌几句诸如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拙文酸句出来。好在阿M生在当下,电视里画报上,众生百姓美人见得多了,初见阿M,最多多看几眼。这段时间,阿M由于时常流鼻血引起贫血,脸色略显苍白,加上迷人的微笑,那是怎样的一番风韵,相信她还没开口说话,已在考试官心中多了几分好感几分怜惜。 总编是原来的报社总编,对阿M的能力和实力知根知底。尽管田君威也是原交通报人,但自从报社被报业集团接管后,他与接收大员本社社长走得比较近,自然也就得罪了总编,所以,对编辑部主任人选,总编希望阿M能够胜出。 至于报业集团派来的三位考试官,应该会比较客观地来评价两位面试者。哪怕事先社长有可能打过招呼了,但面对阿M惊人的美丽,恐怕想要不偏袒阿M都难。 何况阿M不是花瓶人物。 对办报她有自己的见解。 考试官中一位来自报业集团的同志提问:“你认为新组建的交通报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阿M考虑了一下,回道:“就目前看,依靠所在的行业开展广告和报纸发行必不可少。因为行业报的存在本身就是报纸市场经过细分后的产物。但从长期生存和发展考虑,必须要在不断扩大报纸外延上动脑筋。扩大交通新闻的报道面。吃住行,民生三件事,交通占了其中一件,老百姓行的顺畅吗?行的安全吗?行的快捷吗?我们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建的时候反对声一片,都说花这么大的价钱修路,还不如花钱疏通运河,发挥水上运输的纽带作用。省政府顶着压力拍板修高速公路。然而,好事并没办好,这条高速公路建好通车至今,三日两头都在修修补补,老百姓议论很多,问题出在哪里值得好好探寻。还有铁路,这几年一直在提速,速度提上去了,铁老大的冷漠又改变了几分?民航的正点率几何?航班误点,乘客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吗?得到合理的赔偿了吗?这都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也需要我们进行适时的舆论监督。围绕‘行’,还带出了别的产业,餐饮业,旅游宾馆业,甚至整个消费市场都可涉及。所以作为办报人,不能只把目光落在本行业上,这样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尤其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报刊市场,放弃制高点,就等于放弃发展的机会。” “你认为我们,也就是今日交通报的市场制高点在哪里?”社长提问。 “我刚才所说的是交通报大的市场定位,也就是宏观的市场。微观的,也就是我们目前要找的市场定位,应该面向中等收入的阶层和家庭,向他们提供出行时的最合理的消费资讯。这个层面的人,吃饱穿暖早已不是问题,他们需要经济力量所能承受的精神消费,出行、旅游是他们的首选。这部分人的阅读群也就是我们要抢占的制高点。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走哪条线路比较合理;长途或短途旅行,是坐火车好,是坐汽车好,还是坐飞机好;自驾车出行应该注意什么,等等,不一而足。城市类报纸也在做这方面的文章,但他们只是零打碎敲,绝对没有我们专业,即使资讯的获取,也没有我们便利。” “为什么不定位在高等收入人群?他们出行的花费应该比中等收入者更高呀!”社长显然对阿M的思路有了兴趣。 阿M微微一笑,“是啊,现在国内不是有很多杂志刊物都在做精英人物的文章,可您想过没有,高等收入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国内旅游,他们的出行方案很多都往国外走,介绍国外的旅游风光自然好,但我们能拿到第一手资料吗?再说,我们需要覆盖面,一份杂志,做到五千一万的发行量已经蛮不错了,但报纸不行,报纸发行这么些就无法生存。我们需要十几万份的发行量才能生存,所以我们的目光只能面向中等收入阶层。” 社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显然他把阿M的意见听进去了。 “这是报纸的市场定位,你也算是交通报的老人儿了,你认为依照目前的运行机制还需要做哪方面的改革?”总编开始提问。 “采编工作和发行、广告尽快分离。想方设法促使发行、广告吸纳、引进民间资本来经营,以雄厚的物质基础来达到优化报纸质量的目的。”这个观点是阿M的,也是总编的。交通报被报业集团接管后,对方派来一位社长,社长一任后,不知抓什么好,老是插手总编辑这一块工作,弄得总编辑工作起来缩手缩脚,或者两个人常常为一些编辑编务上的事情扯皮。总编与阿M闲聊时探讨过自己这方面的困惑,阿M直言不讳地指出过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社长没有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今天面试,反正也不想当这个编辑部主任,所以,说话也就少了许多顾忌。 社长倒也是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人,他听了阿M的想法,追问了一句:“你的思路有实施的可能吗,也就是引进民间资本?” “怎么没有?我们省民营经济这么发达,有些民间资本囤积在手上不知作何投资才好。投资报业,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弄得好,就会掘到第一桶金。” “可那是什么样的投入,几千万哪!”