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回福星出世艺途遇难
且说何仙姑奉了玉帝、王母之命下凡来探询阿福的下落,驾祥云降落惠山。山神、土地急忙前来迎候,何仙姑向他们打听阿福的情况。山神禀告:“当年神蝠夫妇死后,因非人道,无法投生,魂魄渐渐消散。邵宝受太白金星之托,在惠山塑立了两个泥娃像,为它们招魂聚魄。也是它俩生前造了无限福份,因此香火旺盛,短短日子就招齐魂魄。只是二灵不甘心成为鼠类,一意想修成人胎,继续苦苦修炼。又经过了数十年后,终于修身成功,一起前往地府投生。 阎王知他们苦难含冤,让其选择富贵大户人家投胎,谁知两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永相厮守。正好无锡城南两家紧邻产妇同时生产,家景后况也显太平,二人便急急投去,双双落地,男的叫‘阿福’、女的叫‘喜妹’。他俩聪慧无比、福态可爱,见到之人无不称赞。三年前的庙会之上我曾见过,去年阿福山上遇狼,我还暗中施以保护。” 何仙姑听了点头道:“他们的后果极好,尔与土地、城隍要尽心护佑,不可大意。”山神、土地忙应道:“小神谨遵大仙吩咐,一定尽心呵护,不敢怠慢。” 何仙姑叮嘱几句后就往城南而来,早已惊动了城隍前来接驾。仙姑又问起阿福的情景,城隍将他们聪慧机智之事详细禀明,仙姑听了心感满意。有心要察探他们一番,来到南门,变化成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向阿福家缓缓行来。 阿福、喜妹正在家门口玩耍,见有个老婆婆在前面跌倒,忙跑过去搀扶起来。婆婆慢慢睁开眼睛,轻轻颤道:“我两天未吃一点食物,浑身无力,难以赶路。。。。。”说着晕了过去。两个孩子连忙叫唤:“婆婆快醒来!”喜妹见她微微睁眼,说话无力,急得哭着说:“我去拿些吃的来。”阿福说:“别忙,先扶到我家再说。”两个孩子用力扶起婆婆,一步步挪移着进了家门,搀扶到椅上坐下。喜妹跑回家去取粥,阿福唤娘前来帮忙。 阿福娘先拿杯热水喂老婆婆喝下,婆婆喝了点水,稍微觉得好些。阿福端来饭菜让她吃,喜妹也拿了粥来喂她,大家就象亲人一样服持老人。老婆婆感动得泪流满面,连声道谢!阿福娘取来热毛巾给她擦脸,边擦边说:“婆婆,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讲,我们一定帮你忙。” 老婆婆说:“我是蓬莱人氏,出来寻亲,不料家姐年迈已逝,没有后传,只得返回家乡。路上盘缠用光,一路乞讨回去,遇到你们如此好心,真是感激不尽!” 阿福说:“婆婆你先住下来,等身体好了,我们凑钱给你回家。”老婆婆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左看右看,十分喜欢。高兴地说:“这两个孩子不仅可爱,心又善良,我就认作干儿干女,过几天来接你们上我家去玩。”大家听了感到疑惑不解?难以应答。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已不见了身影,却听得空中传来声音:“我是何仙姑,与两个孩子有缘,特来相会,此事切莫外传。”阿福娘知道遇了仙缘,忙拉着孩子一齐跪下拜送,心中暗暗称奇,叮嘱二孩别说与其他人知道。 仙姑回到天庭,正遇王母、玉帝商量福喜二神之事,就把下凡探访之见闻禀告上去。玉帝、王母听了甚是中意,玉帝即要下旨封阿福为福星,喜妹为喜神,专管人间福运和喜运。王母劝道:“两孩尚小,不如让仙姑把他们招上天庭,先跟八仙学些本事,待艺高慧升后再赴职不迟。”玉帝一想也好,吩咐仙姑下凡去招度两个孩子。