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十章

  徐静正要进校门,有人在后面叫她:

  “等等我,徐静。”

  她转过身来,见闻雯风尘仆仆地站在她面前。

  “你回来了!真有点想你。”徐静高兴地上前拉住闻雯的手,“我以为你蒸发到太平洋里了。”

  “Sorry.我那天走得急,来不及和你打招呼。”闻雯抱歉地说。

  闻雯和徐静不在同一宿舍住,她住在二层,所以业余时间不常在一起。

  近来,学校风雨飘摇,纪律松散,学风日下。因此,即使以往认真的学生也很少去上课。闻雯家住通州区,回家很方便,在家里一住就是七八天。

  “哎,你今天怎么没去上课呀?”没等徐静作出反应,闻雯继续说道,脸上露出了几分惊奇的神色,因为她知道徐静从来不故意缺课。即使像贾明那样误人子弟的教师站在讲台上东扯西拉忽悠,奢侈地浪费学生的时间,肆意挥霍学生的青春,绝大部分学生因此缺席,徐静也到教室,用棉球堵住耳孔,静静地看自己的书。

  “我到东站送媛媛去了。”徐静回答道。

  “她回家去了?”

  “是。”

  “她怎么突然回家了?”

  “今天早上她家里来电话,说她父亲出车祸了。”

  “真不幸!伤得严重吗?”

  “来电话只说车祸,让她速回家。”

  “媛媛家刚刚脱贫,她母亲又患糖尿病,要是她父亲有个三长两短,那可遭了!”

  “但愿她父亲能逃过这场却难。”

  “如今的车祸太多了。前不久,我们那个社区出了一次很惨的车祸。当时,一个老人手里领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人行马路边上走,一辆小轿车从他们后面突然开来,老人赶紧抱起小孩上了人行道。可是那辆轿车尾随他们也开上了人行道。他们向左躲,那车向左追:向右躲,那车也向右追,直到把他们活活压死,才停下来。”

  “白日见鬼!那开车的人一定是故意杀人。”

  “还不是。听说那开的人是个爆发户,刚买了个宝马,也没去驾驶学校认真学开车,花了几千元买了个驾驶证,就开车上路了。”

  “太可怕了!”

  近几年来中国大地上的小轿车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听说北方有个工业城市,去年平均每天增加2千5百多辆小轿车。这就是说,平均每天要有2千5百多个不会开车的人把车开上了街,开到路上招摇,事故少了岂不成奇迹了吗?还有的发户像旧中国侵华的洋人,开着车横冲直闯,草菅人命。据报道,南方某市一位年轻妈妈和女儿在街上走,一辆宝马从她们后面闯来,把小女孩撞倒,拖出老远。那位妈妈声嘶力竭地哭叫着追去。那辆小车突然停下来,跳下两个光头人,一看那小孩还活着,赶紧上车,倒开着车从小孩子身上压过!……

  “如今,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或不会开车而开车的人很多,每天都制造事故,给无数家庭造成了悲剧!老爸经常提醒我,过马路时要离车至少2百米远。我以前笑他这句话。看来真得要万倍警惕了。”

  她们说着走进校门。

  一辆宝马“的的”地鸣了两声笛,威风凛凛地从他们身边徐徐驶过,开出校门,好像是向她们炫耀自己的辉煌。徐静和闻雯认识它,知道这是郭宝才的私人专车。

  “呸!呸!这只蛀虫还在耍威风!”那车驶过,闻雯回过头朝它狠狠地“呸”了两下。

  郭宝才不务正业,挥霍浪费,胡乱办学,学生把他叫做蛀虫。

  徐静望了望气得满脸通红的闻雯,笑着说:“犯得着为他生气?”

