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5.深山谜团
林天、李唱瞒着吴蕙,带着星星踏上了去温泉之路。这是一条艰难的、充满感念的路。 他们从南宁坐火车到桂林,当时要8个多小时。第二天再从桂林坐汽车去县城,当时要6个多小时。到县城时,太阳已经要落山了。李歌把他们带到县招待所放行李,然后去吃晚饭。 饭前,李唱、李歌、林天向摆在窗台上的骨灰盒三鞠躬,那就是宏声和尚的骨灰,明天就进山安葬。招待所餐厅里已摆好饭菜,在吃饭时,李唱、林天通过服务员嘴里才知道,李歌已当上县旅游局的副局长。 “祝贺你李歌,恩师在天之灵也得以慰藉了。”林天端起一碗糯米酒,往地上酹撒一半,算是对恩师的祭奠,然后一饮而尽。李唱、李歌也端起酒效仿,杨星也学着做。 “小孩不能喝酒。”李唱忙制止孩子。 “七、八年没喝上家乡酒了,真香啊!”林天感慨的说。 “咱家乡这糯米甜酒已经正式对外生产了,取名为‘重阳酒’,并远销港澳,可受欢迎了。” “嗷,太好了!”林天兴奋起来。 只有李唱能理解林天的心事,她对李歌说:“你知道吗?林天搞了个《灵谷温泉开发报告》,已上报几年了。他要下决心把家乡规划成一个旅游胜地,改变家乡面貌。还要实现父亲和杨感的遗愿,把炎井小学建起来。” “哦,咱们想到一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李歌对林天说。 “你是怎么想的?”林天问道。 “我上任后,写了一个报告给市政府,希望能开发温泉。政府回复说此建议很好,待专家规划及资金允许时再研究。” 李歌接着又把他的报告内容跟林天详叙了一番,说得头头是道、唾液横飞。林天、李歌聚精会神的听着,只有杨星自顾吃东西。 “人总是说‘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今日再饮,才真正品出味来。”李唱喝了两碗重阳酒后,有点微醺。 “姐,想作诗了?” “姐的诗比不上杨感,更不能跟先哲们比。但今天回到家乡,我倒想起了屈原的‘翼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的诗句。” “我不是学文的,也不懂那么多。只是记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几句。”林天也凑兴说。 “好啦,咱几个就我文化低,大专,不会背诗,只会玩。喝,喝……”李歌边劝酒边接着说,“不过,今后在开发温泉方面,我们可能要携手合作的,市里说报告也送自治区了。” “那太好了,我回到南宁就帮询问一下。”林天又喝了一碗重阳酒。 那晚他们很晚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歌在局里要了一部小车,陪他们一块去温泉镇,然后再从镇里去炎井村。县城到温泉镇颠颠簸簸两个多小时,他们在镇政府稍是休息,然后就步行山路去炎井村。 镇政府的人听说他们几个要去炎井村,七嘴八舌的跟他们说,“灵谷寺老和尚走后又来了个新和尚”、“也是少林寺派来的”、“又教孩子认字了”、“新和尚长长的胡子很有仙气”…… 李歌背着父亲的骨灰,李唱、林天轮流背着杨星开始上山。 灵谷山像一条蟠龙昂首云端,“龙头”常年云雾缭绕。从山顶到山腰,有十几条瀑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山腰那个大坑喷出的温泉水。含有多种元素的热水,年年岁岁白白流去。就是这十几条瀑布聚到半山腰,才汇成长流不息的谷水河。 出了温泉镇就开始爬山,逆谷水河而上,山路是沿河边砌的。杨星对河两岸村民住的木楼很好奇:“妈妈,那些房子是搭起来的,上面是是么瓦?” “那是木楼,墙壁是木板,瓦是树皮。”李唱跟孩子解释说。 才走了半个小时,前面突然一块大石头横空而起,石头上还有大红字“红军石”。林天想起十多年前的事,“还记得吗?恩师带我们到镇上路过此处,讲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的故事。” “那字还是红军写的呢,几十年不褪色。”李唱说。 杨星好奇,爬上红军石说:“红军真伟大!” “你老爷也伟大。”李歌逗她说。 “我老爷不是死了吗?你背的骨灰就是他,有什么伟大?”杨星不理解。 