仙姑迟疑不定,面露难色,支支唔唔难以答应。玉帝问道:“仙姑有何为难?不妨直说。”仙姑说道:“非是为难,只是他俩十分孝顺,父母又非常疼爱,我心里不忍将他们生生拆离。”王母一想,已有主意,对仙姑道:“此事好办,你到我瑶池唤金银二鲤随你同去,用移魂之法替得两孩前来即可。”仙姑一听顿时释怀,谢过玉帝、王母,往瑶池招唤双鱼。 仙姑带了二鲤下凡而来,依旧变作婆婆模样,招呼两个孩子。阿福、喜妹见是神仙婆婆,忙过来相认。婆婆取出两个玉瓶,把装金鲤的瓶给了阿福,装银鲤的瓶给了喜妹。两个孩子从未见到如此好看的鱼,高兴极了,越看越喜欢。听到婆婆喊他们,就向婆婆走去,见婆婆变成一个漂亮的仙女,都非常惊讶!喜妹好奇地问:“你会变戏法吗?”仙姑笑道:“戏法是假的,我变的是仙法,要变什么都可以变出来,你们想学吗?”两个孩子都争着要学。仙姑道:“我领你们去拜师学习仙法,学成了就能成为仙人,想变什么都行,本事可大了,但不许偷懒呵!” 两孩子听说可以学做仙人,当然高兴极了,拉着仙姑要去学。阿福说:“我去向娘说一声,你们等等我好吗?”仙姑道:“不用,你们并没有离开爹娘,只象梦中一般跟我而去,不信你看,你们两个不是还在家门口玩耍吗?”阿福、喜妹顺她所指处低头看去,果见自己还在家门口拿着瓶儿玩,一时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就跟着仙姑升上天去。 仙姑带着两个孩子直奔天界而来,一路上给他们讲了些天庭礼规,两孩牢记在心。好在他们也常听得神仙的故事,已懂些天上之事,只是如今亲历神话之中,倍感兴奋! 到了凌霄宝殿,殿上站了许多神仙,中间坐着玉帝和王母,两孩儿一齐上前跪拜。嘴里高呼:“恭祝玉帝、王母圣寿无疆!祝众神仙万事如意!”众仙见他俩如粉雕玉琢一般,聪明懂事、憨态可爱,乐得齐声夸奖!孩子从未经过大的场面,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母招手唤他们过去,仙姑拉过他俩介绍说:“她就是万民敬仰的王母娘娘。”阿福、喜妹又跪拜起来。王母笑着拉住二童仔细观看,见他们肌肤白嫩透红、容貌端庄秀丽、神情玲珑活泼,心里尤为喜欢。 喜妹嘴甜,抚着王母的霓裳羡道:“娘娘你太漂亮了!”王母听了,笑着逗道:“是吗?还没人这样夸我呢,我得送你一样好东西作个见面礼。”随手拿出一把剪子,说:“我这把金剪能裁云、可剪水,现在送给你作为见面礼。你会用它剪字吗?”喜妹说:“我会剪喜字。”王母道:“那你剪个出来让大伙儿瞧瞧。”喜妹接过剪子,凑近仙姑说:“姑姑,你变张红纸给我吧。”王母微笑道:“不用纸,你只要想剪喜,空剪就能箭出字来。”喜妹试着剪了几下,真的剪出一个红彤彤的双喜来,高兴的跳了起来! 王母对阿福道:“听说你能倒写‘福’字,也露一手出来瞧瞧。”转身对玉帝笑道:“少不得向你讨个人情,你也出个礼吧。”玉帝微微一笑,伸手拿出一支笔来,对阿福说道:“此乃‘神来之笔’,想有就有,不需蘸墨,随手即写。如今赐与你,你要多写‘福’字送与人间,了却王母之心愿。”阿福恭恭敬敬向玉帝拜谢后,拿起神笔,凌空倒写了几笔,只见一个金灿灿的“福”字停在空间。玉帝长袖一挥,“福”字儿飘到殿外,落向了人间,众仙齐声喝采! 太上老君走上前来,捏住阿福的小手,问道:“小鼠儿,你还认得我吗?”阿福觉得奇怪,摇摇头道:“我不叫小鼠儿,叫小福儿。”老君叹了口气,道:“相别数十载,又逢今世缘。当年你心善,未敢偷食仙丹,现在我就送你三粒仙丹。一粒凝真丹,助你修真成仙;一粒灵神丹,使你慧升智展;一粒长生丹,让你长生不老。三丹皆是无上珍品,你能享受到,是你无限福份!