最早提问的那位报业集团的同志感叹。 阿M继续阐述:“现在办报的市场门槛越来越高,某种程度上来说,办报比办企业投入更大,没有几千万的投入,要想优化报纸质量,那是痴人说梦。但运作得好,将来产生的回报也会很大。不是有统计材料说,目前国内市场,报业这一块属于创税大户。税收多,自然利润也大。所以,采编工作和广告发行分离后,广告发行可以以股份制形式来吸纳各种资本,报业集团是一股,交通厅也可以作为投资一方,再吸纳一部分包括路桥建设方面的企业进行投资,就是几千万的投入了,然后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扶植达到真正做强的目的。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的方案,真要做好,那是要花费很大精力的。前提是我们要敢想,没有想法,没有思路,即使机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接不住。美国人有句谚语,即使天上掉下馅儿饼,你也得跑到屋外去接。” 听了阿M的这番话,社长是怎么想的尚不清楚,三位报业集团派来的考试官在频频点头。接着其中一位例行公事似地问:“如果这次你竞聘成功了,你将怎么样开展工作?如果没有成功,你又将如何面对?” 阿M点点头,自信地回答:“我知道我不会失败,所以后一个问题不存在。至于前一个如果,各位领导,我现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能担任这个编辑部主任。是健康的原因。我最近身体一直不适,一直在医院检查确诊,万一被确诊得了比较严重的疾病不能正常工作,就会给报社工作带来影响。报社刚刚重组,需要每一位员工辛勤工作,所以,我建议还是考虑田君威来做编辑部主任吧。” 刚才那位例行公事提问的考试官惊讶地说:“既然如此,你早就应该退出。” 总编解释道:“她是早就提出要退出面试的,下面员工要她当编辑部主任的呼声很高,社委会研究后还是要她参加这次面试。”接着,总编转向阿M,“不是还没确诊嘛,万一没啥大病,不是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了。” “这有什么!我还年轻,机会有的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嘛。”阿M说得十分洒脱。与健康的生命相比,职务微不足道。 “那好,我们研究一下。”社长说。 阿M站起身,“我该退出了。谢谢各位领导,花了这么多时间听我的胡言乱语,抱歉!”说完,阿M歪一下身子作了个鞠躬的姿势,离开了会议室。 “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编辑部主任的人选吧。”阿M离开会议室后,社长招呼其余四位考试官。“你们提一个初步意见,我们形成文件后报一下集团人事处。” “好好。”“行。”四位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社长用手机拨打林森林手机虚拟号,拨通后吩咐道:“老林,你马上过来作个会议记录。还有,我让你准备的劳务费也一并带来。” 一会儿,林森林夹着会议记录本进来了。他坐下后,社长就主持开会。他说:“原来我的意见倾向于让田君威上,但刚才听了华夜同志的面试,”华夜是阿M的大名,“我倒觉得这位女同志是难得的人才,思路清晰,有虚的,有实的,而且平时业务能力也不错。”社长的态度倒比较公正,这也是总编南蒙不曾预料到的。 刚才那位例行公事提问的考试官不无忧虑地说:“我赞成林社长的意见。只是身体状况也很重要,真的如果被医院确诊得了什么重病,我们硬把她弄到编辑部主任的位置上,对工作对她个人都是不负责的。鉴于此,我个人意见还是定田君威。正像华夜自己所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她的身体确诊没什么大碍,以后机会有的是,她才二十几岁,而我们的报业要发展壮大,需要很多年轻有为的优秀报业人才。” 其他两位表示赞同地点点头。 总编南蒙见此,也作了表态发言,他说:“华夜进报社后,我是看着她成长起来的,业务能力没的说,人缘也好,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编辑部主任人选。但她的身体问题确实需要考虑,万一真有什么问题,提了编辑部主任等于没提。从工作实际出发,我表个态度,同意提田君威吧。” 意见比较集中了。“那我们这里就定田君威吧。”社长说,“南总,周一上午开个社委会最后确定人选,然后让林森林拟个报批文件,您看怎么样?” “行。”南蒙表示同意。 社长又把目光转向林森林,“这个会结束后,你就通知社委会全体同志周一上午九点钟召开人事会议。”他见林森林在会议记录本上记下了这件事,又道:“集团来的三位考试官陪了我们一个下午辛苦了,我们也不特地安排吃饭了,发一点劳务费以作酬谢吧。” 三位考试官同时摆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是我们的工作。” 林森林也不管他们要不要,站起身,在他们每个人面前放了一只信封。接着,社长就说:“下午就到这里,散会。”说完站起身打头里走了。 南总和林森林紧随其后走了出去。 集团来的三位同志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伸手收受了刚才林森林摆在他们各自面前的信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