路过红军石的人都要低头才能过去,他们弓腰而过。 过了红军石,林天跟他们说:“恩师去世少林寺怎么会知道?难道是恩师托梦?” “父亲本来就不是少林寺的和尚,少林寺怎么会派和尚来接他呢?”李唱也感到奇怪。 “父亲去世后我没上过灵谷寺,但少林寺派来的和尚,我在县城远远见过。那天他到新华书店买书,个子高高的,胡子长长的,很有出家人的气质。”李歌回忆说。 “老爷是个老和尚吗?”杨星也跟着插嘴。 不管怎样,灵谷寺总算有了主持,而且孩子们又能去寺里认字了,林天他们几个很高兴。他们都想尽快上去看看那个和尚,看看灵谷寺现在的模样。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到了山腰上的那个温泉天池。哇,好壮观啊!一个大约有200平方米的涡坑,蓄满蓝绿色的热水。尽管是热天,水的表层依然弥漫着雾一般的气。 “李唱你还记得几年前我给你看的那个图吗?这就是第一坑,往下顺序是第二坑、第三坑,三坑沿山势连成一线,就成为温泉胜地。”林天站在高处指手画脚,亢奋的说。 “我给上级的那个报告也是这样规划的。”李歌跟着说。 “蓝图你们都勾勒出来了,要真的能实现就好了。”李唱说。 接着,林天由亢奋转入沉思:“还记得吗?那次恩师带我们四个来洗澡,天还下着雪呢……” “记得记得,那次你们三个都穿衣服,就我一个脱光下池的,烫得我身上红红的。”李歌手舞足蹈说。 “当星星的面说还好意思?”李唱瞪他一眼。 “舅舅丑猫猫啊,那么大了还不穿衣服。”杨星用手指划着腮帮子笑话李歌,她跟着说,“我想下去泡温泉。” “不行,我们还要赶着上山,不然今天回不了县城。”李唱阻止她的要求,并对林天、李歌说,“我们要抓紧时间。” 炎井村虽也在灵谷山腰,但它在另一个方向,与温泉大坑遥遥相望。从大坑到炎井,要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当年宏声和尚常带他们四个来砍柴火。 有一次李唱砍柴时,与一头出来觅食的小野猪相遇,吓得她哭叫起来。杨感、林天闻声跑过来,用扁担赶跑野猪。由于不小心,林天的手被树枝划破了,鲜血直流。这时李唱慌了,忙撕下打了补丁的衣角给他包扎。那唐装衣服本来就不结实,一撕就裂了口子,她的胸脯都露了出来。还是杨感眼尖,拉着林天忙转身过去。 “你的手还有疤痕吗?”李唱对林天说。 林天不好意思的伸出左手,李唱抓住他的手说:“都是我的错。” 刚走出林地,杨星就指着远处喊:“你们看,那边有黄瓦房子。” 杨星所说的黄瓦房子就是灵谷寺。在莽莽苍苍的林海中,风吹树梢像绿色的波涛,灵谷寺像一艘小船在飘摇着。就是这只小船,把杨感、林天和李唱、李歌载到阳光彼岸。 他们加快了步伐,朝灵谷寺方向攀爬。突然,几个放牛的孩子从前面走过来,边走边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前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攀援的山路,咀嚼的老牛,活泼的牧童,响亮的儿歌……眼前的一幕,把林天、李唱、李歌带回了童年。 林天的眼睛有点潮润,他迎上去跟孩子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啊,读书回来了?” “今天不读书,老师到街上去买书了。” “你们老师是老和尚吗?”杨星好奇的问他们。 “是啊,胡子长长的,你认识他?” 杨星摇摇头。林天却问他们:“你们还吃供品吗?” “你怎么知道的?”孩子们有点不好意思,接着说,“老师还煮东西给我们吃的。” “好啦,我们还要上去烧香呢,再见。”李唱说。 “再见。”孩子们跟她摆摆手。 与孩子们告别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 原先山门两边的院墙破破烂烂,如今却刷了一层白石灰。左墙上写着“阿弥陀佛”,右墙上写着“善哉善哉”,虽说有点不伦不类,但却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当李唱迈上山门台阶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思乡愁绪与感念亲人的情愫一起涌上心头。林天、李歌也默默的随她而上,似乎都有同样的感受。 