希你造福于世,也算是我一番心意。”阿福连忙拜谢叩恩!取了仙丹服下。 王母见了,拉过喜妹附耳轻轻说了几句,喜妹急忙跑到老君面前跪下磕头,呼道:“祝老君爷爷功德无量!”老君知道王母护爱,只得又从葫芦中倒出三粒仙丹给了喜妹。喜妹拿了仙丹高兴地跑回王母身边,王母拿水让她服下。 玉帝高兴地说:“老君慷慨解囊,实为造福天地,功德无量!他俩服下仙丹之后,已成仙体。我封阿福为‘福星’,封喜妹为‘喜星’,专管天下福运、喜运,与禄神、财神和寿星合为五吉,齐力施吉兴福、布恩救灾、导悟众生。” 太白金星上前奏道:“启奏玉帝,我收得一块玉佩,乃是福星前身被瘟神陷害后所化,现物归原主。”玉帝点头同意,太白掏出玉佩送于福星。阿福接过蝠形玉佩,顿时想起前身悲惨之事,不由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喜妹也是伤心流泪,他们分明是记忆起惨死的前景。 王母觉得他俩怪是可怜!劝道:“你俩别难过了,做神仙都要经历过艰苦磨难后方成正果。只是这瘟神不分善恶,任意施为,目中哪有天庭法度?” 玉帝一听,王母话中有话,如不处置,众仙不服。可恼这瘟神确是不遵天规,太过猖狂,理应惩治一下,受点教训。开口问道:“众位仙卿,瘟神触犯天理,该当何罪?” 太白金星奏道:“灾星之中,瘟神邪力最高,如在下界作恶乱来,必定伤害无辜、虐残生灵,吉星势弱难补,有负天恩。不如打去瘟神五百年道行,这样,吉星实力即可强于邪力,下界自然吉祥了许多。” 玉帝点头道:“此言有理,李靖、哪吒听令,命你们带雷部前去惩治瘟神,打去他五百年道行,以示警告!如再无辜伤害善良、摧残生灵,决不轻饶!”李靖、哪吒奉了玉旨,带领雷部前去行事。 玉帝命八仙看护和照顾福喜二星,并传授他俩法力神通,待二人艺成满师,即可随三星到下界司职。八仙谨领玉帝旨意,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府中。 福喜二星拜了八仙为师,刻苦学艺,八仙都把自己最擅长的法术、武艺教与他们。张果老每天教他们学习道义经文,开始讲道:“一般成仙得道,须经三大关口;一是悟道,须悟通天地十八玄理、人世三十六真道。这些道义听似简单,实是无上心法,充满自然玄机,须悟性高深者才能通彻其中奥妙。二是修行善德,完成三百六十功德而无大错,方能修行圆满。三是炼魔,要炼去迷、贪、怨、淫、戾、惰、争、恶八种心魔和入侵阴魔,才能脱离魔难。过了此三关就有了入仙基底,自有应运神仙前来超度飞升。你俩成仙,都免了这些过程,实是天缘巧合,千载难逢,真是无比的福分。” 喜妹插嘴问道:“成仙如此艰难,那些爷爷奶奶整天烧香拜佛,难道没有大用?”张果老答道:“他们主要是祈求幸运降临,希望神仙保佑生活平安,离成仙之道相差甚远。” 阿福想了想道:“我们既然成了仙,这些事当然也要做到,我们先从悟道学起,不知这天地玄理、人世之道有何难解?” 张果老道:“天地玄理乃是天地、阴阳、生死、因果、强弱、正邪、明暗、有无、造化,共九对十八道宏理,皆是天地无限奥秘、乾坤神机变幻。这些玄理如能悟通大半,已是心明智深,通达玄机了。 人世真道是善恶、对错、情欲、兴衰、福祸、甘苦、分合、进退、虚实、逆顺、利弊、成败、智愚、真假、易繁、得失、贫富、尊卑,共十八组三十六种世态,均是人生哲理,达真心法。如能悟通大半即可识自然、知先机,参得世道之妙理。当然,以上这些道理每个人都能解释些许,但悟性不同者答案皆不相同,要真正悟通其中玄理,并非容易和简单。” 二星自服过仙丹后,灵慧已非寻常可比,短期内就基本悟解了各种道机玄理。阿福的悟性更高,所教法论经义已能举一反三、相互贯通。