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1.引子
高高的灵谷山耸入云端,山下那条清澈的谷水河缓缓流向山外,这高山流水,千百年来就这样默默地横亘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地方。在灵谷山的半腰处,隐隐约约可见一爿斑驳硫璃瓦、褚红砖砌墙的古刹,当地人叫它灵谷寺。 人们常说,天下名山僧占遍,这灵谷山虽不出名,但却有其独到之处。因为灵谷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有风水吉兆。只要你站在寺庙的台阶上,一眼就能俯瞰到两省区几十平方公里的风光。纵横纤陌的田野,密密匝匝的森林,若隐若现的村寨,尽收眼底。 如今你要是站在寺庙的台阶上放眼南望,首先进入眼帘的那片建筑物,就是坐落于广西境内炎井村的跨省希望小学。一色的青砖青瓦,上下两层共8间校舍。校舍前的小操场上,四周刚栽了杉树,树腰还涂了白石灰。操场中间摆放着一尊牢固的大青石,石头眼里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国旗在群山峻岭间随风飘扬,让人肃穆起敬。 今天是个喜悦的日子,希望小学落成一周年,也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准备参加庆典会及开学典礼的林天教授,是桂海大学旅游系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希望小学唯一的出资人。此时,他正与童年时的好朋友、灵谷寺现任住持易咸法师站在寺庙前的台阶上眺望学校。这所学校虽然是招收两省区的孩子,但目前在校生只有20多个,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学校设一、二年级,三年级要到10多公里山路外的温泉镇完小去读。 希望小学所在的炎井村属广西地界,但几十户村民却分居在十几个山头上。这中间两省区的村民也跨省杂居,他们彼此只见炊烟袅袅,却难闻鸡犬之声,因为山与山之间都有七、八里路,看山跑死马。从炎井村到温泉镇的路上,有一口地热喷井,两地为此得名。村镇间山路相连,从镇上到县城50多公里,到桂林市100多公里,到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有400多公里,算是偏远山区了。 林天教授是专门来参加学校庆典的,而且校庆的时间已到,为什么他还跟易咸法师站在寺庙前举步不前呢?原来是他儿媳杨星提前通报了消息,说是校舍用地的补偿费一直未到位,村民与镇政府有债务纠纷。村民们扬言,等校庆这天领导和林教授都到了,要当面说清楚,不然就封门停课。杨星担心闹出乱子,就劝家公别到学校来。 操场上摆着三张课桌和几张板凳,那是预备给领导坐的,课桌后面还用竹竿挑起一幅横幅,上面贴着“热烈庆祝炎井村希望小学建校一周年”字样。开会时间到了,领导却一个未到,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杨星带着孩子们排好队,升完国旗就开始上课了。这个校庆不但不热烈,倒显得冷冷清清。杨星不在乎这点,只要不耽误孩子的课,她就高兴。 林天和易咸所站的位置,正好对着校舍门窗,透过明亮的玻璃窗,他们看到杨星正带领孩子们朗诵课文《升国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在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林天的小孙子林小年是一年级新生,她妈妈杨星专程从南宁市带到这入学的。她要让山里的孩子们看到,希望小学也有城里的孩子来读书。此时,坐在第一排的林小年正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的跟着妈妈朗读课本,小家伙长得特别可爱,看得林天与易咸都会心地笑了笑。 正当他二人望着课堂高兴的时候,突然见山下有几十个村民提着棍棒走上来。这些人直奔崭新的校舍前,不分青红皂白,对着门窗猛砸起来。转眼间,门窗被砸得稀巴烂,玻璃碎片散落在课桌上。杨星被惊得目瞪口呆,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 林天心里明白,这就是村民与镇政府债务纠纷的升级。易咸见他情绪有些波动,赶忙扶他走进禅房休息。还没等他二人落坐,就听见有人大声吼道:“师傅,听说林教授回来了是吗?我们想见见他,他不能骗我们啊,征地的钱一年多了,一分也没给我们。能不能叫他出来一下?我们想请他跟我们一块到镇政府去一趟……”易咸法师深感事态的严重后果,他劝林天到内房休憩,自己独步走出山门。面对寺庙前几十双怒火燃烧的眼睛,他双手合一念了声“阿弥陀佛”:“诸位施主请息怒,此乃佛门胜地,切忌高声喧哗。林教授原先说今日到炎井,但此时已日出多时,仍未见到来,想必有要事缠身。一旦他到来,贫僧定会跟他一块陪诸位到政府去。”短短几句善言,就轻而易举地退走了怒不可遏的村民,由此可见佛法如坚。打发走滋事者,易咸回到禅房,打算给林天做斋饭,不想就在此时,杨星带着儿子林小年急匆匆跑到庙里来,她气喘吁吁地对易咸法师说:“快,别让我爸在寺里呆,快回城。万一他们发现他在你这里,还会再上来的。到那时,就怕激动的时候什么过火的事都能做出来。”林天在内房似乎听见了杨星的话,他忧心忡忡地走了出来。林小年一看到爷爷,猛地扑进林天怀里,哭喊着说:“不,我不让爷爷走,我要爷爷……”林天见到孙子,顿时百感交织,他一把楼过小年,忍不住老泪纵横。是啊,他能不动情吗?为了镇政府与群众的债务问题,他已经很久没进山了。这次回来,满以为矛盾解决了,可以跟孙子好好亲亲,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 易咸法师看到祖孙三代人如此相逢,也不禁掉下泪来。因为杨星是他的亲生女儿,小年是他的外孙子,他与林天是亲家呢。他想,杨星说的对,要是村民们真的知道林天在此,肯定还会上来,到那时就麻烦了。事不易迟,他决定不挽留林天在此过夜,急急忙忙煮了几个老玉米,塞到林天怀里说:“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不然真会出大事的。”林天瞅瞅儿媳杨星和孙儿小年,再瞅瞅神色凝重的易咸法师,他竟然不顾花甲之年的衿持,抱紧小年嚎啕大哭起来。他怎能不痛心呢?一辈子辛辛苦苦,勤俭节约,好不容易积存下一点钱,为了积善积德,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读上书,他全部拿了出来,建这所希望小学,没想到结局是如此伤心…… 他不想把矛盾激化,觉得儿媳与易咸说得对,毅然决定下山回城。小年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从大人的表情里,也看出了爷爷的难处。他转身走到妈妈身边,招着小手跟爷爷说再见。林天双腮挂泪,在易咸法师陪同下,缓步走出寺庙。杨星牵着小年,目送二位老人下山去。 林天为什么千里迢迢从首府南宁市到炎井村出资办学?他为什么让儿媳带小孙子到山区来读书?易咸是个老和尚,他怎么会有杨星这个亲女儿呢? 故事的开头在50多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