进入庙堂后,一尊佛像盘坐莲花,像前的供桌上摆着奉物,烛火摇曳、香烟袅袅。桌前有功德箱,桌边摆着木鱼,给人感觉刚才还有信徒跪拜过。 他们三人想不到,这深山古庙竟然还有如此景象。李歌赶忙点燃带来的烛香,三人轮番跪下,双手合掌拜佛。小杨星也学着大人,跪地抱拳而拜。 拜完佛以后,他们来到内禅房,准备整理宏声和尚的遗物。眼前的景象更让他们惊异:简易的木床上,还是那床旧蚊帐,打补巴的被褥铺得整整齐齐,袈裟叠在枕边,铲鞋放在床沿下,一切的一切都像当年宏声和尚在时一样。 床头那个竹匣子,还是当年从长沙逃难时带来的,里面的经书摞得平平整整,饭钵也原封不动的搁在里面。这说明新来的主持已帮宏声和尚整理了遗物,而且很了解宏声和尚的生活规律,他想把内禅房弄成宏声和尚的纪念馆。 唯一不同的是,禅房中间多了几张木头钉的桌椅,桌椅上零零散散放着几本课本,好像孩子们刚下课。 “出家人的生活虽简朴,可他们很严谨啊。”林天看到这一切,对新来的主持打心眼里钦佩。 “想不到这个和尚对父亲那么了解,把遗物整的一丝不苟。”李唱也油然生敬。 李歌则说:“真不巧,这老和尚到街上去了,跟我们失之交臂,不然就该好好谢谢他。” 不用整理宏声和尚的遗物了,他们抓紧时间到庙后的山坡上,去安葬宏声和尚的骨灰。 后山的变化又让他们惊讶:菜园里绿油油的,山地里刚长出玉米杆,李唱、李歌母亲的坟墓上,生着茂盛的青草,坟顶还栽了一棵柏树,坟墓周边还挖了排水沟,这说明有人专门看护这座坟。看来又是那个新来和尚做的好事,他们三人的内心一致这样想。 与当年不同的是,坟边砌了一座小砖塔。李唱是学文科的,她马上明白过来:“我告诉你们,这砖塔是父亲的陵墓。凡寺里圆寂的和尚,后人都要为他砌一座塔。” 天色不早了,他们各自挥动从庙里拿来的锄头铲子,在母亲坟边挖个坑,把父亲的骨灰埋下。 葬完骨灰,他们把带来的熟鸡、熟肉、水果等供品摆在坟前,又点燃香烛,然后跪在坟前拜叩。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把父母亲合葬以后,他们三人舒了一口气,噙着泪水离开灵谷寺,踏上回温泉镇的山路。 一路上他们都在议论灵谷寺新来的老和尚:他是哪儿人呢?长得到底啥样?他认识宏声和尚吗?他为什么又把庙堂学校办起来?难道他真是少林寺派来的主持?一串串问号,一重重谜团,在他们心里萦绕……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很难走,杨星只好由李歌背着走。他们的话题自然转移到孩子身上,李歌说:“姐,星星长得像你,不像杨感哥。” “像我也好,让她永远去想象爸爸是个啥模样。”李唱轻叹一口气说。 “难为你一个人拉扯孩子。” “哪呢?多亏你林天哥帮助。” “说这话干嘛?若不是恩师收养我和杨感,能有我的今天吗。”林天赶忙解释说。 李歌眯缝着小眼睛,用狡黠的眼神看看林天,又看看李唱,跟着说:“哦,那林天哥就做星星的干爸爸吧。” “闭住你的臭嘴,胡说什么,你林天哥的儿子比星星还大呢。”李唱呵斥李歌说。 李歌这人的脑子跟他的小眼睛一样,整天转来转去。他一直怀疑星星到底是不是杨感的遗腹,他扮过手指算过日子,好像不对时间,甚至猜疑林天…… “林天哥,嫂夫人在哪高就啊?”李歌问林天。 林天把吴蕙的情况及他们恋爱结婚的过程跟李歌叙说了一遍。 “哟,你们是平起平坐、并驾齐驱,将来温泉设计开发,嫂夫人也要鼎力相助啊。” “那还用你说,设计方案就是人家两口子合作的。说说你吧,为什么还不结婚?”李唱叉开话题,追问李歌。 “谈过一个,人家嫌我小个子小眼睛小导游,对方年龄也小一点,父母不同意就吹了。后来当了领导太忙,就顾不上了。”李歌漫不经心的说。 他们一路聊着家常,一路赶着下山,不知不觉斜晖拉长了人的影子,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当他们再次路经灵谷山腰的温泉大坑时,一轮皓月当空,满天星斗闪烁,星星伴着月亮一齐落到大坑的水面上。 大坑里的温泉水汽忽悠忽悠,托着星月的清晖洒满林海,整个灵谷山变成了银灰色。 “你们看,多美啊!”林天挥手指点眼前的景色。 “林天哥想来一首诗吗?”李歌也被这美丽的夜色感染了。 “我不是这块料,李唱来一首。” 李唱看看他二人,再看看杨星,若有所思的沉吟道:“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怀念亲友的唐诗,林天虽背不出来,但深解其意。 “别老是束缚自己,要多想想明年后年,想想未来的温泉旅游胜地,同来望月又是另一番情景了。” “林天哥说的对,我就不喜欢伤感。”李歌说。 “走吧。”李唱不愿再听他们讲到杨感的事,忙催促说。 他们到达温泉镇后没做停留,马上坐县里来的吉普车直奔县城,回到县招待所已是凌晨1点多钟。李歌帮他们提着行李,刚进服务总台的大厅,不想吴蕙却领着林月出现在他们面前。 “林天,你也太过分了,抛下我和孩子私奔,你……”吴蕙指着林天的脸大声咆哮,话没说完就“呜呜呜”哭起来。 李歌、李唱被突如其来的事态弄懵了,他们束手无策。 林天也感到很意外,他原以为来回两三天时间,吴蕙一般又不回学校找他,就没跟她打招呼。想不到还是给她发现了,此时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眼神滞愣着,嘴唇抿得紧紧的。 “好妹妹,你误会了,不是那么回事……”,“别说了,不是哪回事?”李唱沉静了一下,刚想解释,不料给吴蕙顶了过去。 “嫂子,你也是有孩子的母亲,你星星没爸爸,难道还想叫月月也失去爸爸吗?”吴蕙反唇相讥,李唱的眼泪“唰”的掉了下来。 “吴蕙,算我求你了,进房间慢慢说好吗?”林天憋了好一会才说出一句话来。 李歌心里明白过来,面前的两母子就是林天的妻儿。他们母子肯定不知道林天、李唱回灵谷寺,所以追了过来。“难道林天跟姐姐真的……”李歌心里想着,好像在验证自己的判断。 “好啦好啦,天晚了,还是到房间里再说吧。”李歌让服务员开了三间客房,先把李唱、杨星安排好。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不易让李唱跟吴蕙正面接触,那样不仅解释不清,相反会越描越黑。 李歌陪林天三口进了房间。 吴蕙进门后气鼓鼓的坐在沙发上擦眼泪,李歌倒了一杯热茶递过来,随即自报家门。 “嫂子,先喝口热茶消消气。我叫李歌,是李唱的弟弟。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要打要骂你就冲我来。”李歌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也不顾林天在一旁闷气,他呷了一口接着说话。 “这次姐姐跟林天哥来灵谷山,都是我的主意。家父骨灰从长沙带回来后,我立即打电报给林天哥,请他速来安放。走时匆忙,可能没向嫂子说一声,我代表林天哥给嫂子道个歉。” 李歌的话让林天很意外,“不愧是搞旅游的人,真能随机应变……”他心里想着,有点感激李歌。 “小妖,我不辞而别是我的错,主要是为了恩师的骨灰安放。”林天马上跟着认错。 吴蕙根本不听他们两个人的话,依旧在抽泣着。林月在一边有点懂事似的说:“妈妈,别哭了。”吴蕙头也不抬,照样哭个不停。 “嫂子,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常言道,举手不打笑脸人,我给你陪个笑脸好吗?”李歌说着,真的“呵呵”笑了起来。 吴蕙此时心里想,“这个嬉皮笑脸的李歌,还有点幽默感啊……”不过,她依然不理他。 李歌见吴蕙仍然不肯原谅林天,他竟然使出了“黄金之策”。 “嫂子,小弟给你跪下来了……”李歌说着,“扑腾”一声跪在吴蕙面前。男儿膝下有黄金啊,吴蕙这下受不了啦。 “你快起来,看在你和令尊大人的面上,我原谅他们这一次……” 这个“他们”二字,吴蕙是咬着牙说出来的。林天见李歌给吴蕙跪下代他认错,心里有点肉麻。但一想到这是为了自己,也就认了。 在吴蕙抬脸的那一刹,李歌才正面看清楚她。 一张胖乎乎的白皙圆脸,眼睛大大的,眉毛像柳叶似的,还有点浓。红纷纷的腮帮上,有几滴未擦干的泪痕,就像苹果上的露珠。特别是那两个小酒窝,看一眼就能让男人沉醉。 李歌不好意思仔细看吴蕙,忙说:“天快亮了,嫂子,你们早休息吧。”说完就回到他的房间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歌先送李唱母女上车回长沙,再送林天三口上车回南宁。 谁也没料到,李唱姐弟与林天一家,这次在灵谷县城的分手,竟然是一次诀别。他们再次相见,已是10多年后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