一日,他问张果老说:“这道每天都学,其精义所在仍是揣摩不透,难以定论,不知仙师能否详细指点清楚?” 张果老道:“各种事物各有其道,何止千种万种,皆属自然法则。如日道是早上东升,傍晚西坠,光芒万丈、普照十方,一年一轮回。月道是从圆到缺、再从缺到圆,柔光皓射、遍地银光,三十天一个轮回。神仙之道在于悟道修炼、运持天机、顺天而行、护佑众生、拯救苦难。凡人则有生存、繁衍、操业、成事、艺技、经济、文武、官政等众多之道,一时半会儿难以说尽。如果归纳一点,宏道就是事物变化之定律和行进的过程。” 阿福想了想,接道:“师父说的是,但事有一式、物有一出,冥冥之中似有一律贯串其中。”张果老听了笑对吕洞宾言道:“此娃果有天赋,似得慧悟深通之兆。” 吕洞宾接下讲道:“道确有精律,就是天地事物之玄机。其理有三;一是阴阳相交,互化互补、相生相克,事物源于阴阳,又为阴阳所化,阴阳调和则生,不调则衰,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两者是事物变化内在玄机。二是因果造化、缘生缘合,万事起于因而成于果,有因必果、果皆有因,果再生因,反复循化,推动了事物的进展。三是物度有量、调化适准,万事万物受制于度,量不足,物不能化,度不准,事不能成,它是事物变化的基准。所以,阴阳变化、因果缘合、度量适准是道之精律,虽天地、世界、生灵、物事均循此理。” 阿福听了若有所思,想了一会又问道:“弟子还有一事不明,说到因果,报应之事应属其内,为何善良人家仍有疾难,歹恶之徒却可逍遥法外?”洞宾点头道:“此乃常人所疑,其实因果法则宏大深远,事物按此玄理转化循进,但也有杂像例外,其原因很多。一是适度未准,需待熟机酿成方可报得。二是有些因果难以察觉,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误、旁因相连等等,并非简单易明。三是民风、官气不正造成,此因相连国运,非一时就能转机。还有一些是邪灵、灾神作乱造成,有待你们吉星降灾灭邪后才能改善。因此,你们要勤听人间诵诉、体恤百姓疾苦、及时施福送吉,才不负天地重任。” 阿福听了顿感心窍大开,高兴道:“感谢恩师点化,心中意结已消,我和喜妹再去前山练武。”洞宾教道:“你们手中法宝乃玉帝、王母所赐神器,有无上的法力。为师再教你们一套如意神功,运气贯至手中,通过法器打出,即能发出数倍功力,可治服强敌。你们先用山涧瀑布隔空练习,如能在百步之外打散水帘就有三成神功,如能打散天上云花就大功告成了。”两孩大喜,学会了运功心法,记住了发功口诀,来到瀑布前苦练神功。 再说天王李靖、三太子哪吒奉命惩罚瘟神,打去了他五百年道行,并警告他不得再伤害无辜生灵。瘟神受到惩罚后心里不服,非常怨恨!埋怨狐妖出卖自己,又恨被福星害的太惨,整天唉声叹气、郁闷之极,自闭在洞府之中喝那闷酒。 晦气星见瘟神心中难过,烧了些菜肴,拉着凶神、恶神和祸星一起前去安慰他,见他醉得不省人事,就上前摇醒。瘟神酒醉半醒,心里无处出气,见晦气星摇他,怒气上升,抡起一个巴掌。骂道:“都是你们这些‘倒霉星’,招来许多晦气,害我遭受惩罚、丢尽脸面!” 晦气星无辜挨打,觉得受了委屈,辨道:“你自己相信那个妖狐,怎么怪起我们来了?”凶神在旁冷言说:“大哥,男子汉大丈夫恩怨分明,别怪三怪四,有种跟我去杀了那个小子。” 恶神插话道:“三哥就你沉不住气,这小子有王母娘娘撑腰,你要蛮干,岂不是白送了性命?君子报仇十年不迟,要见机行事,不能轻举妄动。”祸星问道:“莫非四哥已有良计妙策?