  “我讨厌这类家伙。”

  校园里像周末,静悄悄的。一阵秋风吹来,黄叶从树上簌簌地飘落,在空中乱舞,像死人出殡时,扬撒的冥钞。这时,一种难以名状的寥寂会袭上你的心头:你会感到周遭的一切,房屋,树木,墙壁仿佛都在遥遥欲坠,立即就要倒塌。

  有七八个学生扛着行李,提着兜子,拉着箱子,向校门走来。

  “你们转到哪个学院去了?”闻雯问一个肩膀上扛着个大黑箱子的男生。

  “B职业学院。”那个男简略说。

  这几个学生走出校门,回过头望着教学楼,依依不舍地上了出租车。有个女生呜呜的哭出声,其他的学生眼里都噙着泪水。

  “他们是哪个系的?你知道吗?”闻雯问徐静。

  “哭出声的那个女生是服装设计系三年的一个班长,记得我和她在一起开过会,但没说过话。其余的不知道。”徐静若有所思地说。

  “看来他们对学校很有感情。”

  “那还用说,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了两年多了!”

  “是啊!青春有几个两年?”

  这时,夏颖和刘嘉从教学楼出来,从她们旁边经过。夏颖说:

  “你什么时候走?”

  “今儿下午。”

  “我送你去吧。”

  “女儿开车来接我。”

  他们没有注意到徐静和闻雯,并肩向办公室走去。

  “你听见了吗?好像刘院长要走了。”闻雯低声说,语调有点惊奇。

  徐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个学校留不住人才,也容不了他们所谓的外人:是郭宝才的那些亲友钮文革、胡来运和贾明等人的天下。”闻雯愤愤地说,“这样的天下不可能巩固。”

  “大概这就是这个学院必然垮台的根本原因。”

  “告诉你,我决定转学。”

  “往哪个学校转?”

  “B职业学院。听说这个学校办得不错,学生有计划内的,也有计划外的,

  有校考的,也有国考的。听说咱们学院有不少学生转去了。刚才走的那些学生也转到那儿去了。“

  “家里同意了吗?”

  “当然了。是我父亲的一个老同学给联系的。我这次回来就办退学手续,明天就到那个学校上课去。”

  “这么快呀!我还没反应过来呢,你就要走?”徐静惋惜地说。

  “这个鬼学校,没什么留恋的,越早离开越好。多呆一天,多浪费一天青春。你怎么办?打算继续呆在这儿熬日子,浪费青春呢,还是有别的打算?”

  “等十月份这次国考过去再说。”

  徐静已拿到了大专毕业,本科只有词汇学和高级英语口语两门没考。这次她很有希望考好,可以提前一年半拿到本科毕业证。因此,对徐静来说,似乎没有必要转学了。夏教授建议她准备考雅思,出国深造。这样令人激动不已的美梦,她从来没有做过,因为去国外深造需要一大笔钱,她的家境不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夏教授说,就当确立个督促自己更加努力的目标。至于钱的问题,将来也许会有别的办法。夏教授的话给了她极大的鼓舞,她觉得仿佛原来飘浮在面前的一层云雾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心胸豁然开朗,眼睛变得明亮,看见了遥远的山峰上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宝石。她要去探索这块宝石,欣赏这块宝石。

  “哎,顺便,有件事问问你。要不是看见夏教授,就忘了。”闻雯郑重其事地说,好像要谈什么重要的事情。

  “啥事这么重要?”

  “我在故事会上讲的那个故事你以前看过吗”

  “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我只问你看过没有?”

  “你是在哪儿看到的?”徐静所问非所答。

  “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你倒来反问我了。我是两年前在网上看到的。”

  “你的记心真好,记得那么清楚。”

  “这么说,你也在网上看到了?”

  徐静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你还记得那个故事的作者吗?”闻雯问道。

  “你问作者干什么?”徐静不解地反问道。

  “故事会开完的第二天早上,我在校园里遇见夏教授,他询问我这个故事的来源和作者。”

  “他怎么问的?”

  “我不明白你想知道什么?是他问我这个问题的方式还是别的什么?”

  “我的意思是,他问你时的神态。”

  “他好像有些激动,看样子他对故事及其作者很感兴趣。他是作家嘛,当然了解事情的角度与一般人不同。”

  “也许你说得对。”徐静心中一阵激动,脸颊飞起了两片红霞,说话也结巴了,“我,我非常感谢,感谢你记着这个故事。”

  “那么说,这故事的作者是你了?”闻雯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是的,这故事是我写的。”

  “是真实故事还是虚构的?”

  徐静点点头,又摇摇头,她的眼睛湿润了,调转头赶紧擦掉了眼泪。

  闻雯看到徐静在擦眼泪,非常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