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22.四上灵谷寺
炎井小学工程已停工几个月了,易咸法师急得团团转,他三天两头都跑去找李歌,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他知道,李歌在躲着他。万般无奈,他只好打电话给林天,求助他帮忙。 接到易咸法师的电话后,林天再也坐不住了,他想不到工程一停就是半年多。他第一笔付了10万,第二笔30万,按50万的协议还差10万,怎么会停工呢?他决定上灵谷寺找易咸,了解详细情况后再找李歌问明白。 这次去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温泉镇中学有个叫蒋小红的女孩,给他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多年来对庙堂小学的支持,她才能考上镇中。现在家庭困难,可能又要辍学,他要进行一次家访。 林天还像上次那样,不惊动县镇两级政府,直接上了山。一到灵谷寺,他马上跟易咸法师去学校工地,实地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前几天刚下了一场雨,工地上坑坑洼洼,到处是积水泥泞。他俩深一脚浅一脚的四处观察,工棚里乱糟糟的,横七竖八的摆着床板、水泥袋等杂物。 教室的第一层已封了顶。门外边这儿一堆沙,那儿一堆石,堆放的红砖也长起了青苔。一层的水泥顶上,裸露着一条条生锈的钢筋,像是一双双枯瘦的手臂伸向蓝天,它们也在祈求苍天啊! 眼见这种情景,林天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易咸法师也双手合掌念道:“阿弥陀佛……” 山里儿子山里人 为何祖辈都受贫 当年红军引过路 山水留下壮士坟 也曾奋起农奴戢 山花朵朵似英魂 山里孩子山里根 为何上学没有门 世代都做圣人梦 梦里看花难成真 也曾走过向阳路 未见霞光照足印 看过学校工地的惨状后,林天、易咸决定先到县建筑公司去,了解资金的情况。下山的路上,他们碰到几个放牛的孩子,都曾先后在庙堂里读过书,认识林天与易咸法师。 “老师好!不知学校还建不建啊?” “要建的,明年就让你们到新教室里上课。”林天一见山里的孩子就高兴。孩子们听了都鼓起掌来。 告别了孩子们,他们走了一段路,恰巧又遇到林天上次见过的砍樵老汉。 那老汉见到易咸、林天后急忙上前,他拉着林天的手说:“林教授,到我家坐坐,就在下屯。” 一听下屯,林天突然想起来了,他计划要家访的孩子家就在那,“好的,咱们去看看。” 刚走不一会就到了下屯,老汉的家就在路口。说是家,哪里像个家呀,竹子垒的墙,树皮盖的瓦,灶台边架了一个木板床,床上躺着他老伴。 “快起来,林教授和法师来了。” 听见说林教授和法师来了,老婆婆动作麻利地坐了起来。这时易咸法师才看清楚,原来上次工程奠基时,错把李歌当成林天的瞎婆婆,竟然住这里啊。 “你就是小红的奶奶吧?”易咸想起来了,她说过自己的孙女在镇上读中学。 “哎呀,太巧了,我正想来看看你们二位老人家呢。”林天说着,坐到瞎婆婆旁边来。瞎婆婆伸手摸摸林天的肩膀,接着又拉起他的手。 “上回学校开工我要去给你磕头,你没来,这回到我家了,让我给你磕吧。”说着就要下床来。 “唉唉,不行不行。”林天忙按住她。 那老汉从锅里拿出热红薯来:“没什么好吃的,尝尝吧。” 原来蒋小红的父母几年前先后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全靠二老把小红带大。 “听说林教授没钱支援了,所以学校不建了?”老汉问道。 “国家会帮助建好学校的,跟乡亲们说,明年一定会建成。”林天对二老表示决心。 临走时林天掏出1000元钱:“这是给小红三年的学费,叫她一定要读下去。” 离开小红家,他们赶往温泉镇搭车去灵谷县城。来到县建筑公司,一走进梁经理的办公室,他立即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几张欠条来:“对不起,你们看看。前年镇政府建办公楼,我们垫了200万,现在还有80万没还。学校开工时只给了10万元,我们已经垫了30万了,没办法做下去了。” 几张欠条和梁经理的这番话,塞得林天、易咸哑口无言。还能说什么呀,人家也有百把人要吃饭啊。林天不好意思的说:“我们一定要设法把资金凑齐。” 梁经理是个爽快人,他说:“林教授、法师你们放心,钱一到位马上复工,保质按时竣工交付。” 他要留二人吃饭,林天、易咸哪有心思逗留呢,立即又往温泉镇跑。他们要赶快找到李歌,把资金的情况弄明白。 回到温泉镇,镇政府值班室的同志告诉他们,李书记出差了,要十几天才能回来。林天用手机接通李歌的电话,问他在哪里,他说在长沙出差,说是几天就回去。 “关于学校工程的事……” “噢噢,我知道了,我回去后立即复工。这次再不兑现,我就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父亲,对不起你和易咸,对不起炎井村的父老乡亲。”李歌接连说了三个对不起,信誓旦旦、态度坚决,林天这才放下心来。 接听林天电话的时候,李歌正坐在李唱的家里,他也在为资金的事奔跑着。不过他到长沙来,借口是关心姐姐跟林天的婚事。 “姐,林天哥跟我说了易咸那封信的事。易咸是绝不会再还俗了,你们就快办了吧。” “唉,他那人你是知道的,办事瞻前顾后。” “杨星也说了,这次他是真的想通了。” 说着说着,李歌把话切入正题:“姐,我最近手头紧一点,想向你借点钱用。” “你当着书记,开着酒店,还向我一个穷教书的借钱?” “姐,别说这些,是真的。” “你老实跟我说,怎么回事?” “那我就实说了吧。”李歌把截留林天捐款,及上级拨给的建校征地款,用于他自己酒店建设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我总共欠了100多万,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弟弟一把啊。”说完,他还掏出了当初与林天、易咸签订的协议给李唱看。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是犯法的啊!” “事到如今也没办法了。借钱也是为了建希望小学,为了孩子,为了慰藉炎井村的乡邻和黄泉之下的父亲。刚才那个电话就是林天打来的,他催得紧啊。”李歌的苦苦哀求,让李唱心软了。 “我这几十年就攒了20万块钱,还要跟林天结婚过日子。” “姐,你放心,我是暂缓一下,等你结婚的时候,本利一起归还。” 李歌带上借来的20万元钱,打了借条给李唱,准备离开长沙。临别时李唱对他说:“借钱的事,可不能对林天、杨星说啊。” “姐,放心好了,我不说的。”李歌高高兴兴的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