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24
近两天,我一直照看着儿子,寸步不离。儿子在家随意玩耍着,不时向我请教一些不沾边的问题。“爸爸,你说,我为什么是‘我’啊?”儿子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我,说“你为什么是‘你’啊?” 我惊讶地望着儿子,这个问题太深奥了!说句实在话,我还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只能勉强地告诉儿子:“在这个世界上,从人称上说,只有三个人——你,我,他(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唯一的!” 儿子歪着脑袋,眨巴着大眼睛,忽闪忽闪地,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慢吞吞地说:“爸爸,我也是世界上的唯一?” “是的,我的儿子!”我自豪地抚摩着儿子的脑袋,说,“你是爸爸妈妈的唯一,也是世界上的唯一!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我分明看到儿子挺了挺胸脯:那种自信,那种自豪,让我感动。 是呀,“我为什么是‘我’啊?” 儿子信心十足地玩折纸飞机的游戏去了,我望着儿子的身影,却陷入了深思。假如我的儿子生在了别人的家里,那就不再是我的儿子了;假如我生在了别人的家里,我就不再是我父母的儿子了。想到这里,连我都感觉好玩!哦,不,我是感觉有点迷茫。 “我到底是谁?”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的时候,妻子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伸出手,摸了摸我的额头,我问怎么了,妻子笑着说:“你是不是发烧?” “我没发烧!” “你是不是神经病啦!”妻子说着,便咯咯地笑了起来,笑的让我有些难堪,笑的让我感觉自己有些天真。而我仍然疑惑着:“我到底是谁?” 根据中国古代“物我合一”的思想,“我”就是世间的万物,世间的万物就是“我”。那么“我”呢?我到底是什么?我是谁? “不要再思考这个问题了啊,再思考这个问题,你可就真的走火入魔了啊!”妻子大笑着,说。 不思考也罢!太多的思考,有时候是自找烦恼,甚至也很无聊。比如,我一直认为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求证1+1为什么等于2的问题,是很无聊的。1+1不等于2,能等于几呢?比如一个鸡蛋加上一个鸡蛋,就等于两个鸡蛋!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也往往是1+1=1!比如,把一堆土与另一堆土合起来,就是一大堆土!再比如,男女作爱的时候,也是1+1=1!但是,作爱的男女仍然还是两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各自的体验与思想! 既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那么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就要尊重别人,就要爱护他人,就要把别人也看作人!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一撇一捺的完美组合,才构造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如一撇一捺组合的不好,就不是“人”了,或者是个“八”,或者是个“入”,或者是个“×”。 我大惊失色:我是不是悟出了“人”道?或者说是“为人”之道? 有人说,“人”字的那一撇是男人,那一捺是女人:男人需要女人的支撑!这样说来,男人如果没有女人的支撑,很明显,男人就会坍塌下来,男人也就不再是“人”了,只能是一个横躺着的“一”。但在现世上,即便男人没有女人的支撑,男人仍旧是“人”,甚至过的还相当的潇洒! 还有人说,“人”字的那一撇是物质,那一捺是精神: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这样说来,人一旦没有精神的支撑,即便只有物质的存在,也只能如同行尸走肉。但在现世上,那些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的“行尸走肉”的人,活的也很滋润! 我们把“人”理解成象形文字比较好!那就是做人要站着,仔细的看看吧,跪着的“人”,能叫做“人”吗?做人要有两条腿!仔细的看看吧,没有两条腿的人,还能叫做“人”吗?这里的两条腿,当然不一定指的是实际的两条腿,而是象征意义的两条腿!代表的是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主见与行动。 以前,我也曾和家人谈论过有关“人”的话题。 奶奶说:“人嘛,咳咳……活着就是人;死了,就成鬼了。” 爹说:“人,顾名思义,就是站直腿、抬起头面对一切,这就是人!” 娘说:“人,和猪啊,狗啊,兔子啊,一样的!只是人说的话,人能听得懂;那些猪啊,狗啊,兔子啊,说的话,人听不懂罢了。” …… 春云说:“人,关键在于享受每一天!至少应该每乐找乐,不能太委屈自己!” 妻子说“人啊,就要为世间留下些什么,至少应该留下些美好的东西!”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