快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恶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一条借刀杀人之计,大家商量商量,是否可行?”众灾星知他诡计多端,齐问有何良策? 恶神献计道:“大哥和魔君熟悉,我们设法将小子骗进魔君洞,让魔君把他宰了,玉帝查不到我们的头上。”祸星听了冷笑道:“你怎知魔君肯杀福星,他会不顾自己后果?”恶神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凭着大哥与他的深厚交情,再送上份大大厚礼,他就不好意思推辞了。即使他们不干,我们暗中下手,嫁祸于他们,谁也说不清是哪个干的。” 瘟神听了骂道:“你这恶鬼,连朋友都要出卖,下次别把我们都给卖了。”恶神听得急了,分辨道:“我是好心为你报仇,出个主意让大伙儿参考,不赞成就作罢,当我白说。你要做好人就该忍气吞声过日子,怎不甘心?” 瘟神怒道:“我能甘心吗?世上的事物都有相生相克,他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们降灾凡间也是顺应天意、平衡善恶、维持生机么。而他们受人敬奉、享受香火,我们却偏偏要遭受唾骂、被人憎恨,这本就不公!我偶犯小错,他们就凭着权力任意处罚,也不体谅我等辛苦劳累、遭受骂名,这天庭还讲理吗?” 凶神插话道:“他不讲理,那我们还给他降个‘屁灾’?让他凡间生物失控、愚昧滋生、罪恶横行、因果不连好了,与我们何关?” 晦气星揉着脸道:“你不干,他有神干,干嘛同他们明着斗,白吃眼前亏?不如不露声色,照样办事,等那小子没人看管之时,按恶神计谋行事,只要别露了马脚,谅他们查不到我们头上。” 五个灾星虽然观点不一,毕竟臭味相投、恶心相通,陷害、施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自然干不出什么好事来。 话说阿福、喜妹经过众仙传授了法术和武艺,功力已有飞速进步。他们服了仙丹后都增添了三百年道行,尤其是阿福得到“神蝠之佩”,多增了两百多年功力,法力已非同一般。他们奉师父之命到前山练功,各自照着吕师所教神功施展法力,远远对瀑布发功练习。喜妹的金剪之功打得瀑布溅出了水花,阿福毕竟力大,功力又高,神笔之功打得瀑布波花四溅。喜妹看了不甘示弱,又用力挥剪发功,果然水花越打越大。 两孩子天天辛苦练功,进步极快,加之手中神器法力强大,直打得瀑布断流、山石坠落,连八仙看了也觉得惊讶!洞宾怕打坏瀑景,忙教他们改打空中云朵。又练了几天,二人就可打得云花飞散、阴天见日。 八仙见二徒武艺已强,看顾之心也逐渐松懈,任其自由练功和玩耍。 这天,两个小星到山上练功,喜妹望着空中朵朵白云奇形怪状,想起王母说过,此剪可裁云彩,便照着一块云片裁剪起来。她挥剪发功,几下就打出一朵形似白兔的云块来。开心地叫道:“阿福,你快来看,我打了只兔子。” 阿福赶紧跑去说:“别打伤了,快把它放掉。”喜妹狡猾地笑道:“没打伤,还在跑呢。”阿福四处观看不见兔子,就问:“在哪儿啊?师父说不许伤生的。”喜妹指着天上笑道:“傻瓜,它在天上跑呢。” 阿福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有一朵白云像兔子形状,心才明白。不甘示弱地说:“这有什么希奇,看我的!”挥笔发功, 刷刷几下,兔云后面的一块白云被他打成老虎形状,似在追赶兔子。阿福说道:“看我的老虎吃掉你的兔子。”喜妹不服,又打了只大象,说:“我的大象不怕老虎。”阿福打了只老鼠说:“我的老鼠来钻大象鼻子。”这样轮番交替,空中云朵变成了各种动物的形状。 两个小星练功累了,在山岩上休息。阿福见天色不早,说:“我们回去吧,免得师父来找。”喜妹童心未落,撒娇道:“你让我躲起来,找到我就跟你回去,不许偷看,数到一百就来找我啊。”阿福只得闭上眼睛数起来,让她去躲藏。 喜妹转到后山,寻找洞穴藏身,见一个婆婆正在采药,心想:“如果阿福问到婆婆,岂不是露了秘密。”于是向婆婆说:“我们玩捉迷藏,你可别告诉他藏的地方。” 婆婆笑道:“我虽然不说,他也容易找到你。”喜妹觉得奇怪,问道:“这是为什么?”婆婆答道:“你走过的地方都有足迹,一看就知道你藏在哪儿。”喜妹一想觉得有道理,说:“对!我只要把足迹擦去,他就找不到了。” 婆婆又笑道:“还是不管用,你的脚印擦掉了,但方向还在这边,只有用足迹把他引开,让他顺着脚印团团转,那才好玩呢!你把鞋子给我,我替你去印足迹,把他引开,保管你赢他。” 喜妹说:“我就穿一双鞋,给了你,我穿什么?”婆婆拿出一双漂亮的绣花鞋递给喜妹,说:“我有双鞋太小,穿不得,又舍不得扔掉,就送给你吧。”喜妹接过绣花鞋换上,把自己的鞋子给了婆婆。老婆婆笑眯眯地说:“你赶紧去藏好,我去引开他,让他团团转上几圈,直到他认输了才告诉藏的地方,你要耐心等着啊!”说完就转身走了。 阿福闭着眼数到一百,站起来去寻找喜妹,前山几处藏身地方都没找到,估计她藏到后山去了,就往后山找去。走到半路,见一个老婆婆坐在路边,就问道:“婆婆,可见一个小女孩走过去?”老婆婆说:“见过,她顺着山路往山下去了。” 阿福不知这条山路通向何处,心想:“喜妹别错认这是回去的路,跑远了就难找啦。”于是加紧脚步追了过去。追到山脚下也不见人影,就边追边喊:“喜妹,快回来!”追喊了一段路,心里有点发慌,想:“别追错了路,还是回去叫师父们一起来找。” 阿福刚想回转,见前面路上有一只小鞋,走近一看果然是喜妹的鞋子,这下心里急了,想喜妹没鞋怎么能走路呢?捡起鞋子就急急追向前去。追了许久,仍不见踪影,一看天色近晚,心急如焚,看到不远处有个樵夫,挑着担柴走来,便上前问道:“大叔,有没有看见一个小女孩走过去?”樵夫回答道:“我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一边儿哭一边儿走,脚上的鞋都掉了一只。我问她找谁,她不理我,只叫着要回家,自顾朝着前面一座山跑去。” 阿福一听更加急了,心想:“你这丫头怎么不懂事呢?要回去也要和我商量呀,怎能糊乱瞎走,万一迷失了怎么办呢?”急忙向樵夫道了谢,拔腿赶去,赶到山前还是没见人影。这时天已晚了,阿福正在迟疑,忽见一个大爷走来,向阿福问道:“你是不是叫阿福?”阿福赶忙答应。大爷说:“有个小姑娘跑伤了脚,正在我家里治伤,她让我拿着这只鞋来找你,你看看这鞋是否认得?”阿福接过鞋一看,果然是喜妹的另一只鞋,忙说:“谢谢你们好心,她是我妹妹,还有只鞋在我这儿,你快领我去看她。”大爷答应,就领着他匆匆忙忙赶去。 不知走了多少路?阿福由于心急,顾不上多想,到了天黑还没赶到。他焦急地问大爷:“还有多远?”大爷说:“再翻过个山头就到了。”两人摸黑翻过大山,果然见到前面有点光亮,走近一看,是个山洞,里面有些光亮透出。大爷对阿福说:“我家就在里面,你先进去,我去给你们弄点吃的,马上就到。”说着,就离开了。 阿福站在洞口,喊了几声,无人答应,心里有些害怕,不敢进去。再一想,我已练成神功,害怕什么?壮了壮胆,提笔在手,小心翼翼地向洞里走进去。 山洞很宽敞,一路有火把照亮,阿福边走边喊:“有人吗?喜妹在这儿吗?”见无人答应,只得继续往里走。走了一会儿,来到一个洞厅,正面有张虎皮大椅,周围亮着几盏油灯,好像不是人家。阿福感到事情有些蹊跷,一种不祥的感觉生起心头,急想退出洞外,去找大爷问个明白。 阿福刚一转身,看见后面站着几个似人似鬼的妖怪正朝自己笑,顿时吓得头皮发麻,心惊肉跳!急问道:“你们是谁?想干什么?”妖怪们哈哈大笑,说:“我们肚子饿了,欢迎你送吃的来!” 阿福大叫:“我没吃的,快快让开,我要回去。”妖怪尖笑道:“我们这儿是有来无去,你是回不去了。这么白白胖胖的肉团,又嫩又香,我都快馋死啦。”阿福这时才知妖怪要吃他,怒道:“如不让开,休怪我无礼!”话音刚落,背后有人喝道:“谁要无礼?”阿福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见四周出现了不少妖怪,手里拿着武器和火把,洞里一下明亮了许多。正中坐着一个两角妖怪,一副牛脸,满面黑毛,身穿锦衣铜甲,好像是个首领。阿福急忙上前解释道:“我叫阿福,来找妹妹,不想误入此地,求大王放我回去。” 妖怪骗他道:“你妹妹马上就要下锅了,你回去也不好交待,不如一起下锅煮了,让我们吃了倒也省心。听说你吃了三粒仙丹,只要吃了你的肉就能成仙,你就成全我们吧。” 阿福一听喜妹已被妖怪抓住,还要煮了吃,不禁又急又气,恨得咬牙切齿地骂道:“死妖怪!快把喜妹还给我,否则我给你们拼了!”众妖怪哈哈大笑!喊道:“这小子要拼了,快抓住他一起下锅。”众妖便一齐拥上来抓阿福。 阿福挥起神笔拼命发功乱打,只见神功到处妖怪纷纷倒地,其他妖怪吓得四散退后。那首领见阿福神功厉害,急忙调来火箭手,将火箭一齐射了过来。阿福躲到山石后避开火箭,对准首领使劲发功打去,一下打中他的腰部,见他一跤跌倒在地,痛的哇哇乱叫,估计受伤不轻。几个亲兵赶紧上前扶起,一齐往后洞撤退逃去。 阿福见四处火箭纷纷袭来,不敢去追赶首领,继续躲在山石后回击。神笔功果然非凡,每发必中,十几名火箭怪没费多时就被消灭了。 阿福见妖怪本事如此不济,胆子稍大了些,凭着神笔厉害,就去追击首领,一心要救回喜妹。顺着山洞一路打去,众妖怪纷纷倒地,但是七转八弯却迷失了方向。眼看找不到去路,心想:“何不捉个小妖问问,免得瞎撞。”就躲在一块山石后,等着路过妖怪。 其实,阿福正是中了灾星的圈套。晦气星早就暗暗盯住了阿福的行动,见他和喜妹所练神功极是厉害,不敢硬来。按照恶神的计谋,由晦气星变成老婆婆,伺机骗得喜妹鞋子,引诱阿福上钩。一路上,凶神、祸星变作樵夫和老大爷,将喜妹的鞋子当作诱饵,骗阿福进入了魔君洞。 魔君洞是魔界入口,现有飞蛟魔王手下的黑牛神镇守。飞蛟魔王曾拜瘟神为师,学过毒术,还向瘟神要过许多毒草、毒虫配制过“万毒丹”。这次瘟神上门要他帮忙除掉福星,不好意思拒绝,口上答应下来,暗地里嘱咐黑牛神不能杀死福星,以免追究起来,也可留条后路。 黑牛神领命后左右为难,杀又杀不得、放又不能放、抓也抓不到,一时半会儿没了主意。想到福星神功利害,死伤了不少手下喽啰,自己也差点儿丢了性命,心里非常忿恨!冥思苦想,却毫无办法。一旁有个长尾狸妖出了个计策,道:“后洞中有个古渊洞深不可测,不如用草盖住洞口,设个陷阱,让那小子自己跌入洞里,生死由命,这可怨不得我们。”黑牛神听了大喜,随即吩咐小妖去遮盖古渊洞口,又让长尾狸妖带些妖兵去引阿福上勾。 再说阿福正想捉个小妖打听消息,等了许久不见妖怪过来,心里非常焦急!忽听前面有了声响,还有灯光闪动,便悄悄靠近。听见妖怪相互谈道:“那小女孩哭得厉害,大吵大闹不肯罢休!大王让我送些果子哄住她,等另一个抓住后一起送给大王。”阿福听了心中暗喜,原来喜妹没死,不如跟住他们去搭救喜妹,就暗暗跟踪上去。不久来到一个洞厅,里面光线很暗,听见有个女孩呜呜在哭,还有妖怪在哄她。阿福当下没多考虑,进去就要救人,哪知一足踏空,身体快速下坠,只听得妖怪的笑声越来越远,心中一急,就昏了过去。 |